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汉书精选语录及解释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摘自《汉书·传·东方朔传》
  解释:水清到极点就没有鱼,人太苛求就没有伙伴。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
  摘自《后汉书·列传·崔骃列传》
  解释:交往很浅却倾吐知心的话,是愚蠢的行为;身为下贱却恬颜事贵是迷惑不明智的做法;本来不相信却当作忠言听取,这是诽谤的态度。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摘自《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解释:在贫贱时结交的朋友是决不能忘掉的;同甘苦,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是不能休掉的。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摘自《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解释:人的一生在于勤奋,不积极求索就什么也得不到。
  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
  摘自《汉书·志·礼乐志》
  解释: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
  时不可留,众不可逆。
  摘自《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
  解释:时光飞逝,不会停滞不前。人民的意愿不可拂逆。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摘自《后汉书·列传·左周黄列传》
  解释:高难深奥的乐曲,能和唱的人一定很少,在美好的声名之下,实际的才德常常难以相符。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摘自《后汉书·列传·冯岑贾列传》
  解释: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摘自《后汉书·列传·窦融列传》
  解释:有学问的聪明人不会为了做成自己的一件事而不顾及到周围人的利益,仁爱的人的人不会违背道义和道德来获得自己需要的功名利禄。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摘自《后汉书·列传·桓谭冯衍列传上》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是"取",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东西也是"取"。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
  摘自《后汉书·列传·酷吏列传》
  解释:细小的水流虽小,但汇集起来会渐渐成为江河;小火把虽微弱,最终能够形成燎原大火。
  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摘自《后汉书·列传·朱冯虞郑周列传》
  解释:智者相时而作,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愚人却违反历史潮流而动。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摘自《后汉书·列传·马援列传》
  解释:大丈夫的志气,不得志的时候应当更加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越发豪壮。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摘自《后汉书·本纪·皇后纪上》
  解释:当官就要当执金吾,娶妻子就要娶阴丽华。
  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
  摘自《后汉书·列传·崔骃列传》
  解释:生长在有钱人家的子弟多骄气,生长在有 权人家的子弟多傲气。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摘自《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
  解释: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摘自《汉书·传·傅常郑甘陈段传》
  解释:让他们明白违犯强大的汉朝的,即使再远也一定要诛杀。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摘自《后汉书·列传·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
  解释:大丈夫定当自强建功,哪里能消极屈服!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摘自《后汉书·列传·光武十王列传》
  解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摘自《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
  解释:泼出的水收不起来,过去的事情后悔也没用。
  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
  摘自《后汉书·列传·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解释:不因为心情的激动或冷静而失了轻重,不因为穷困或富裕而失了节气。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摘自《汉书·传·东方朔传》
  解释:失之毫厘,相差千里。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
  摘自《后汉书·列传·光武十王列传》
  解释:岁月过得很快,先皇先后的陵墓渐渐远隔。
  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
  摘自《后汉书·列传·陈王列传》
  解释:一个有志向的人生活在世上,应该以治理天下为己任,难道能只打扫一间屋子吗?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
  摘自《后汉书·列传·荀韩钟陈列传》
  解释:得和失是暂时的,荣和辱则是长久的。
  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
  摘自《汉书·传·董仲舒传》
  解释: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应验于人事;善于谈论历史的,必能应合于今事。
  亲履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易者达物伪。
  摘自《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解释:亲身经历艰难的人能够了解下情,备经安危险易的人容易辨明事物的真伪。
  专胜者未必克,挟疑者未必败。
  摘自《后汉书·列传·乌桓鲜卑列传》
  解释:一心想获胜的人未必胜利,持怀疑态度的人未必失败。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
  摘自《汉书·传·董仲舒传》
  解释:积善在自己身上,就好像人曰渐长大而自己不觉察;积恶在自己身上,好像灯火消耗油一样,人也不容易看出来。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摘自《后汉书·列传·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解释:同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会天天得到美好的教益;和行为不轨的人鬼混,就会天天产生邪恶的思想。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摘自《汉书·传·司马迁传》
  解释: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哪里有悔恨呢!
  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摘自《汉书·传·叙传上》
  解释:指功业和名望是干出来的,而不是靠弄虚作假得到的。
  不仁而富,谓之不幸。墙隙而高,其崩必疾也。
  摘自《后汉书·列传·方术列传上》
  解释:不仁而富,叫做不幸。墙高而又出现裂缝,必定很快崩塌。
  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诉。
  摘自《后汉书·列传·列女传》
  解释:孔子大圣人,不免被叔孙武叔所毁;子路是大圣人,还有公伯寮的控诉。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摘自《后汉书·列传·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解释:用自身行动教育人,别人就服从;用语言来教育人,别人就会争辩是非。指身教重于言教。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
  摘自《后汉书·列传·吴盖陈臧列传》
  解释:舍弃近的而去图谋远的,兴师动众但不会成功。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摘自《后汉书·列传·文苑列传下》
  解释:君子行动就要想着与礼义的要求合乎与否,办事就要想着合乎道义与否;不做因私利而违背礼义的事情,不做因不合乎礼义而使自己感到内疚的事情。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摘自《汉书·纪·武帝纪》
  解释:仁义之士应为正义不避艰难和危难。
  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摘自《后汉书·列传·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
  解释:孝,是人们各种行为中最首要的,是各种善行的始源。
  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康国宁人,莫大理恶。
  摘自《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解释: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开始;康国宁人,最重要的是处理恶人。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摘自《汉书·传·高五王传》
  解释:办事犹豫不决,反遭受祸害牵累。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摘自《汉书·传·郦陆朱刘叔孙传》
  解释:对于统治者来说人民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人民来说吃饭是最重要的。
  先世之吏正,故其民笃;今世之吏邪,故其民薄。政弊而不行,令倦而不听。
  摘自《汉书·传·公孙弘卜式儿宽传》
  解释:过去那个时代的官吏清正,所以百姓忠实;现在的官吏贪邪,所以百姓粗鄙。有弊端的政治得不到推行,令人憎恶的法令不会被听从。
  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摘自《汉书·传·司马迁传》
  解释:钟子期死后,伯牙终生不再弹琴。
  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
  摘自《后汉书·列传·逸民列传》
  解释:尧能够胜任所担任的职务,颖阳的许由那样不屈不挠,所以能成就他高洁的品质!叔齐和伯夷的品质很高啊,所以成就了他们如竹一般有气节。
  兵久则力屈,人悉则变生。
  摘自《后汉书·列传·桓谭冯衍列传上》
  解释:连年战祸会使社会财力物力衰退;百姓忧患过度就会起义反抗。
  丈夫不能再辱。
  摘自《汉书·传·李广苏建传》
  解释:大丈夫不能第二次受辱。
  行违神祇,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
  摘自《后汉书·列传·列女传》
  解释:的行为违反伦理道德,就会触犯神怒,天则降殃,罚其自身。妇人之礼要时时反省自己,如果在礼义上有过错的话,先生就不会善待她。
  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
  摘自《汉书·传·景十三王传》
  解释: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 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摘自《汉书·传·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解释:马匹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是没有力气在路上奔驰的;人没有足够的能力,是没办法使国家强盛的。
网站目录投稿:香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