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咨询顾问,因为职业的原因,我接触到的企业会比较多。 在与这些企业的老板或高层沟通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市场竞争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激烈,因为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一个非常粗放和低水平的竞争维度上。 在我看来,一些老板口里面动辄就是所谓的商业模式,也热衷当下一些时髦的词汇,比如降维打击、直播带货、社群裂变、KOL、KOC等。可是,回过头来看看他的企业,如同一个巨婴,缺乏硬朗的骨骼支撑,更谈不上如灯塔一般的灵魂。 其实,我想问:企业,你离营销究竟有多远? 很多企业口口声声以营销为龙头,真的是这样吗? 一些企业其实还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因为他们还是以生产和制造为龙头,我生产什么,你就销售什么。企业之所以说是以营销为龙头,主要是要靠营销部门把产品销售出去而已。至于产品品质问题、成本问题,新品上市速度问题,与营销部门无关。一句话,即使是一坨屎,也应该把它包装成黄金卖出去;美其名曰:这是对营销团队最好的考验。 一些企业生活在封建社会,因为他们的营销不是以市场为中心,而是唯老板马首是瞻。因为老板是干营销出身,可是老板已经脱离市场很久了,偶尔下下市场,看到的都是经过提前精心布置或粉饰的场景,采集的信息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繁荣之景。 因此,这样的企业好像是营销很强大,其实,营销是最弱的。 企业有真正的营销系统吗? 一些企业有营销中心或营销公司,但是基本都是销售部而已,承担的职能仅仅是将企业制造的产品如何铺到渠道网点上去。 一些企业营销各个板块的职能貌似很健全,但是,都是支离破碎,条块分割。一些职能,比如产品企划职能,在技术中心,品牌管理职能,在总裁办;销售数据分析职能,在财务中心;售后服务职能,在生产制造中心。 那么,营销中心做什么呢? 开网点,铺货! 一些企业都有营销总监或营销总经理一职,可是其更多的承担了销售总监的职责。研发什么样的新品,他管不了;产品成本是多少,他说了不算;产能的保障,基本上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了;当然,产品销售真实盈利数据的提供更是无从谈起。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氛围里,营销总监又如何进行科学决策呢? 其实,一些企业之所以营销总监走马灯一般地更换,答案就在这里。 企业真正重视品牌运营与推广吗? 其实,一些企业之所以重视广告和促销,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销售,多卖货。 可是,对于需要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品牌运营和推广,则是抱着不咸不淡的态度。 因此,当别人在经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做得风生水起时,一些企业觉得,这个太简单了,不就是注册一个账号,拍一个短视频么?于是,匆忙上阵,最后不了了之。 当别人在进行线上直播带货时,很多企业也一股脑跟进,All in。全然不顾自己的产品属性是否适合直播带货。 可是,一些企业连基本的用户档案数据都没有,有些企业虽然有客户档案,但是仍然尘封在售后服务部的文件柜里。 在与一个企业老板的沟通过程中,他跟我谈及线上推广很重要,但是需要烧钱时,我问他:"请问,不花钱的线上推广你做好了吗,比如说你企业的微信公众号,最近更新是在什么时候,又有多少粉丝,谁在运营?" 他告诉我,该企业的微信公众号都停了很长时间了。 还有一个在当地做得很大的经销商,他在当地的年度销售流水达到几个亿,可是连一个像样的微信公众号都没有,好不容易说服他开通了一个服务号,最近我看了一下,更新的内容还停留在去年上半年。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企业都在干着言行不一的活,只是不自知罢了。 企业有职业化的营销团队吗? 何谓职业化的营销团队? 从个人而言,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和结果输出的能力是其核心三要素。 就企业发展角度,从短期来说,能够承担起企业阶段性的销售和利润目标达成任务;从长远来说,可以担负起企业品牌运营和高质量可持续稳步增长的使命。 今天的市场较量,一定是要依靠团队的智慧才会有胜算的可能。可是,你的营销队伍,真的是团队吗?他们又具备了团队的哪些要素,比如对目标的认同和相信,对实现目标路径与方法的清晰,团队成员优势的互补,制度的约束,机制的激励等等? 企业与顾客的距离有多远? 企业定位,是否还是处于自我意淫阶段。 尤其是对于"TO C"的企业,企业是否还是以渠道为中心 所有的信息反馈,是否仅仅来自于营销人员或经销商层面?竞争降价信息是否是企业能够接到的最为迅速的市场信息呢? 企业的产品研发,是否还停留在抄袭和模仿阶段,市场畅销什么,我就做什么? 企业与顾客的链接方式有哪些?哪些部门在承担这项职能,输出结果又是什么? 试问,有多少企业高举着"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旗帜,干着"以我为主,渠道为王"的活呢? 试问,有多少企业,营销系统的职能部门发育还停留在初始阶段? 试问,有多少企业,在舍本求末,缘木求鱼? 在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与名词之后,我们是否应该冷静思考一下:企业究竟离营销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