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地摊经济没点营销思维地摊你也摆不好


  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ID:liang_da_shi)
  大家好,我是良叔。
  前几天写了一篇商业大佬摆地摊的文章,文末提到良叔摆地摊的故事,很多读者让我聊深入一点。
  我曾卖过光盘、贺年卡,带鱼,开过服装摊,所以地摊经验应该超越了80%的人。
  在这方面,我还是有些发言权的。
  1、靠地摊发财致富?还是省省吧...
  有点像是泼冷水,唱反调,但是现在这个年代,想通过摆地摊大赚一笔,可能性不大。
  我相信,80%的人,能赚回成本,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单了。
  原因是什么?
  时代变了......
  我摆地摊时,是1996年上下,还没有网上购物一说,有很多"信息差"可以挖掘。
  说个例子,我曾卖过一段时间的光盘。
  在街头一家摊贩手里买空白光盘,在街中一家摊贩里刻录,我在街尾摆摊,卖刻好的光盘。
  短短200米的街区,便创造了巨大的信息鸿沟。
  我的生意很好,很多买光盘的人并不知道,只需要多去两个商家,多等几分钟,便可省下一半的钱。
  而现在呢?
  你去"某乎"一搜,再去"某8同城"一找,几乎所有的信息差都被抹平了。
  除此,当下摆地摊,也没什么价格优势。
  20年前的地摊,对顾客最具杀伤力的就是"价格优势"。
  不用交税、不用昂贵的租金,你的出售价格自然会低,对顾客也有吸引力。
  而现在呢?
  互联网重塑了供应链,把各个环节的水分榨干了。
  且不说某宝、某东、直播带货等模式,端到端,给出的地板价,直接封杀了你的利润空间。
  就算是那些线下实体店,比如名创某品,通过全球采购,科学化管理,做成了名副其实的名牌10元店......
  真不是开玩笑,就算人家交税、交房租、给员工交社保,仍然还能比你的价格低一大截。
  节点根本无法和系统对抗,这个现实,你必须接受。
  2、当代地摊经济的核心是什么?
  既然"信息差"和"价格优势"都被破了相,还有20%的人可以赚到钱,凭什么?
  说学术一点是"独特的商业价值",说白一点就是你地摊上的东西是不是"独家定制"的。
  只有这样,你才能抵御信息差的缺失,和价格的敏感。
  比如,你能手工制作一些工艺品,其他摊贩没有,这你就有了独特的商业价值;
  或者,你有一手好厨艺,你的烤冷面就是比别家的好吃,你也因此可以获得一点"溢价空间"。
  "独特性"是当下地摊经济的核心,如果你还想靠倒卖一手来做地摊生意,估计只有死路一条。
  信息和价格都太透明了......
  你在地摊上卖鼠标,哪怕你吹的天花乱坠,我只用微信中的"扫一扫",再切换到"识物"模式,便能知道这东西的底细.....
  "一个69块的东西,你卖我169?骗鬼啊....."
  3、摆地摊,必须要懂得价格歧视
  问你一个问题:
  如果你制作了100个手工品,摆地摊卖,你会怎么定价?
  A、固定一个价格,比如,比成本高出25%的利润;
  B、看人要价,根据现场情况浮动定价;
  如果你选A,那么抱歉,你离地摊秘诀还有些距离。
  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价格歧视",注意,这不是贬义词,只是个说法。
  大概意思就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来定价。
  20多年前,我在高中校门口卖贺年卡时,就发现了这种规律:
  如果是几个女孩子来买,要不上价的,她们一定会七嘴八舌的讨价还价;
  所以,定一个中等价格,不会把她们吓跑,还能让她们讨回点空间,有了占便宜的感觉,她们就会买单了。
  如果是一个男孩带一个女孩来买贺年卡,这时候一定要敢加价。
  你懂得的,情窦初开的懵懂少男,怎么好意思像个市井大妈那么还价,如果再配上一个略不屑的眼神,他很快便会掏钱。
  以上,别以为是个人经验,其实有着严谨的科学根据。
  我很佩服的经济学家张五常老师,为证明"价格歧视"在地摊中可以收益最大化,便亲身做了个实验。
  有一年,他拿了200盆橘子树,大年三十在香港街头叫卖,采用"价格歧视"的方法,从晚上8点卖到凌晨3点,全部卖完。
  每盆成本40元,在短短7个小时内,他的价格多次浮动,幅度大到从20元到80元。
  一开始,80元,摊位前很多人讨价,积攒了人气,最低60元就卖;
  没多久,下雨了,他迅速把价格降到40,这样才能吸引人冒雨来买;
  雨停了,到了11点,他把价格提到80,因为香港人图好意头,希望在初一之前摆上橘子树,时间不多了,也就没有了选择......
  午夜过后,他把价格从70一路降到20,此时他已经赚回了本钱,留在手里的橘子树,就是真正的"利润",要赶紧脱手。
  这段文字,信息量很大,你要认真看看,但是核心观点就是,"随行就市"的定价,对地摊生意非常重要。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冷面等饮食地摊,因为利润太薄,靠走量,没有精力,也不允许价格歧视了。
  4、摆地摊,要扎堆吗?
  先问你一个问题:
  如果你摆地摊,卖花,你会怎么选择地方?
  A、在另一个卖花地摊的旁边;
  B、另选一块地方,周围没有卖花的。
  如果你听过那个经典的加油站故事,应该会选择B,但其实正确答案是A。
  那个故事讽刺中国人做生意喜欢模仿,看到一个加油站,会再建一个,和别人恶性竞争。
  而犹太人,则会在加油站旁边建超市、花店什么的,形成一个生态圈。
  这个故事非常狡猾,用加油站当案例,限制了故事的走向。
  我们去加油往往是随机的,没油了,找个路边最近的即可,顺便买瓶水,买束花也有可能。
  但是,你如果想庆祝结婚周年,你是会选择去花市,还是随便找个孤零零的路边摊呢?
