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上海制造业强与服务业强比较分析报告


  在过去的一年里,伴随着近几年上海所形成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三次产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呈现"三、二、一"的结构,并且得到了强化,二产仍处于弱式复苏状态,而三产占上海市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达到62.2%,跨越了60%这一重要水平线,标志着上海进入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我们对近期发布的2014制造业50强(以下简称制造业50强)和服务业50强(以下简称服务业50强)2013年与2012年的经营业绩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上海大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发展的态势。
  一、2014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构成结构分析
  从控股角度考虑,2014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的构成比例如下:
  1. 制造业50强中,从性质结构上来看,国企、民营、外资分别为14家、25家、11家,民营企业占了一半,分别为28%、50%、22%。其中,前十强中,同上年度一样,国企8家,民营和外资各占一家。前十强入围名单和上年一样,前三强依然为上汽、宝钢和光明食品,其它企业是上海石化上升两位至第五位,上海烟草下降一位至第六位,上海电气下降一位至第七位,上海华谊上升一位至第九位,复星高科由第九位下降一位至第十位,益海嘉里与上海医药保持不变,分居第四、第八位。同比2012年上海制造业50强,国企由16家减少至14家(其中上海纺织集团今年调至服务业),民企由17家增加至25家,外资由17家减少至11家。50强中,新入围企业14家中,新入围企业中的12家位于30名之后,新入围企业中12家为民营,外资和国有各一家。50强中,营收过百亿的企业18家,比上年度少1家;营收过千亿的6家,比上年度多1家。从上海2013年制造业50强的结构变化和名次变化上来看,一方面反映了国退民进,国企壮大趋势,另一方也放映了上海作为区域总部经济的优势显现,吸引外地民企入驻的势头良好。同时,从50强的去留趋势上看,退出50强的企业中,外向型企业居多。
  2. 2014服务业50强中,从企业性质结构上看,国企28家,民企21家,外资1家,同比上一年度,国企入围数量不变,民企减少1家,外资增加1家。前十强中,新增民企华信石油(第6名),上海外服下降1位至第11位,其它九强名单不变,且都为国有企业。把持前2名为的依旧是交通银行与绿地集团,去年的第三名太平洋保险被浦东银行所替代。另外,50强中新入围企业10家,其中民企5家,国企4家,外资1家,其中新入围的上海纺织集团由去年的制造业转入今年的服务业。同比上一年度,服务业50强的排名变化波动幅度不大,除去新入围企业,排名上升的企业有18家,下降的有15家,持平的有5家。排名显著上升的企业分别为华信石油(去年上升10位,今年上升6位至排行第六),光大证券是继前年之后今年再入围;50强中,营业收入过百亿的有27家,比去年增加4家;营业收入过千亿的有6家,比去年增加1家。从服务业50强的特点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商贸与运输三大行业,且以国有企业为主,如前20名中,国有企业16家,民营企业4家。
  二、2014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主要经济指标包括经营规模、资产规模、集中度、经营绩效、纳税规模、就业、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营状况分析
  1. 从经营规模上看,制造业50强2013年营业收入19566.56亿元,比2012年18256.81亿元增长9.72%;服务业业50强2013年营业收入21116.26亿元,比2012年的17948.86亿元增长17.65%。制造业50强营业规模比上年的2.82%增幅大有提高,而服务业营业规模比上年的11.28%增幅有所提高。服务业50强的经营规模已经超过制造业50强的经营规模。总体而言,制造业营业规模大有改观,增长速度正常,而服务业依然速度强劲,维持了多年来的高速增长。
  2. 从资产规模上看,制造业50强2013年资产规模为21689.22亿元,比2012年的20097.83亿元同比增长7.92%;服务业50强2013年资产规模为124264.40亿元,比上年的107204.84亿元同比增长15.91%。制造也50强的资产规模增幅高于上年的5.88%增幅,制造业的信心持续向好;而服务业50强的资产规模增幅一改上年度的负增长,今年高于上年的13.29%增幅,发展态势良好。从资产总量上看,因服务业的资产性质关系,服务业的资产总规模约为制造业的5.8倍。
  3. 从净利润上看,制造业50强2013年总净利润为1004.58亿元,比2012年的867.33亿元同比增长15.82%;服务业50强2013年总净利润为1683.91亿元,比2012年的1413.68亿元同比增长19.12%。同比上年,制造业50强的利润一改上年度-16.02%的负增长,出现较大增幅;服务业的净利润较上年4.87%的低速增长,也出现较大增幅。很明显,制造业出现弱势反弹,转型态势不改,在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行业仍处于复苏阶段,这也是制造业50强名单变化较大的原因;而服务业受益于上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建设四个中心的政策驱动,再加上上海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强大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以及发达的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服务业发展较快。
  相关综合数据如下表1所示。
  三、2014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经营绩效质量分析
  (一)营业利润率分析
  2013年上海制造业50强营业利润率(即:总利润/总收入)为5.13%,同比上年的4.75%,增长0.38%;服务业50强的营业利润率为7.97%,同比上年的7.88%,略有上升。在"新经济、新常态"的宏观经济形式下,转型态势不改,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营业利润率的增幅均略有上升。
  (二)资产利用率分析
  资产利用率方面,制造业50强资产收益率(即:总营收/总资产)为90.21%,同比上年下降0.63%;资产利润率(总利润/总资产)为4.63%,同比上年下降0.31%。服务业业50强资产收益率(即:总营收/总资产)为16.99%,同比上年上升0.25%;资产利润率为1.36%,同比上年上升0.04%。
