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气功怎么练丹田丹田气怎么练


  佛家认为人的烦恼均在于自我内心主观意识太强,执着于贪,嗔,痴等念,这些不良情结常常引发如头痛、头晕、失眠,胸痛心悸、胃痛,腹胀等各种病症。养生不仅养身,更贵在养心。因此,佛家气功非常注重一种向内心自省的"调心"功夫,利用静息时间去分析所谓"烦恼"是内心偏执还是客观外在因素导致。趋利避害调节自我心理状态。主张"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只有形神合一,心胸开阔,才能延年益寿。这种功夫就是佛家静坐术-禅坐。
  禅坐不仅要求身体的入静,也要求精神思维活动的入静,从而使大脑皮层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体息放松的状态,能让左侧大脑从语言活动中解脱,处于体息状态,让右脑完全充分发挥其直观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消除善于语言思维和用右手劳动者容易出现的左脑疲劳。在自然放松的情况下禅坐,身体的各部分机能得以充分调节与整合,改善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通过调息入静,使肾中之精益固,元气自充,气血经络通畅,并能排除杂念,达到静心止虑之效。
  在禅坐中,初学者面临肌肉疲劳关和心理燥欲关。静坐前最好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四肢的屈伸、腰背的俯仰、颈部的旋转等,使血脉通畅,肌肉神经放松,头脑安定,更助于静坐,当然最好要有良好的内劲一指禅功底,并且练习内劲一指禅达到了"筋膜"气血通畅阶段。这样有助于在禅坐中放松肌体很快进入"气血循环"状态中避免由于久坐带来的肌肉酸疼。
  初学禅坐的人不必勉强自己双盘腿,可采用单盘或坐于凳子双腿自然下垂等姿势,重要的是背要挺直,身体端直,小腹回缩气息下沉,下颚内收,两肩微向左右张开,两手心向上,左掌安放在右掌上,两手拇指轻轻相触,放在丹田之下,或手结莲花印。舌抵上腭,口微闭,以鼻呼吸,两眼微闭。此时可开始静坐调息以眼观鼻,以鼻观心。深深地吸入新鮮空气,使横膈膜下压,腹部向外突出,呼气时,腹部尽量收缩,横脚膜上抬,把浊气排出。同时意念感觉到鼻了细微的呼吸,想象每次吸气时把宇宙的宁静祥和及无限的能量吸入自己体内,呼气时尽量把身体中不舒服及病痛释放出来,把郁闷,恐惧、不安用力呼出体外如此多做几次这种有意识的深呼吸后,呼吸渐渐细长到达小腹。身体会有轻松的感觉,心渐宁静下来,达到身心统一,享受宁静的精神生活。此时意念不可以太重,太重反而会处于内心烦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燥欲"。
  如果禅坐时杂念纷飞,气息不调也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帮助入静。
  1、数息法,默数自己的呼吸,一般数"出息",即呼气时才数,从1数到10,再反复从头数起。如果中途生出杂念,必须从头数起。如果是低血压,神经衰弱的人或昏昏欲睡时,就要数"入息",即当吸气时才数,一样从1数到10,如此反复,如果心念转静,就不再计数,把心专注于呼气与吸到身心宁静。
  2、随息法,有意识的跟随自己的呼吸不去数数。呈自然状态,大脑有意识地主动想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既不能是高兴的也不能令人沮丧的。保持这样一段时间后,感觉到自己呼吸变缓加深,慢慢的把关注点放在安宁状态中。
  3、制心一处法,即把心专注某处,或肚挤处,放鼻端和眉心。如果是昏昏欲睡,则要把心念挂往上提,专注于鼻端或眉心如果是高血压患者(不建议放鼻端和眉心),则心念应专注于肚脐间或脚底涌泉穴、当心念专注于一处时,气血运行加快可起到治病和安神调气之效。
  调息是自觉地意守呼吸或调控呼吸,以达到和气养生的目的。它是练功的重要环节和方法。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应用意念,去改变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度,从而来调和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
