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互联网保险公司,安心财险从成立之初便头顶光环,然而之后一系列对其下发的银保监会监管函和行政处罚通知书,以及管理混乱、高管出走、亏损严重、投诉率高等等问题,却让安心财险的市场表现难以让人安心。 2021年1月14日,银保监会下发今年首张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给了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心财险")当头一棒。 该〔2021〕1号决定书显示:"根据《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10月偿付能力临时报告》,该公司2020年10月末的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5.7%,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中国银保监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责令安心财险增加资本金;责令安心财险自接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之日起停止接受车险新业务;责令安心财险限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 就在此前不久的2020年12月,安心财险曾因虚假宣传被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通报批评。根据《通报》,银保监会对安心财险开展了专项检查,发现其在2019年1月至6月期间,通过轻松保经纪微信平台销售"安享一生尊享版"产品时,宣传页面存在"首月0元"、"限时特惠首月立减XX元"等内容,但实际的操作却是"首月不收取保费,将全年应交保费均摊至后11个月",消费者并未从中得到真正的保费优惠,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 此前,原保监会也曾集中多次对安心财险下发监管函和行政处罚通知书,直指安心财险的治理乱象。 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互联網保险公司、全国首家在"云"上通过监管开业验收的保险公司,头顶光环的安心财险自2016年1月18日正式开业至今,其市场表现却"高开低走",难以令人安心。 偿付能力骤降 据公司披露的2020年第3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摘要》,安心财险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25.09%,最新一季风险评级为B级。尽管各项指标处于较低水平,但仍满足监管要求。 而到了2020年10月末,安心财险的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只有-125.7%,一个月内其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已下降250.79%。 1月29日,安心财险官网发布2020年第4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摘要》,报告显示,该季度内安心财险的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跌至-175.83%。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安心财险的偿付能力骤降300.92%。 在第3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摘要》中,安心财险曾表示,报告期内收到银保监会下发的《监管函》(财险部函〔2020〕208号),"公司2018年末再保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再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为不利偏差,银保监会对我司提出以下要求:公司管理层应认真分析准备金评估出现不利发展的原因,对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准备金的评估方法和精算假设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指定公司主要负责人作为公司落实整改方案责任人,并针对具体问题分别制定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间表。公司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向银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报送准备金不利发展原因分析报告与整改方案。" 因此,业内多认为安心财险此次偿付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安心财险为了整改到位,为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计提了大量准备金,导致偿付能力短时间内急剧恶化。 从公司业务经营来看,近两年来安心财险正逐步缩减保证险业务。2018年,其保证险业务从第二大险种退至第五大险种;2019年保证保险原保费收入更是出现严重下滑,为-1354.39万元,已经完全退出前五大险种之列。 但如今看来,对于安心财险来说,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发展受阻尤其是前两年踩雷P2P导致巨额亏损的阴霾似乎仍未完全散去。 业绩持续承压 安心财险成立至今五年,其财务状况持续堪忧。 据公司历年财报,2016年至2019年间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0.75亿元,7.95亿元,15.31亿元,27.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73亿元,-2.99亿元,-4.95亿元,-1.06亿元,公司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2020年其业绩表现又如何呢?据公开资料显示,安心财险在2020年一季度实现保费收入11.71亿元,净利润为283.49万元;二季度实现保费收入3.01亿元,净利润为-3641.73万元;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5.52亿元,净利润为632.29万元;四季度实现保费收入-2.67亿元,净利润为-5.07亿元。