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教育领域的重心也开始向职业教育倾斜,这种转变也将促使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行业翘楚。在这个过程中工匠精神所发挥的作用将至关重要。怎样培育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也必将成为各职业院校所面对的重要课题。金华市技师学院历来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通过校园文化沁润、强化教师素质、融合品德教育、学生社团强化、在实习课中升华等五种途径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金技师"特色的工匠精神培育模式。 关键词: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实践 我国历来存在重学术、轻职教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了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处于萎靡状态。这种状态的直接影响就是处于生产一线的工人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这已成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路上的最大阻碍。重拾"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我国教育重心移位的具体体现,更是我们整个工业体系向上进阶的基石。金华市技师学院基于国家这样的战略调整,适时地采取了若干举措,旨在全方位地发掘、培育、激励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大国工匠。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内在价值 通俗意义上,人们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融入每个生产环节,从而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在职业教育语境里面,笔者认为,"工匠精神"应该是工匠技术、工匠思维、工匠素养的三元合一。也就是说,"工匠精神"是"三维体",第一维是精湛的技术技能,第二维是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第三维是职业热情、职业道德等综合性素质。 可以说,工匠精神进入校园是一种价值觉醒。那么"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又是什么呢?是对"技道合一"境界的追求。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对"道"有深刻的论述,但在他的寓言中,"技"始终是体悟"道"的重要途径,那些拥有高超技艺的人,如庖丁等,其终极目标正是对"道"的体悟。这种"道技合一"的境界,显然是工匠们一种至高的精神追求。 随着新时期大国崛起步伐的日益加快,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让民族复兴的步伐迈得更坚实,需要"工匠精神"的有力助推和支撑,从做大向做强阔步挺进。技工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更要先人一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校建设的各个层面。 二、工匠精神的实施路径 以笔者所在的金华市技师学院为例,笔者认为筑牢学生"工匠精神"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升级校园文化 作为职业院校,笔者学院的校训是:厚德务实、精技尚能。这与工匠精神有着相同的内涵。围绕着"工匠精神"这一宗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校园的宣传栏、电子屏、网站、微信公众号,把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例以图片、影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展示。让新生在入学之初,就能知道一个优秀的中职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 (2)通过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工匠精神"的学习培育进行奖惩激励。良好的制度文化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还可以对他们的内心产生影响,成功的良性的文化熏陶可以让学生受益一生。 (3)利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以"专业技能竞赛""技能文化节"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学习,使得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内心。 2.以工匠师傅为目标打造师资队伍 "名师出高徒",想要培养出"高徒",就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且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深刻的。因此要想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教师必须先行修炼自己。 笔者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又提出了从师德、能力、经验三个方面对教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的规划,逐步形成了以专兼结合的普通教师为基础、"双师型"骨干教师为支柱、学科带头人为引领的"金字塔形"师资队伍。 (1)注重师德师风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学院每年都会推选若干"师德标兵",并开展道德讲堂、师德模范事迹宣讲等活动,将"师德师风"和"工匠精神"相结合,融入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再通过教师的亲身之范去感染学生。 (2)積极筹备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以此为抓手开展师徒结对、技能比武等传艺活动。提升一线教师综合素质,并以此带动学生在学习技能时专注技艺、精益求精。一大批学生通过工作室的名师指导成长为优秀的职业技能人才。 (3)积极开展学科带头人选拔活动,鼓励各学科带头人带领本学科教师钻研业务。探讨一体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师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专业建设中起到强有力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能力提升。 三大举措之下,师傅与徒弟,学生与教师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互动、相互成长的机制,在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同时,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3.以"工匠素养"为指导开展德育工作 "学艺先修德",职业院校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企业,他们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企业一线工人的整体素质。培育"工匠精神"和品德教育是同源之水,也是相辅相成的。工匠精神是德育"树德立人"的特征和灵魂,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向前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工匠精神为载体,时刻关注学生的"工匠素养"的提升,在开设德育课时,坚持把以"工匠素养"为指导的职业素养教育和德育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讨论。使之明白"工匠"并不等同于熟练的技工,没有对自己职业的由衷热爱,没有精益求精和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都不能称之为"工匠"。 笔者认为让"工匠精神"的理念走进传统的中职德育课堂,使德育与"工匠精神"相得益彰。只有如此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自身定位和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近年来,笔者学院为浙江数百个企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能人才,获得了当地企业的一致好评。"技能强、作风硬、能吃苦"是笔者学院毕业生留给用人单位最为深刻的印象。endprint 4.以"工匠达人"为方向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引导和鼓励学生成立专业性较强的学生社团——学生技能俱乐部,它既是学生课余活动的平台,也是发现和培养"工匠达人"的平台。 (1)俱乐部实行淘汰制,每学期都进行考核,将达不到基本要求的会员强制退会。利用这种形式对会员的技能素质培养形成倒逼,培育学生不断进取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2)俱乐部每周都举办实践学习活动,学校也会派出最好的老师予以指导,提供最好的设备供会员使用。 (3)鼓励会员参加高级别技能大赛,通过与对手的切磋开阔眼界,认识差距,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攀登,从而引领全体学生崇尚荣誉、追求卓越。 近年来,学生技能俱乐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各个专业的"工匠达人",代表学院参加各级各项目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现了"金技师"学子过硬的职业素养。 5.以"工匠能人"为标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一线的高素质工人,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是培养优秀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工匠精神"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当工匠精神和学生的职业场景相契合时,学生才能真切地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和理想信念。 亲自动手、切身感受的实习不仅可以将课堂中学到专业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劳动成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锤炼其工匠精神,使之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笔者学院部分专业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完成实习,由企业提供专业的师傅,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企业的生产要求、质量管理,强化自身的技能以及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 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体验和实践教育,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到产教融合上,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扎实的技能训练,在"工匠精神"的感召和引领下就涌现出了诸如黄城同学这样的"工匠能人"。黄城在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实习期间,勤奋好学,凭借在学院电气技术俱乐部练就的功底,积极改进橱柜装配生产线,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钻研,设计了一台小型3D打印机,并凭借此项设计最终被破格录用为方太公司助理工程师。 "工匠精神"的魅力和实效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升华和体现,在实践活动中突显的一些"工匠能人"们知道,只有精益求精、锲而不舍,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锤炼自己的技术才干,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小结 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标杆,笔者认为做好以上五方面的工作,一定可以很好地将工匠精神深刻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实习之中,"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优秀职业品质也将植入学生心底。只要学校筑"工匠精神"的根基,就能架起职业院校学生从"工人"到"工匠"的"天路"。 參考文献: [1]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2]陈磊.中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途径分析[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3). [3]代秀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与岗位有效对接[J].学术,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