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是什么意思?《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个吉利日子,应该举行活动来庆贺,由此逐渐演变成了节日。 "重阳"名称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在《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期,据曹王《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魏晋时期,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写道:"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醒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那时候在重阳节,人们就要赏菊、饮酒了。到唐朝,重阳节成为了正式节日,并且普及开来,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民间百姓,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重阳节,可以说是聚合多种民俗而成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民俗活动多彩浪漫,如秋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而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寓意着长久长寿,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人们一直对重阳节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延续至今,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含义。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在这一天,各地都会组织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以表达对老人的关爱、敬养之情。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九月初九又叫重阳的说法来自《易经》。《易经》"以阳交为阳",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月日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由于"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日子。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已视重阳为吉日,这从屈原的诗句"集重阳入帝宫兮"中可窥见一斑。 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初,宫中已有过重阳的习俗。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死后,她的侍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后来嫁与平民为妻。她曾谈起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饮菊花酒、吃蓬饵(即重阳糕)、佩戴茱萸以求长寿的习俗。魏晋南北朝时,重阳已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了。但是,将重阳正式定为一个节日则是唐朝。史载唐代李泌奏请皇帝批准民间以中和、上巳、重阳这三天为三令节,皇帝同意,于是诏令百官休沐。从此,重阳节就成为古代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日之一。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梁朝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东汉时,汝南人恒景曾拜一个叫费长房的道士为师。一天,费长房对恒景说:"九月九日这天,你家有难。"恒景大惊,急忙请教避难解救之法。费长房说:"你快叫家人做红布带,里面放满茱萸,扎在手臂上,一同去登山,再喝点菊花酒,便可以免去此灾难。"恒景依言照办。傍晚他们回家一看,发现家中"鸡牛犬羊,一时暴死"。从此,重阳登高饮菊花酒、佩带茱萸的习俗就逐渐形成了。这个故事虽不可靠,但可看出东汉时重阳节习俗已非常盛行了。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可见重阳节的活动与登高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认为重九有灾,登高可以避祸免灾。重九有灾的说法与玄理有关。古人认为九是数之极,到了尽头自然要归一了。在卦卜数术中,九是代表由盈转亏、由盛转衰的不吉利数字,九九更是大大不吉利,必有灾祸降临,因此最好登高避灾。 撇开这套玄理不说,其实九月天高气爽,正宜登高远眺,借此机会爬爬山、锻炼一下身体,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据西汉《长安志》说,汉代京城长安近郊有一小高台,每年重九等节日,都有很多人登上高台游玩赏景,简称登高。魏晋时,登高活动已较普遍,范围扩大到登山。为了登山方便,晋末诗人谢灵运还自制了一双登山的木屐,前后装有铁齿,上山时装后齿,下山时装前齿,甚为方便,人称谢公屐。它是我国最早的登山鞋,为后人广为使用。由于登高是古代一项极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体育活动,所以流传至今。 品赏菊花是中国人重阳节的乐事之一。菊花不但花色美丽,品种繁多,而且傲霜独立、凌寒盛开,所以人们把它叫做"傲霜花"。由于菊花正逢农历九月开放,它自然与重阳节结下了不解之缘,重阳赏菊就成了习俗。提起赏菊,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的咏菊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爱菊,是因为菊花在风霜中傲然开放的品格,正如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他说"菊花如我心"。他曾在园子里培植了很多菊花,每当菊花盛开时,亲朋好友就带着酒到他家做客赏菊,常常是"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迎东方朋",十分热闹。 唐朝时,人们已非常重视赏菊,许多唐人的赏菊诗流传至今。诗人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特别有意思,他说"尘世难逢开日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由此可看出古代中国人的天真烂漫。在今天,哪个大男人敢在身上、头上插满了菊花在街上走呢?宋时,菊花的品种已非常多了。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日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日‘万龄菊’,粉红色日‘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口‘喜容菊’,无处无之。" 甚至连酒店都特别用菊花扎成一座花门,让酒客从菊花门下进出,酒客离开时,还可以拔一枝菊花插在帽沿上,真是情趣盎然。 重阳节人们不仅赏菊,还要喝菊花酒。古时人们在菊花开放时,采菊花和茎叶,杂黍米酿之,到来年九月九日始熟,所以叫菊花酒。据说喝了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故菊花又称延寿客。这种习俗近代仍有。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曾记述了朱老总童年过重阳节时唱的一首儿歌:"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日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重阳节的吃食主要有重阳糕。重阳糕也称花糕、发糕、菊糕,是用发面做成的糕点,可以加人枣子、银杏、松子、杏仁做成甜的,也可以做成咸的。考究的有九层高,像个宝塔,上面再做只小羊,以合重阳、重九的意义。重阳食糕,是因为糕与高同音,寓步步高升、前途光明之意。明人谢在杭引吕公忌的话说:’‘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日:‘愿儿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日作糕之意。" 重阳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据说它本是秋粮收获之后的一种尝新活动,后来才发展成为一种应节食品。它主要用米类原料制成。但时代不同,重阳糕的名称与款式也不一样。汉晋时的重阳糕,叫蓬饵,以黍米或林米做成。唐代,重阳糕上要用竹签插重阳旗,这种小旗以五色纸镂为花纹,中嵌"令"字,取吉庆之意。 唐代吃重阳糕已很盛行,唐代诗人宋子京有诗日:"刘郎不敢提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刘郎即诗人刘禹锡,他在重阳诗中有意避开了糕字,招来宋子京的挖苦。宋代,重阳糕的款式花样已很别致。《东京梦华录》与《武林旧事》等著述中都提到了开封、杭州等地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情况。节日前两三天,以面粉蒸糕,上插彩旗,还嵌满栗子、银杏、松子仁、石榴子等,十分精细,是人们相互馈赠的节日礼品。明代,皇宫里从九月一日起,就开始吃重阳糕。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中i己钱道:"九月九日……面饼和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清代吃重阳糕更为普遍,有"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的说法。明清时,北京的重阳糕既有以油、搪、果为原料用炉烤制的,又有用发面垒果料蒸成的,还有用江米和黄米捣制而成的。近代,除少数人家还自制外,一般均去糕点铺购买,这种糕系用油、糖和面,炉火烤制而成,实际上是一种多层(二至三层)的酥皮糕点,每层中间夹以桃仁、松子仁、青梅等果料,在酥皮上还猫附香菜叶一两片。吃重阳糕的习俗至今仍有,有的地方娘家要在重阳节给出嫁的女儿家馈赠重阳糕,一般是两个大的,九个小的,取二九相逢之意。有的地方重阳时要接女儿回娘家,全家喜食重阳糕,以示团圆。所以,农村有名民谣说:"中秋刚过了,又为重阳忙,巧巧花花糕,只因女想娘。" 此外,过重阳节还有佩带茱萸的习俗。茱萸是一种具有浓烈香味的植物,有驱蚊杀虫的功能。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驱邪避恶。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但记述了当时重阳登高与佩戴茱萸的习俗,也抒发了他思念故乡亲人的心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不论是爬山登高,还是喝菊花酒、佩戴茱萸,重阳节的活动几乎都与健身长寿有关。人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达到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目的,它反映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虽然没有长生不老的药,但运动、锻炼却可以使人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中国古人不仅明白这个道理,而且还借助节日鼓励人们走出户外,活动筋骨,从事体育锻炼。重阳节就是这样的一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