  调息的重要性
  初步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调息对机体植物神经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呼吸的变化也可以通过影响呼吸中枢,进而调整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张力,最终达到调整相应内脏器官(组织)的功能。调息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作为调心的重要手段,可寄心于息,使心息相依,意气相随,气血调畅,五志舒和。如此则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才能健脾养气保精养神。
  调息的方法
  气功调息方法很多,概括起来不外口鼻的运用,呼吸肌的运用,意念的配合,动作的配合,读字的配合,呼吸时相和呼吸速度的调节等。应用时可根据功法和练功者的具体情况而选择。
  1、自然呼吸法
  由于人们的习惯不同及男女生理上的差异,自然呼吸可分为胸式、腹式及胸腹混合式三种形式。成年男子以腹式呼吸多见;女子以胸式呼吸较多;运动员、演员、歌唱家则多是腹式呼吸。初练气功者,一般采用自然呼吸。即在平时习惯的自然呼吸的基础上,身体放松入静,然后将呼吸调整得柔细、匀畅、自然。开始调息时,可采用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以助调息入静。
  2、鼻吸口呼法
  有口吸鼻呼法、鼻吸鼻呼法、口吸口呼法。在练功时多采用鼻吸鼻呼法或鼻吸口呼法。鼻吸鼻呼法多用于静功,太极气功、行步功等多采用鼻吸口呼法。有少数练功者,因鼻病、感冒及其他疾病时,偶然以口代替鼻呼吸,但口宜微张。除此之外,口吸鼻呼与口吸口呼法均不宜提倡。
  3、大呼大吸法
  用鼻使劲地大呼大吸,或以鼻使劲地吸气,用口呼气,每一呼一吸要求尽量延长时间,并且还要求发出呼吸声,以达到"出入有声"。该法对增强体质,调动机体内气,以及对某些慢性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学练此法时,声音应从小到大,并注意在空气新鲜的旷野地带锻炼。
  4、练呼练吸法
  古人讲"凡入气为阴,出气为阳",因此‘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说明应用练呼法或练吸法要注意阴阳辨证。一般而言,练呼对上实下虚的高血压、肺气肿、青光眼以及头痛、头胀、胸腹胀满者较为适用:练吸对某些胃肠功能差、阳虚怕冷者较为合适。练呼可采用延长呼气,呼——停——吸,呼后念字等法,以加强呼气,延长呼气时相;练吸时,可采用延长吸气,吸——停——呼,吸后念字等方法,以突出吸气。
  5、腹式呼吸
  这是气功调息中最常用的呼吸方法。它有利于内气的聚集、贮存与调动。腹式呼吸一般分为自然腹式呼吸和深长腹式呼吸,后者由前者过渡而来。深长腹式呼吸又可分顺式和逆式两种。吸气时腹肌放松,随着横膈的下降,腹前壁逐渐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凹进,横膈也随之上升到原来水平,此为顺式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等容呼吸)。逆式腹式呼吸(也称变容呼吸)则相反,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呈凹状,加之横膈收缩向腹腔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隆起,横膈也上升,使腹腔容积变大。故逆式腹式呼吸对腹部脏器的压力影响较大,因而对促进气血运行,提升阳气,改善肠胃功能有较大的帮助,适用于内脏下垂、肠胃功能失调者。但对年老体虚及高血压患者,各类心脏病患者和孕妇均应慎用或禁用。另外,逆式腹式呼吸难度较高,初练者不宜马上应用。
  6、提肛呼吸
  吸气时有意识地使会阴部肌肉收缩,呼气时放松会阴部。一般在练周天功时需配合提肛呼吸,其他静功也可择时选用。提肛呼吸可用于治疗中气下陷的各种疾病,如内脏下垂及脱肛、痔疮等,如同时配合逆式腹式呼吸,则效果更佳。
