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家书屋是国家实现文化惠农的重大民生工程,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农家书屋应运而生,已成为农家书屋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和有益补充。经过多年探索,目前我国已建成一批数量可观、类型多样的数字化农家书屋,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数字资源不匹配、数字化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让农家书屋真正为民富民。 关键词:农家书屋;数字化发展;可持续发展 农家书屋是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广大农村地区"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的重大惠民工程。工程于2005年试点,2007年全面推行,并提前三年于2012年竣工。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成农家书屋58.7万家,10年来累积向广大农村配送图书突破11亿册,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从工程实施前的0.13册增长到现在的1.63册,为全民阅读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民的信息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农家书屋的传统出版物已难以满足不同区域农村和农民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信息需求,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指明了方向。2015年,时任新闻出版署署长的柳斌杰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上表示:农家书屋要以数字化为手段,提高其传播能力。作为农家书屋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形式和有益补充,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发展势头强劲。据新华网报道,截至2019年6月,全国各地通过运用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卫星网络等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化农家书屋12.5万家,提供数字阅读内容近百万种。 一、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概况 (一)农家书屋数字化的内涵 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是指对农家书屋原有的大部分出版物进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化信息,由以纸质出版物为主数字出版物为辅的模式逐步转化为以数字出版物为主的模式的过程。数字化农家书屋是其建设完成后的形态,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提供数字化资源。二是提供数字化的管理和服务,改变以往用户只有去到书屋才能获取资源的被动服务模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农家书屋也逐渐由单一的阅读休闲功能扩展到可以搭载政务、电商、社区等多项功能。 (二)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1.数字化农家书屋优势明显 相比传统书屋,数字书屋优势明显。在资源数量和内容方面,数字化农家书屋可以突破空间限制,存储海量出版物,只要是录入数字书屋系统内的出版物均可查阅或下载,并且可以不受形式和种类的限制,包含更丰富的内容。时效上,传统书屋出版物的配送由上而下逐级配送,多有延误,数字书屋则省去了配送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只要资金到位,对书屋系统进行升级或更新,用户就能及时查阅到自己所需的最新资讯,并且还能避免物流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阅读方式上,数字书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不用再在限定的开馆时间内去到书屋内才能查阅资料,只需要拥有能够接入数字书屋系统的阅读终端即可随时随地享受视、听、读等多种方式带来的全新阅读体验。在形式上,数字出版物改变了单一的纸媒形式,多结合多媒体互动技术,采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内容形象生动,更容易吸引用户。从资源获取方式看,数字书屋只需要输入关键词或主题,就能及时阅读,大大缩减了查询范围,缩短了查询时间。 2.农家书屋数字化的外部诱因 社会现实需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其精神文化需求也会不断增长。据《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农村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49.8%,较2018年提高了0.8%。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网民数量急剧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三月,农村网民达到了2.55亿,占网民整体的28.2%,较2018年增长了3308万。再者,随着4G网络的普及以及5G网络的推进,农村地区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为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基础。国家政策导向。2015年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将推进数字化农家书屋作为地方脱贫的重要抓手,配合打好脱贫攻坚战。2016年12月发布了《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要"适应数字化新趋势,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 大力推进数字化阅读发展, 建立全民阅读数字资源平台, 推进数字化阅读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更是从法律层面保障了农民的文化权益。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出版业经济驱动。无论是传统纸质出版物还是新兴的数字出版物,都离不开出版单位的资源提供。出版单位要提高企业效益,就要不断挖掘新的消费市场。按规定,每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应配备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種(张),条件较好的,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全国60余万家农家书屋,出版物需求量惊人,因此许多出版单位纷纷主动参与政府图书招标和采购。农家书屋作为国家级大工程,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吸引了数字阅读链上诸多其他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追逐,数字阅读链上的相关企业自然乐于为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提供相应的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持。 (三)农家书数字化建设的常见模式 1.数字电视书屋模式 这种模式是基于卫星传播和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主要有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和有线电视网络农家书屋。该模式在农村地区覆盖面最广,能很好解决偏远地区投递的难题,具有存储和大屏播放优势,一旦建成,后期费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建设成本高,且只能单向传播缺乏互动,用户只能在某个固定的空间内被动地接受推送的资源,无法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2.数字电脑书屋模式 这种模式是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电脑端查阅。主要包括知识库型书屋、数字书屋电子阅读屏以及引入当地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数字书屋。该模式具有很强的内容适应性,几乎可以播放任何格式的数字化内容,但对网络信号要求很高,难以惠及网络环境欠佳的偏远山区和哨卡。 3.数字手机书屋模式 这种模式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阅读终端下载的数字资源APP即可快速查阅。除了支持手机阅读外,也支持平板电脑等其他移动阅读终端。该模式最大的优势是支持移动阅读,而且方便携带,也最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自由切换,对网络信号有一定要求,且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屏幕过小,对视力有损害,不适合长时间观看。 二、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一)资源质量难以保障 出版单位为了和政府长期合作,一般会按时提供数字出版物,若出版单位事先没有进行深入调研,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而政府又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出版单位很可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把农家书屋变成其出版物的倾销地,发送一些过时的、不匹配农民阅读需求的出版物,从而使出版物质量得不到保障。数字资源作为一种隐形资源,鉴于它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性,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工作,给涉农数字出版物提供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空间,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监督管理机制,以确保数字资源质量。 (二)资金难以保障 按照农家书屋"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建设思路,用于农家书屋建设和发展的资金,主要由政府主导,地方自上而下逐级统筹解决,同时鼓励企业、团体或个人以现金、书籍等多种形式的捐助,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基本沿袭了这种办法。政府主导资金投入的模式,为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政府投入,缺乏争取外部资金支持的积极性,逐渐丧失自我造血功能。在缺少外部资源支持的情况下,仅靠政府每年补助的2000元专项基金,只能维持书屋的基本运行,无从实现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更不用说增加其他功能了。鉴于此,当地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农家书屋在文化精准扶贫、缩小城乡文化鸿沟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一方面加大财政倾斜力度,一方面也要积极寻求外部资金支援,以保障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所需的资金。 (三)管理力不从心 农家书屋实行农民自主管理。目前,农家书屋管理员主要有村干部、村知识分子和普通村民三类,主要以村干部兼任为主。管理员一般都有自己的主职工作,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全身心投入书屋的管理工作。而数字农家书屋的管理相比传统书屋的管理难度更大,要求管理者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目前的管理员大多难以胜任。且数字化设备一般比较贵重,为避免人为损坏或闲置浪费,有必要建立一支专业的、专职管理员队伍。当地政府应该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培训,还可寻求农家书屋数字化的建设者或设备提供商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让农家书屋真正惠及"三农"。 结束语: 数字化建设是农家书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差异性大,不用区域的用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不能一刀切地全部用数字出版物取代纸质图书,而是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才能满足不同区域用户的差异性需求,让农家书屋真正发挥作用,助力新农村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含章.我国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现状及模式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7(09):24-28. [2]周舟.論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J].编辑之友,2011(08):36-38. [3]王士勇.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2(08):36-38. [4]曾建辉.数字农家书屋的想象空间和现实困境[J].农业情报学刊,2017(02):122-125. [5]李天龙.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及其服务管理策略[J].甘肃社会科学,2016(06):233-237. 作者简介:邓元玲(1985-),女,汉族,湖北省黄冈市人,本科,信阳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典藏与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