  多年前,我卖带鱼,本来也是这种不扎堆思维,在一个人流密集处摆摊,2天过去,几乎没卖出去一条。
  后来,决定搬到一个菜市场的冰冻鱼专区,才有了起色。
  地摊确实是需要扎堆的,小吃一条街、十八曲花街、小工艺品市场......
  这种"产品群落化",会抢占消费者的心智,在他们目的性消费时,自然就想到了这个地方。
  营销大师艾·里斯,有本经典名著《定位》,里面提到的"融合定位"就是这个意思。
  估计你会有疑问,大家都扎堆,卖同样的产品,那不恶性竞争吗?
  其实你忽略了"品类"和"产品"的关系,"花"是一个品类,"玫瑰花"才是一个产品。
  品类,可以吸引消费者。
  而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你的产品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5、没点营销思维,地摊你也摆不好
  说起营销思维,好像挺高大上,其实不然。
  上段所说的"扎堆",就是一种营销思维。
  然而,如何在"一堆"中,凸显你的不同,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当我把带鱼摊搬到冰冻鱼专区时,发现也没那么容易。
  因为卖带鱼的太多了,我根本搞不过人家......
  拼命降价的同时,还要出卖自己一张稚嫩的小脸,才能换回一些大妈的同情钱。
  这日子不好过呀。
  于是,我就观察带鱼生意最好的那家。
  当家的是一位中年妇女,能说会道,专卖非洲带鱼。
  这种带鱼,个子很大,又扁又宽,鱼鳞是银白色的,非常适合送礼。
  更绝的是,那个摊主和别人都不一样,她给自己的带鱼起名"大扁担带鱼",还专门做了一个招牌,下面一行小字:
  "高档包装,送人有面子"。
  她用一种特别洋气的纸箱装带鱼,有点艺术品的感觉,市场上的带鱼摊贩80%是卖非洲带鱼,可她家生意最好。
  我应该全面模仿她吗?不行,我要有新的思路。
  我在进货时,发现有一种国产带鱼——北海带鱼,和非洲带鱼有很大区别。
  这种带鱼,短而小,鱼鳞也是灰灰的,不漂亮。
  但是,肉很厚,有点像个小棒槌,肉质肥美,有弹性,比非洲带鱼好吃,而且价格便宜。
  于是,我决定卖这种带鱼,我也做了一个招牌:"棒槌北海带"。
  下面也就一行小字:
  "自己吃,特别香。"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一招在营销学的定位理论中叫做"分化"。
  也就是站在竞争对手的对立面(百事可乐就是这么对付可口可乐的)。
  但无论怎样,我的生意变得非常好,那时我也才知道,北方人是如此的馋红烧带鱼......
  所以,哪怕你是一个很小的地摊,也要给自己的产品定一个牛逼的名称,再写上一句接地气的slogan。
  让别人记住你,把你与芸芸众生区分开,这就是营销思维。
  6、摆地摊,已经超出多数人的极限
  再问一个问题:
  如果你打工,月收入5000元,辞职摆摊月收入1万,你会干吗?
  A、会
  B、不会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给你的建议是选B。
  虽然,每月多挣5000,但是付出,超出你想象的,经济学上,你可以说是"边际效益递减"。
  打工,多数情况下,你还可以有个节假日,多少都还能抽出点时间陪陪家人。
  可摆地摊,想赚到钱,你要搭进去很多东西:
  闲暇的时光;
  悠哉的心情;
  孩子的陪伴;
  ......
  我大学刚毕业,在老家开服装店,每月大概能赚3000-4000元,那时内地平均工资不到1000元。
  看起来赚得挺多,可是每天要睡在店里看货,各路衙门都有让你烦不尽的事儿。
  还有扒手、黑道、房东,竞争对手,啥你都要应付,哪样都能让你心碎一地。
  记忆最深的是,一次进货,和旁边一家店的款式一样,那家店的老板娘说我故意针对她,找了黑白两道天天找我麻烦......
  总之,挣那点钱,太特么不容易了。
  这生意差不多做了1年。
  有一次,我用仅存的3万元钱,去武汉进货,回来的长途车,太累睡着了,醒来发现货被人顺了。
  这意味着生意无法维系了......
  你知道我当时是什么感受吗?
  虽然懊恼愤怒,但竟然有种莫名的轻松感,因为我终于不用再操服装店的心了。
  当时由衷地意识到,体系外,真是块蛮荒之地,不适合一般人生存。
  也是从那时起,我放弃了自己的生意梦,决定还是先去体系内发展。
  是的,现在我依然坚持这个观点:
  但凡有点其他办法,就别来琢磨摆地摊的事了。
  真的很难赚钱,就算能赚点钱,付出也远远大于回报。
  我说过,"没摆过地摊,不足谈人生",摆地摊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品尝一下商业的味道。
  但是,除非万不得已,千万别当成谋生的手段。
  现在很多媒体,鼓吹摆地摊日入过万,有的文章告诉你流量、红利等一堆名词。
  你如果真摆过地摊,听罢就只会发出朱一旦般的奸笑。
  对于地摊经济,真的没有必要过度美化,那是无路可走的最后选择。
  这种无法选择的窘境,恰恰是我们竭尽全力想要避免的......
  参考资料:
  梦然 《橘子树与自由经济》
  艾·里斯《定位》
  作者简介:良叔,百万用户新媒体创始人,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原世界500强高管,良翰商学院创始人。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网站目录投稿: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