  7、潜呼吸、丹田呼吸、脐呼吸
  潜呼吸是一种在腹式呼吸锻炼功夫较深的基础上, 自然出现的一种呼吸方法。其特点是经长年累月的腹式呼吸的有意起伏,小腹因惯性作用,而不须借助意念和外力,在高度寂静中,微微起伏。此时吸气绵绵,呼气微微,息息均匀,故谓潜呼吸。若从外表上看,呼吸似乎停止,而丹田一开一合,与口鼻一呼一吸自然配合,很有节奏,犹如丹田在控制着口鼻呼吸似的,则名丹田呼吸。如果腹部几乎不动,而想象呼吸从脐部出入,则称"胎息"。此时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结成一团,功夫进入更高境界。
  8、体呼吸
  体呼吸是在丹田呼吸的基础上结合以意引气,或配合一些动作形成的一种"开合呼吸"、"毫毛呼吸"。当"丹田呼吸"成熟时,口鼻呼吸就逐渐微细起来而近乎"若有若无,若存若止"的状态,亦即在万念泯灭的情况下,惟有丹田处一起一伏,一开一合,一呼一吸。此时稍加意识导引,吸气时想象气从体外向丹田收合,毛孔也渐合;呼气时意想气从丹田向外扩散,毛孔也渐开。如此一开一合,一呼一吸交替进行,则有云蒸雾散,气从体表出入的感觉,此时体表皮肤有温热感,也可见到微微汗出。若同时用两手两膝配合意识和呼吸的开合,做一张一收的动作,则收效更佳。
  9、发音呼吸法
  即在呼气或吸气时配合吐字发音,以加强气功的外用。在具体应用时,有的配合呼气时发音,以泻其实,如呼气六字诀;也有的配合吸气时发音,以加强补虚强身之效,如吐纳导引功中的"山根纳气"法。
  调息的要求
  气功的调息对动功来说,要求顺其自然,呼吸与动作同步;对静功来说,则大多要求柔、细、匀、长。正确的调息方法对人体的内、外呼吸产生良好的影响,而不正确的调息,则有产生偏差之虞。古人对调息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内丹术中更是倍受重视。
  对于初学静功者,放松入静和姿势正确舒适是前提。也就是说,开始时要使身心安宁,形体放松和姿势正确,然后调整呼吸。如果一开始就练呼吸,由于"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形乱气散,反会出现胸闷、心烦、气乱的弊病。
  呼吸锻炼的基本要求是"须顺其自然,勿听其自然",健康人的呼吸是自然的,而人体处于松静的气功状态下,气息的出入,应该极细极轻,连自己的耳朵也听不到出入的声音。气息慢慢地加深,注意要在自然中形成,不能刻意追求,用意而不用力。久之,自然呼吸就能过渡到深、长、细、匀的状态,不调息而息自调。
  《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是对阴阳学说的高度概括。道教的阴阳学说,含义非常广泛。首先,阴阳是一切具有对立统一两种属性事物的代名同。它们既代表具体物质,又代表事物具有的对立面,还能说明事物在矛盾中的发展变化。比如,白天为阳,黑夜为阴;火力阳,水为阴。日月是天地阴阳之精,它们的光华称作"日月皇华"、"日精月华"或"日精月魂"。如将其和人体的阴阳相应,存思采服,就能增加人的生命的能量,延年益寿,长生有望。
  人体结构、生理、病理等各方面,都有阴阳可分。从部位而分,身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从机体的表里而分,体表为阳,体内为阴;从气血而分,气为阳,血为阴;从脏腑分,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从病理而分,亢进、热实的疾病为阳,虚弱、寒冷的疾病为阴。这诚如《索问》所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掌握阴阳属性的归类方法及其变化规律,对于采日月精华,达到高深的境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炼养者在深刻理解阴阳学说后,再将存思、服气、咽津三者相结合,采日月精华,必然事半功倍。
  采日月精华法,通常有三种:
