读着陈志武先生的《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一书时,编辑部同事正在河北的月陀岛游玩,其中一项活动是打沙滩排球,大家租了4张沙滩椅,刚坐了一套儿,过来一个小伙子要收费,告知他"交过了";过了10分钟,又来一位老大爷,要收费,告知他"交过了"。再后来,有人把这4张沙滩椅挂上表示交了费的牌子,这才无人再来收费。原因可能是这个细节上的管理没有制度,或者有制度没有执行,以至于让两个人做了"无用工"。大同小异,这事似乎也印证了陈志武书中所论,制度之于经济发展、个人创富至关重要。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告诉我们,缺乏制度,劳动力往往要付出很多额外的工作时间,这就是中国人的勤劳。换句话说,中国人的勤劳许多都用在了弥补制度成本上。 陈志武先生作了一个假设来诠释他的观点:假如郑州市要盖一栋仿古中国戏剧院,用料全部是传统的而且是全国能找到的最好的泥土烧出的青砖青瓦。结果其建筑公司找到江西景德镇,决定从景德镇买来1000万吨泥土,每吨售价为100元,共10亿元。 在合约权益保护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景德镇卖方在没有收到付款之前不肯发货,而郑州建筑公司也声明在没有收到货之前决不付款,双方都不相信书面销售合约能值几个钱。一种规避交易合约风险的办法是把这笔"大交易"分成100份"小交易",每次运10万吨泥土,等两天将泥土运到郑州之后,郑州方立即付给景德镇卖方1000万元。这样,即使哪一次郑州方不能付款,卖方最多损失掉1000万元,而不是整个交易的10亿元,只是整个交易需要200天才能完成。如果正式司法能非常可靠地处理合约纠纷,那么双方就能以交易合约为准。签约即可发货,整个交易只需两天。这就是制度成本的一项。 在中国或许还能接受,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低、数量多,这恰恰给了中国人对冲高制度成本的可能性。如此一来,人们单位时间的产出(生产力)不可能很高,每天能创造的价值很低,劳动力收入自然不高。因此,制度成本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人们的低收入水平。整个经济的市场交易环境均如此的话,社会生产力就会很低,每人每年能完成的交易次数和交易量都会很少,经济增长就缓慢。制度就像一个容器,中国经济犹如处于容器的底部,横向扩展遭遇了制度限制,纵向发展受制于技术。 中国人付出的许多辛苦并没有用到关键的地方,这就是问题所在。 陈志武先生还告诉我们为什么中国人的创业甚是艰难。因为中国企业被行政管制捆得紧紧的,企业家们和公司受到比"国际标准"更多的束缚,繁琐的申请和审批过程以及对可能的违规行为的调查过程,给掌权人提供了"寻租"的机会,却造成社会产品和服务"质量"差,假冒伪劣产品多。银行呆账多的情况。 而这只是制度缺陷的一部分,对市场的行政管制。还有许多灰色和朝令夕改的规章,这些都让我们没有更多的致富机会,即便辛勤劳动也没有换来等值回报。 除了没钱花,中国人的不富有还表现在不敢花钱上,有点钱也得赶紧存起来,因为对未来没有安全感,要考虑子女的教育问题、就业保障和退休养老问题,怎么敢放开手脚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解决这些,也要靠中国制度机制的完善。(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