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绵拳伸筋拔骨内功法


  开筋开骨
  开胸肋法
  依墙而立,一步之间距,倾倒向墙壁,两臂横撑宽于肩,以十指接触墙面,利用弹性自然弹回,回复原位,反复练习。五指撑张,肘横向开张,胸骨横开,拉开胸肋间隙,用弹性将胸肋骨缝松开,练出内部筋膜弹韧性。
  依墙而立,一步之距,前倾仆壁,十指撑点,胸肋横开,借力回弹。
  开背法
  双手握拳,下垂于体前,间隔一拳之距,自下而上匀速抬起,至最高点自然向侧后方翻转,如伸懒筋,肩胖骨如划括弧般翻转。
  手臂回复原位,循环反复。
  握拳相对,身前而升,起至高点,背胖划弧,侧后翻转,如伸懒筋。
  押筋拔骨
  定马碾展
  大马步,左手抚按于左腹股沟处,右手前撑,掌跟(小天星)为着劲点,两条竖脊肌和脊椎共同构成背部的"川"字图,定住左
  边,右边躯干、四肢横向拉扯,左脚实,右脚虚,右手、右脚(脚尖)往右侧碾动撑展,将马步之态扩展至最大范围,如此左右倒换。
  此为单重马步桩,双重则滞,单重则灵,单重,不仅仅是腿脚,而是以中轴为分隔,定住一边拉扯另一侧的躯干带动四肢手脚的开
  合转换,如此周身筋骨一开俱开,胸、肋、肩、膀、腕、踝等各关节呈弹性拉开之态,体内阴阳分化相合,为马步桩开筋骨法。
  动马横移
  两臂交叉抱膀子,双手如钩子般扣住黏住肘端,大马步,腰椎稳固,膀骨拉开提起,左右横向移动。
  此式即为弓步转马步,马步转弓步,弓马互换。动马横向移动中,需保持周身弹性张力,腰椎保持"不动",竖脊肌需绷撑,从腰部到肩胖部的连通,结合抱膀拉扯,周身的筋络于横向水平运动中得到磨砺。
  虎蹲变式一:
  手型由虎爪变为握拳,拳面冲向地面,双拳间隔一拳之距。
  两种体认法:
  1、追加法:随蹲下追加捏紧一次,勿松劲,在原基础上追加劲力;
  2、交替法:蹲下摸紧,起身松开(略微松弛,勿要一下子松懈),保持周身弹性,周身筋骨随蹲起及握拳的松紧而交替张弛。
  心脏是人体内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其大小相当于本人的拳头,心脏的强弱往往也和拳头的强弱成正比。心力不足,是很多朋友都遇到过的困惑,面对威胁,面对强敌,心跳过速,手脚发软,虽有怒气而不敢言,虽有杀敌之心,却浑身不听使唤,连拳头都擅不紧,事后只恨自己白练武艺,临阵无胆无勇,此正是心力不足的反应。记得初习拳击的时候,首次登台参赛,亦是身手困顿,开始手脚像灌铅般僵硬沉重,赛后加上体力的消耗,下了拳台居然如筛糖般抖个不停。后来加强了路训的训练,跑步(长跑、变速跑)和循环车轮对抗的磨练以及经验的不断增长,心力得以提升,摆脱了那种尴尬。
  腰椎是肢体的枢纽开关,腰间一松懈软弱,连带着拳头也握不紧的。命门是和手脚的劳官穴和涌泉穴相通的,握拳的松紧交替和紧上加紧,实质上是由腰来掌控的,蹲身开腰,起身为合。即:握拳的松紧必和腰椎的开合保持同步一体。
  虎晃
  手叠阴阳,内圆环抱,肩关沉入,膀档起伏,转膝碾足,肺开气合,晃动天地。
  马步站姿,双手上下相叠(左右不拘,掌心紧贴掌背),环抱成圈,于体前晃动画竖圆,肩关节沉入,不得随晃转而耸起,提膀圆档,随晃转自然起伏。
  見转幅度:上至头顶,下至小腹(调之晃动天地)。在晃转过程中,双手不得分开,腰椎需锁固稳住,周身骨节拉开,弹性张力不丢不断。
  变式一:抱膀虎晃
  双手扣住对侧肘关节,有相争相抗之劲势,肩圆撑,舒展胸背。
  变式二:转膝虎晃
  于晃转中,膝关节由内向外磨转,前脚掌需碾动相合,进一步带动下肢关节的主动运转,渐达周身骨节齐动盘转。
  整个晃转中,两肋随晃转呈现内抽外鼓状态,如鱼鲤般开鼓荡,肺部处于舒张状态,胸腔进气量增大,肺活量提升,肺开气台,深深虎息,久战不疲
  虎翘
  团身贴合,埋头抱腿,提臀翘尾,股后神展,膝关生弹,相叠回落,收尾翘跟。
  双脚并拢下蹲,双膝并拢,双手抱小腿,大腿紧贴胸腹,勿有间隙,肩胖横向撑展(龟背),团身如球,呈拢合之态。
  提臀翘尾,弹性回落,起时全脚掌着地,落时翘起脚跟,前脚掌着力。练出膝关节、大腿后侧、踝关节筋腱的弹韧性。
  整个动作快速高频,弹性不断,保持周身团抱,动作过程中胸腹务贴紧大腿,不得分开。
  揉筋旋骨
  龙虎翻腾
  马步开立,两臂置于头上方,若"恨天无把",手型为虎爪或握拳由上空拉拽而下,肘尖朝下与地面垂直,身躯随拉拽而前俯、
  下落,肘至底端时(触底反弹),翻身旋臂,以胸肋的翻扯带动两臂旋拧画圆,手臂拧翻至上方覆盖拉拽而下。整个动式似拉扯一根弹性极大的皮筋,内在筋骨牵扯扯相分相合,眼随手走,张力不丢,弹性起落,虎翻龙腾。龙虎翻腾,增加了筋骨绞拧盘旋,为揉筋转骨之基础。
  练习中需保持内外弹性张力拉扯无断续,圆活流畅,在彻底拉开筋骨的基础上纹拧翻扯,盘旋往复。
网站目录投稿:香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