  第一种方法,是存思体内有日月之像。如《云笈七签》曰:存想自己心中有日像,红色,大似铜钱,九芒,从心中出喉,到嘴里,又返回胃中,许久,才吐气咽津,共三十九个循回,一日凡三次;存想自已脑中有月像,白色,光芒四射,从脑部下照入喉,到齿根,咽下胃中,许久,才吐气咽津,亦三十九个循回。可以白天存思太阳,夜间存思月亮。亦可经常存思太阳在心中,月亮在泥丸宫之想,据说此能驱除病邪。
  第二种方法,是存思体年有日月之像和采体外日月之气相结合。如《云笈七签》曰:每当早晨空气清新之时,采取日气而服咽之;半夜存思月像在距自身九寸之处,照耀自己的泥丸宫,下彻五脏,内外透亮,引光气入于口,咽下。据说存服日像,能增益身中阳气,阳虚者适宜练此功法;存服月像,能为自身滋阴,阴虚者适宜练此功法。又《摄养枕中方》说,男性宜经常存服日精,女性宜经常存服月华。如坚持每天习练,能使人耳聪目明,五脏生华。
  第三种方法,是直接采取自然界的日月之气。如《上清紫文》曰:宜在太阳升起之时,面向东,叩齿九遍,微咒日魂名号十六字,然后瞑目握固,存思日中五色流霞照遍全身,吞日光与流霞入口中咽下。此种采服也可在日中、日落时进行。在月出、月中、月落之时,面向月,端正而立,闭息八次,抬头吸月精,存想月中五色精光入于自己嘴里,咽下八次。
  采日月精华的功法意念强烈,收效甚著,受今气功界所重视,被发掘为健身强身之法,气功入门。
  以下一段为采法,重点在劳宫穴:
  日精乃太阳之气,月华乃太阴之气。二气交触,是生万物。故螺蚌受之则生珠,顽石蓄之则产玉。惟古贤人如此,而善采之,行运纳之法,得以完体,采咽日精月华则得清阳之气,能使愚拙潜消,清灵畅达,顽疾不染,神气日增,其益无量。
  采咽之法,分两段即采法与咽法。
  一,采法 又名太极纳气法。为初级功,多站式,主要是以两手劳宫穴的开合,采纳日月之精华。
  操作方法:在室外选一清明幽静之地,凝神返于内,调息致匀,静守片刻。待日月升起,清气充盈,可行采纳之法。两足平行分开与肩等宽,膝微曲,膝盖对脚尖;臀部下坐,尾闾对脚跟;百会、会阴、涌泉三点意对一线,含胸拔背,下颌微收,舌抵上颚,两眼垂帘轻闭。尔后,两手从体之两侧轻上抬,至肩高时,翻掌掌心向上,手掌略高于头,两肘略内曲,沉肩坠肘,五指分开虎口圆。要求以中指的运动来调节劳宫穴的开合,中指向上绷紧劳宫穴开,吸气、闭气凝神,存想天地日月之精华从劳宫穴融融贯入体内,充实机体;精纯之气,自上而下,洗涤周身,所到之处,郁滞渐消。呼则中指放松劳宫合,两手慢慢从胸前下沉,至两侧复原如初;同时张口,徐徐吐浊。也可配合念"嘘"、"呵"两诀,以助洗涤内浊之气。如此为一采,满二七采,静守片刻,可收功行摩腹,浴面等法。如法行一两月,则身轻体健,清爽无累,寒暑不侵,待滞消灵明渐达,可行咽法。
  二,咽法 又名山根纳气法。取坐式(盘腿),主要是以两眉之间的山根穴,行纳日月之精华。
  操作方法:于室内选一几榻,厚铺热褥,宽衣解带,正身端坐,胸部微含气舒,盘腿以坐足压右足,以左掌置于右手掌心上,放于小腹前。身正直。百会、膻中、会阴意对一线,舌轻抵上颚。唇齿相著,目须微开,待日月升时,凝神内守,体松如棉。两眉上抬,以开其灵窍山根,细吸日月之精华。默默观照,闭息凝神,津液满口,则徐徐咽下,以意送之,贮于丹田。如是为一咽。随即张口,徐徐吐出浊气,复调匀鼻息,复吸复咽。如此二七咽。静守片刻,然后起身,行浴面,叩齿。搅海漱津、鸣天鼓、摩腹等收功。
  采咽之功,方法虽简,久行则效甚。理为使天地正气纳入与己之浑元真精凝结为丹,以此为超生延寿之本,初行功时其气多贮于上丹田(两眉之间的印堂穴)。二月后浑元气可贮于中丹田(膻中穴),三月后至任督两脉通,功深极时,凝神气穴后,则可以意送入下丹田(脐中)。行功时二气交感,痒生毫窍,心觉恍惚,直如大汗一场,滋百肢,灌百骸,其快无穷,非达者不能体验此境也。
  以下一段出自雄氏易筋经:
  五、日精月华
  1、吞法丹田者,气之海。练气之根本也。丹田气不充满,他处都不能成。练丹田之法:身体端正,两足踏平,距离四寸。右手握住左手,两手紧贴丹田。然后闭口储气,含之两分钟,然后抬头吞气,用意送止丹田。即时注意丹田,两腿同时微下蹬。片时,气下有声,以五指轻拍丹田,拍毕,再储气一口,照前吞下。如是三口,左手松开,交错收回腰间,还原之势。双手握住肚皮,望下推揉多次,足跟提起,以两手磨擦丹田,随擦随步慢行,越多越好。练功七日,再增三口,止九口。
  2、以天炼人用日月精华来练功是以天练人功法。太阳之精,太阴之华,二气交融,化生万物。古人善采咽者,久久皆仙。其法秘密,世人莫知。即有知音,苦无坚志,且无恒心,是为虚负,居诸而成之者少也。凡行内炼者,自初功始,至于成功,以至终身,勿论闲忙,勿及外事。若采咽之功,苟无间断,则仙道不难于成。其所以采咽者,盖取阴阳精华,能使愚浊渐消,清灵畅达,万病不染,神智日增,其益真无量也。其法如下:
