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一、二年级时,我就能写上一篇60字左右的小作文。修修改改,缝缝补补后,总会被画上面大红旗贴在墙上展示。为此,我总是引以为傲。 那些稚嫩的文字,留在心中久久不曾离去,像遍枝生长的桂花,溢满整个秋季。 后来长大了,也能写上一两百字。小小的一本草稿本上每页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挨挨挤挤地遍布纸上。草稿本总是被改得红红绿绿,改到最后连字体都模糊得看不清楚,这时我便会拿出作业本,认真而又细致地将改好的文字抄入作业本中。这很麻烦,却丝毫不影响我的热情。 时光在奔跑,而我也在时光中奔跑。此时的我对作文越来越得心应手。五年级刚入门时便换了语文老 师,笑起来眉眼弯弯,却依稀看得出眉宇之间的严厉。犹记得她让我们写的第一篇作文是开学感受。那时我虽对作文也有了一定基础,但文笔还青涩,却总想驾驭那些看起来显得高深的文字,于是便总弄巧成拙地将作文写得矫情又风花雪月,我却沉浸在自己一片世界中,无法自拔。信心满满交上作文,迫不及待地想探知老师打的分数。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发下来的作文分数少得可怜,瞬间将我苦心搭起的高塔崩碎。我左思右想也想 不出个所以然,对着那篇文章惆怅了好久。 那段时间处于我的一个"低谷期",我无法摸清老师的口味,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发现老师的目光不再向着我,一双深邃的眼睛总隐藏在严厉的镜片后。妈妈看出了我的苦恼,笑着安慰我:"风格不同吧!你要懂得适应,想想你的缺处。" 那番话,使我茅塞顿开。 然后便是我艰苦奋斗的日子。我抛却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很执著地对语句进行多次修改。我去图书馆借来余秋雨先生的《借我一生》,厚厚的一大本书,我在细细品味中体会到了一种平淡的华丽,也有了许多感悟。再后来我参加了大大小小的作文比赛,获得许多名次,已经不需要草 稿纸便能将一篇作文一气呵成。 我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不仅是外表上的改变,连思想都成熟了许多。 时间在我们哀叹已逝的时光时又悄悄从指缝中流走,新的日子也随之到来。我们的成长,不自觉地渗透入这段埋头向前的过程中。有时成长只是需要一个躯壳上的变化,更换一个自我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然而真正的成长却是心灵上的成长,它需要我们不断磨砺与挑战;需要我们在困难面前的永不服输;需要我们不断迎头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