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为例,从校企双方制定工学交替方案,研究确定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实施,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对其他相关专业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 教学组织 实践研究 课 题:本文系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9B124)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苏省也出台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与江苏省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本着"长期合作、融合发展"的原则达成了校企协议。根据协议,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交通工程系学生可以分批到校企共建的联合实训中心进行工学交替,由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实现学习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如何组织工学交替,如何实施过程管理,如何建立考评体系这三个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及基础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交通工程系公路工程测量、土建工程检测等专业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路桥相关检测试验,但由于存在系部试验设备仪器匮乏,试验设备老旧,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江苏省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拥有各类试验检测设备400余台,拥有市场上最先进的一体式落锤弯沉仪、激光平整度仪、美国TROXLER 公司的新型旋转压实仪、无人机等先进检测设备,但因业务扩展,没有合适的厂房,发展受到限制。学院与江苏省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本着"长期合作、融合发展"的原则,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共建联合实训中心,联合实训中心既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又为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精准培养行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不断提升交通工程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研究目标及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解决学院在推进深层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工学交替过程中的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与生产结合等问题进行研究,借鉴国内院校中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实践探索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求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方面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或措施。 本文主要研究解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分析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如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确定工作任务,如何组织实施工学交替,如何让企业获利,如何让学生掌握技能等问题,进一步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研究当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研究目前组织模式过程中学生管理混乱,学生学不到技能,企业投入成本过大,影响企业正产生产等问题。理性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三,针对学院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学组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参考意见,促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三、研究过程及方法 通过对国内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对目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组织模式的调查,对校企合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校企合作实践进行研究,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教育部及劳动部相关文件进行广泛的收集,从图书馆、电子期刊及互联网上对国内校企合作的有关文献进行查阅、收集、分析、综合、加工、整理,从中提炼出有价值,有借鉴意义的内容。 2.调查研究法 通过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数值上的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3.比较研究法 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参考有关行政管理学、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选择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探索规律、借鉴有益经验,为本课题研究的深化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 4.实践研究法 以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与江苏省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为例,过全过程的实践。校企双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落实生产任务、教学组织形式、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安排学生批次进入联合实训中心实训,向企业技术人员学习,共同完成生产任务,达到产教结合的目的。通过实践总结归纳,进行模式构建,形成一种行之有效,可以推广的教学组织模式。 四、研究成果 经过实践研究,发现要想做好学生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必须参与教学标准的制定 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模式都是学校单方面制定的,由于不掌握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不了解企业的生产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想弥补这个缺陷,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企业参与教学标准的制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及教序组织模式,校企共同制定的教学标准才是最科学、最规范、最实用的标准。 2.实训课题必须与生产实际结合 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不能成为企业的负担,而要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学生实训课题必须与生产实际结合,必须为企业服务。实训课题最好由企业制定,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对生产任务进行分解细化,让学生参与生产。一方面因学生的参与,企业能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学生自身技能得到锻炼,达到共赢的目的。 3.学生必须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上岗 学生工学交替实训管理的最大难度在于学生的身份。如果因为是学生身份,就放松劳动纪律的要求,放低考核的标准,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上岗,与员工同一个标准,能让管理者严格管理,能让学生端正态度,尽快进入角色,能让学生学到技能,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4.考核评价体系必须由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建立 评价不能是单方面的,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考评,必须同时对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进行考评。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的生产业绩进行考核,学生反过来对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评价。三方共同促进,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把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好。 5.校企合作教学组织案例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与江苏省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校企共建交通工程系联合实训中心。联合实训中心场地、厂房由学校提供,厂房改造、设备投资由企业负责。经过一年时间,交通工程系联合实训中心顺利建成。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学方案,研讨学生实训的课题,制定学生工作交替计划及相关管理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学生工学交替过程管理,形成了一套具体可操作的执行方案。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了学生工学交替作业指导书和工学交替校本教材,使得教材更加符合实际,贴近企业生产。一年内,共安排交通工程系4个班级160余名学生到校企联合实训中心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工学交替,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实践中进行改进,在实践中进行完善,在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安排两名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两个月,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到校开设讲座四次,让学生更了解企业新技术、新工艺。这些方式有效提升了交通工程系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推广价值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工作交替。这种组织模式下,可以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的局面,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生可以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和设施设备完成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教学完成内容,可以提前感受企业氛围,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员工的感受,从而进步认清自己所缺,找准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完善学业计划。 企业可以借用学校的场地进行生产,解决生产场所不足的问题;可以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科研,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产能力;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生产,完成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工作,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学校可以借助企业资源,与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让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参与学校授课过程,共同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教师可以到企业顶岗锻炼,可以参与企业研发,提升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 六、小结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校企双方都在探索互利互惠的工学交替模式。学校要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技能,增加学生的就业筹码,就需要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熟悉岗位,熟练技能,就要让教学组织与企业生产组织结合起来。企业要缩短员工培训,让毕业生尽快熟悉工作岗位,熟悉工作流程,尽快为企业创造價值,提前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爱岗敬业、技术熟练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就要提前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去。所以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工学交替,产教合一的教学组织模式研究将是一个主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恭孝,杨荣华,吴秀勇等.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践教学的组织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1). [2]苟建华.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组织与运行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9). [3]苟建华.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 [4]孙涛,秦录芳.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中心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