  净资产利用率方面,制造业50强净资产收益率(即:总营收/净资产)为206.65%,同比上年增长5.72%;净资产利润率(即:总利润/净资产)为10.61%,同比上年增长1.06%。服务业50强净资产收益率为146.9%,同比上年增长6.21%;净资产利润率为11.71%,同比上年增长0.63%。
  制造业50强和服务业50强的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利润率均有小幅上升,同上年度的各项指标均为负增长的情况相比,发展态势正朝好的方向转变。服务业的资产收益率、资产利润率远低于制造业的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利润率,而服务业的净资产利润率高于制造业的净资产利润率,说明对资产杠杆的运作比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各项指标的增幅远低于营业收入与总资产的增幅,盈利能力还有待于提升。
  (三)用工效率分析
  2014制造业5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253.35元,同比增长3.93%,但人均贡献净利润为13.01元,同比下降12.35%;人均纳税29.01元,同比增长8.13%。服务业5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342.63元,同比增长11.39%,但人均贡献净利润为27.32元,同比增长12.75%;人均纳税12.75%元,同比增长20.73%。
  从用工效率来看,服务业要好于制造业,从纳税贡献来看,制造业要好于服务业。同比去年,制造业与服务业总体情况较好。
  上述分析指标参数见下表2所示。
  四、2014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集中度分析
  集中度主要反映企业的数量及其相对规模的分布结构。其中,CRn表示前n位企业在某项经济指标上占总体的占比。例如,当采用营业收入来测量时,CR5表示前5位企业的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占比。本报告采用CR5、CR10 这两指标来衡量,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进行统计(见表2)。
  根据表2中显示的结果,2013制造业50强中前5位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纳税额、从业人数的CR5分别达到了65.17%、55.33%、62.62%、52.37%、48.93%,除营业收入继续呈集中趋势外,其它各项指标呈分散趋势,尤其是前5强在净利润与纳税方面分散明细;而制造业50强中前10位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纳税额、从业人数的CR10分别达到了85.48%、86.49%、88.66%、95.85%、82.63%,除营业收入与就业人数增加明显外,,其它指标的集中程度与去年相近。总体来看,制造业50强的产业集中度,前5强的产业集呈发散趋势,前10强的产业集中度呈集中趋势。
  反观2013服务业50强中前5位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纳税额、从业人数的CR5分别为52.05%、77.59%、87.02%、68.25%、37.80%,同比上年,净利润与纳税呈集中趋势,其它指标偏发散趋势,在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净利润提高,说明前五强的盈利能力得到提升;服务业50强中前10位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纳税额、从业人数的CR10分别为72.71%、81.31%、91.29%、78.56%、57.20%,除纳税增加1个百分点外,其它指标与上年偏离不大,前10强的集中度与上年基本相同。
  通过CR5与CR10两项指标可以看出,上海制造业50强一方面受全球经济影响,处于中游位次企业的发展与扩张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材料与人工成本上升,在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利润率下降,产业集中度偏向前十强集中;而服务业有益于上海政策环境驱动及良好的金融要素环境,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前5强在净利润与纳税方面集中明显,前十强的集中度基本维持不变。有关详细数据如下表3所示。
  五、2014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社会贡献与创新能力分析
  从纳税来看,制造业50强2013年纳税总额2240.49亿,比上年的2009.82亿增长11.48%,高于上年的10.18%增幅;服务业50强2012年纳税总额1127.08亿,比上年的884.07亿增长27.49%,远高于上年的8.61%增幅。从税收增幅上看,制造业与服务业纳税保持增长,尤其是服务业增幅较高。从纳税总量上看,制造业50强的纳税额远高于服务业,接近服务业50强纳税额的2倍。
  从就业来看,制造业50强吸纳从业人数达77.23万人,同比上年74.90万人增加3.11%;服务业50强吸纳就业人数达61.63万人,同比上年的58.35万人增长5.62%。在新经济、新常态的政策环境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在新增就业方面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从创新能力方面看,2014制造业50强侧重于"技术创新",投入研发费用232.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9%,增幅为2.96%;服务业投入研发费用31.04亿,占营业收入的0.19%,同比增长26.78%。制造业拥有专利24291件,其中发明专利4065件,同比上年19102件专利,增幅27.16%,另外,参与形成1375标准项,增长26.49%。服务业拥有专利6765件,同比上年的2143件专利,增幅高达215.68%,其中发明专利785件,参与形成标准96项。制造业与服务业均大力加强了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增长幅度很大。尤其是服务业在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服务型制造等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技术成果较多。
  六、2014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差异分析与发展建议
  (一)差异性分析
  影响2014年上海制造业50强和服务业50强发展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出口乏力,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以及企业在融资、劳动用工、能源、原材料成本等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转型期,制造业50强中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部分企业迭出50强外。同时,日化、服装等部分轻工业回暖,一些企业又重新回到50强之内。而服务业在上海"四个中心"目标建设的牵引下,服务业50强的整体发展态势是基本维持原有格局的情况下,各项指标稳中有升,服务业50强的营收规模与净利润均已超过制造业50强。
