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学生反映,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生在期末复习时猝死,并称不止一名学生。有学生辟谣称,10日下午6时救护车接走的学生为意外,和期末备考没有关联。每到期末,不少高校学生就进入"考试季"状态,透支睡眠和休息时间,夜以继日"拼命学",有人认为是学校考试安排不合理,也有人批评学生是"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 首先要明确的是,出现这一现象,与学校安排期末考试关系不大。期末考试作为学期终结性考试,理应安排在期末。只要部分学生有"临时抱佛脚"的心理,学校无论什么时候安排考试,这些学生都会搞临时突击。究其原因,的确与他们"平时不努力"有关,如果这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用些功夫,期末考试前只需对相关知识查缺补漏,作简单回顾即可,无需"拼命学",把自已累到生病或猝死。 "平时不学、考前学",这是许多大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表面上看这段时间这些学生很用功,其实这是一种投机思想在作怪。尤其对于一些记忆性学科,这一学习方式也许管用,足以让学生应付当前的考试。有些大学教师为提高过关率,喜欢考前划重点、划范围,也是导致学生临时突击的原因之一。但是,不容回避的是,这些"临时抱佛脚"学来的知识,不可能在学生头脑中长期保存,也许在期末考试后不长时间便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样以来,学生就失去了上大学和意义。 纠正这一现象,既需要学校作出一番努力,也需要学生从自身做起。 就学校而言,不妨改一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把学生平时的作业、小考进行量化评分,与期末考试成绩一起,纳入对学生该学科的成绩评价,二者所占的比例或分别为50%,或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更大。同时,教师要改变命题内容和形式,平时的作业、小考,要以巩固当天或阶段性学习成果为主,适当兼顾能力培养;期末命题要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少涉及记忆性知识。 采用这一评价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只要学生把每天、每周或每月的应该掌握知识都学会了,考前就没有必要"临时抱佛脚"。这样做虽然可能临时过关率不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渐养成良好习惯,从而改变了学风,考试过关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就学生而言,学校应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在大学校园里,我们也经常见到这样一个学生群体,他们一进入大学校门,就瞄准考研、读博目标,课余时间常常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里,节假日也经常不回家,他们考前很少搞临时突击,然而每门功课却都能达到优秀水平,最后如愿以偿地保研、读博,成为一名优秀人才。这类学生重点大学比较常见,普通大学也不鲜见。 当然上大学的目的并不一定是为了考研、读博,但也不是为了应付一两次考试,更不是为了大学一纸文凭,而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生成智慧,从而为将来走出校门后,为社会作贡献、成为一个创造性人才打基础。大学教育应当教育学生树立长远目标。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是当今世界研究青少年发展和品格教育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心急于这一代年轻人普遍面临漂浮不安、不想做任何承诺的现象,透过长期、大规模的研究访谈,发现他们生命的缺乏"是动机的来源,是目的感"。戴蒙认为,动机是很重要的学习要素,但是研究显示,如果没有更大的"目的"(purpose)存在,短期目标和动机通常会徒劳无功,而且很快就在毫无方向的活动中消耗殆尽。 1940年著名学者杨玉清曾著文写道:"以读书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混官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的人,更不是读书人。能辅世长民,能经天纬地,那才是中国之所谓的读书人。"这说明,上大学必须有长远目标。学生一旦拥有了较高的目标定位,就能增强学习的内驱力,珍惜大学时光,重视知识的未来价值,从而把功夫用到平时,不至于"临时抱佛脚",为考试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