业绩表现依旧令人忧心忡忡。 在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发展受阻之后,安心财险将重心放在健康险及车险上。其中车险尤其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险种之一。根据2019年公司年报,安心财险车险保费收入约为3.6亿元,尽管同比下滑近30%,但实现了承保利润243.3万元,也是前五大险种中唯一实现了承保盈利的险种。 然而,这看似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车险业务,如今又遭银保监会喊停,对安心财险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2020年,对于财险行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随着9月份车险综合改革的全面铺开和落地,长期以来占据财险主要市场份额的车险业务,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挑战。整个财险行业被推着往前走,进行经营模式的升级,财险市场"车险独大"局面自此一去不复返。 而各家财险公司也需要摆脱以往对车险业务严重依赖的局面,积极推动非车险业务的发展。随着保险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非车险业务将成为国内各家财险险企争夺的战略制高点。 安心财险官网的介绍资料自称"坚持‘简单的保险理念,将保险产品条款通俗化、投保自助化、理赔简单化,确保用户看得明白、买得方便、赔得快捷,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保险产品和7*24小时不间断的安心服务。" 对安心财险来说,内部被银保监会责令停止接受车险新业务,外部环境则叠加车险综合改革,"双管齐下"也许将倒逼其及时调整自身的业务结构,推动非车险业务发展,提高偿付能力,同时提升自我风险意识和专业度。 经营闹心频仍 成立五年有余,管理混乱、高管出走、亏损严重、投诉率高等各种闹心事一直困扰着安心财险。 对于安心财险而言,当下积极增加资本金、化解偿付能力危机,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但安心财险将如何增资补足偿付能力?据安心财险官网显示,公司曾于2018年11月23日发布变更注册资本的公告,拟首次申请增资,随后在12月29日即获得银保监会的同意批复。2020年9月4日,时隔近两年,安心财险再次发布增资方案。该方案显示,公司原股东均不参与本次增资,增资金额2.15亿元全部由新增股东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以货币方式出资,增资后全部计入公司注册资本。本轮增资完成后,安心财险注册资本将由本次增资前的人民币12.85亿元增至人民币15亿元,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将持有安心保险14.333%的股权。 但该增资方案尚未获得银保监会批准便已告吹。2020年12月31日,安心财险2020年第五次股东会上审议通过《关于同意退回正大青岛增资款并授權韩刚同志代表公司与其就后续增资事宜进行协商的议案》,本次股东会,通宇世纪科技未出席、银珠化纺集团投了反对票、翰海轩文化选择弃权,其他4家股东则投下同意票,最终通过了退回正大青岛增资款的方案。 然而即使有白衣骑士出面,也只能治标而无法治本。 至今紧紧围困着安心财险的,是公司治理层面上的重重隐患,并渐渐成为其增资受阻、股东卖股乃至业务滞缓等等现状的根本原因。 最明显的莫过于短短五年之内公司董高监人事的频频变更。 据安心财险2020年第4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摘要》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同意副总经理陈静、总经理助理张怡锴、总精算师陈恩荣辞去相关职务,相关情况公司已向中国银保监会发文报备。" 而在上一季度的报告期内,安心财险的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兼首席风险官林锦添也辞去相关职务,公司指定董事长韩刚担任临时负责人,并于2020年9月21日向中国银保监会进行报备。 据公开资料,陈静于2016年2月出任安心财险副总经理,张怡锴自2019年6月出任总经理助理,陈恩荣自2019年8月出任总精算师,如今,三位高级管理人员先后出走。而林锦添则是于2017年5月加入安心财险,担任总精算师,2018年4月开始担任首席风险官,2019年11月起出任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而今宣布辞职,距其上任前后不到一年时间。 安心财险成立时,首任总裁为钟诚。但钟诚仅仅任职3年时间,便于2018年下半年离职,之后安心财险的总裁职位便一直处于空缺状态。到了2019年三季度,原董事长黄胜也离职,同年11月,现任董事长韩刚的任职资格获银保监会核准,接管安心财险。 更早之前,开业仅两年多时间,安心财险原董事7人中有4人发生变化;监事3人有2人发生变化;此外还有包括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精算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等在内的多位核心创始高管接连出走。 2017年10月,原保监会对安心财险进行治理现场评估后,下发43号监管函,指其在"三会一层"运作、内部管控、关联交易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仅"董事会运作不规范"一条,就列出了九项问题。 相较其他两家同期成立的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有保险巨头、互联网巨头的"三马"加持;泰康在线背靠泰康保险集团这一靠山,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及明细的发展战略;而安心财险,既无知名企业牵头,又缺少丰富的股东资源,且股权相对分散,其公司架构难免有些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又导致管理体系也存在诸多缺陷。 在各行各业中,有一个道理几乎是颠扑不破的,即公司治理的稳定性决定了发展的稳健性。对于企业而言,谋求长远发展、稳健运营、乃至在危险时刻找到转机的基本盘,从来都在于企业自身的产品服务竞争力,在于品控、风控以及商业模式的深耕细作,更在于一个健康的、稳定的治理体系。 未来,这家曾经备受瞩目、头顶光环的创新型互联网保险公司,是涅槃重生?还是泯然众人?将是摆在公司管理高层面前的严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