  (2)上海作为整合全球产业链资源的高端平台,其"进可攻、退可守式双向开放桥头堡"的地缘优势明显,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制造企业与服务业企业入驻上海,并建设其总部或次总部。这也是制造业50强新入围企业多于服务业50强新入围企业的主要原因。
  (3)制造业50强的行业集中度不明显,一是制造业所处行业比较发散,二是个别行业基本上是一枝独大,如汽车、钢铁等,海工装备虽然有多家龙头企业,但受环境影响,各项经营指标在制造业50强中处于中下游位置,甚至迭出50名之外;反观服务业50强,主要集中在金融、物流、商贸、房地产等行业,行业优势明显,行业结构呈现集聚态势,再加上上海的"四个中心"政策、区位优势和发达的金融要素市场,这些行业抵御外部环境的能力较强。
  总体而言,2014年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的经营业绩表现与国内外经济形势基本相符,其经营能力并未出现什么大的问题。这些企业主要分布于先进制造、金融、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三网融合等行业领域,对上海"四个中心"目标的建设起着支撑的作用,有效地提升了上海市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了城市在区域乃至全球的综合竞争力,加速并推动着上海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二)发展建议
  (1)上海未来应高度重视如何把握好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之间、先进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之间的均衡发展,把握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均衡,生产性服务业与非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均衡,高度重视转型的真正目标是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的增长,使得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能够达到真正提高和上海金融中心效应得到强化。
  (2)按照上海未来的发展规划,重点瞄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高端制造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大对内资总部引进培育的支持力度,将现有外资跨国公司总部政策延伸拓展到内资总部;充分发挥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的作用,创新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成立由分管市领导为组长的内资总部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做好重点项目和机构资源的引进和排摸,以及主动上门沟通等服务工作,吸引央企和大型民营企业在上海设立总部企业、功能性总部、"两头在沪"企业。
  (3)协调整合资源,通过市场运作,凭借资本手段,鼓励央企、民企与地方国企之间实施合并、兼并、重组,实现企业快速成长,扶持更多的企业进入"百亿俱乐部"、"千亿俱乐部"。
  (4)完善科技创新背景下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完善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处理好银行业市场决定作用和政府作用关系,建立激励约束相容的考核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竞争性的金融供给;拓宽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互联网金融等创新,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
  (5)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已成为上海经济新的支柱性产业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促进上海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鼓励位置上邻近、业务上相似的园区进行合作或合并,形成跨区县的信息服务业产业带或产业圈。一要引导各区县信息服务业的差异化发展;二要推动中心城区信息服务业的外移;三是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配套,增强新兴区域产业吸引力。如将小陆家嘴等地标地区打造成为全球IT巨头总部;将黄浦、静安、徐汇、大陆家嘴地区这样的市中心区域打造成为管理咨询、金融信息服务、创意产业、高端软件研发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部、研发中心和商务运营中心;将普陀、闵行、原浦东新区等次中心地区打造成为软件开发、电子商务、云计算、呼叫中心等专业软件园区;将青浦、崇明这样的新兴区域打造成为软件外包、呼叫中心等成本敏感性的信息产业园区。
  (6)建立面向未来新型产业体系。应提前布局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以求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建立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产业体系,以求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在智能互联物联生产制造系统等研发应用方面占得先机。一是未来上海的产业体系应当与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使上海具有引领产业发展方向、配置资源要素的能力;二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要素配置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包括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信息、技术、人才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科技创新资源,共同形成上海未来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网站目录投稿:雪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