  (1)采日精
  1.采日精。每月农历初一,此时太阳久蓄初露,精气盈满。清晨出室登高,面对太阳以自然舒适的坐法坐定(双盘、单盘、自然盘皆可),调气使之平和,舌尖轻搭上腭处,以火笔(舌尖)书写"煜"字于上颚,然后用鼻细吸光华,吸满口后,凝神屏息片刻,将所吸的光华缓缓咽下,用意送至丹田贮存。咽下之后张口将浊气徐徐呼出,然后再调息再吸、再咽,依法吸咽七次后,安静守护片刻即可起行。
  2.平日闲暇时,可意想心中旭日初升的形象,其大小如铜钱,在体内散发七彩光芒,收功时,先呼出一口浊气,再咽津液三十六口。随时可练,坐、卧、行时均可。
  (2)采月华
  1.在每月农历十五晚月亮最圆最亮时出空坐定,调匀呼吸,舌尖轻搭上腭处,以火笔(舌尖)书写"煜"字于上颚,然后用鼻细吸光华,吸满口后,凝神屏息片刻,将所吸的光华缓缓咽下,用意送至丹田贮存。咽下之后张口将浊气徐徐呼出,然后再调息再吸、再咽,依法吸咽七次后,安静守护片刻即可起行。
  2.平日闲暇时,可意想月亮的光芒从头顶正中的百会穴直入喉、胃,最后贮于丹田处。
  练功要点:
  (1)呼吸自然、细长,要做到吸气用鼻,呼气用口,这是"天门入清阳,地户出浊阴"的道理。
  (2)初练咽气深浅顺其自然,一般而论,先贮于上丹田,待有基础则至中丹田,至督脉通,凝神气穴后则以意一送,直入下丹田。
  (3)上丹田位置为心窝绛功,中丹田的位置是心下脐上之黄庭中脘穴,下丹田是脐下气穴。
  (4)练时身要正直,吸咽日精月华时,不可太急促。练功时要避开疾风、雷电等大自然的怒气,在室内练功亦可,但不可坐立于风口处。
  (5)必须空腹行功。
  (6)如果初一、十五遇到阴雨,可在室内练或改在初二、三或十六、十七日练习。错过这几天,日月之气已缺,不宜再采咽了。
  (7)此法简单易行,可与别种功法同练。如此白天服食太阳精华,夜晚采咽月亮的光明,日月流光随气通行,灌注百骸,渣秽澄而灵光充,日久可除百病,五年后即全身灵光可见,上根器者十八年即可得道。日月精华是天地自然之利,有恒心和信心的人才能享用。此因悬象自然之利,以人通天,以天炼人之实功,故为这是易筋经中的至要元机大法,切勿轻视。
  服日月精华法 (以下重点在观想存照)
  一、阳:服日光日精法
  每日清晨初醒,将手擦热,轻轻搓脸,然后用淡盐水漱口。面向东方,或站,或端坐,或盘坐。站式须双脚平行向前,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男左手内、右手外相叠于脐下,女则相反。掌心问内贴于小民坐式亦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地面平行,和小腿成90角。双手相叠.大拇指相抵,如佛家手印,仰放于小腹上。盘腿以松静自然为宜。练功地方空气要新鲜。阴风暴雨、打雷闪电或大喜、大悲。大怒后不宜练功。
  第一步:舌尖轻纸上胯(即使在平时,也应常舌舐上腭,有益无弊)。存想心中有太阳如铜钱大小,红色发光,吸气时红光从心中上来出喉至舌尖,存想一下,然后随津咽下,并呼气,红光进入心中胃中皆是红色,将整个体内普照通彻。呼吸最好用逆腹式呼吸法。这样反复存想,一个呼吸吞咽为1次,如果唾液少时,以意下咽送至胃中就可以了,共存想39次。每天日出时、早餐前后、中午四个时间做,如果早上时间紧,可免去早餐前后行功。
  第二步:继第一步做完之后,静想太阳的光辉由具吸入,天地间的清气亦随之由鼻吸入,存放在天目穴(两眉骨交会处,印堂上微凹处),并发光普照遍身。这一步要吸长呼短,开始时可能不习惯,时间长后会渐渐由勉强变为自如。这两步功法在存想过程中,身体火红透彻,有温热感。共39息。
  第一步必须按时行功,第二步无论何时都可作,行、站、坐、卧,只要有空闲即练。正身远虑,耳不旁听,目不旁瞩,双目垂帘,观看体内太阳之精、天地之气存在天目,大放光明,全身通透,遍体生辉。做到无时无刻不在练,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服日光日精法必须在六阳时,即凌晨164至中午12时之间行功,盖阳气以生也。
  二、阴:存月芒月华法
  每日六阴时存思此法,练功时,面向月亮,亦可面向西方。
  第一步:每日中午饭后、晚餐前后、睡觉前四个时间行功。姿势要求与服日精法同,存想脑中泥丸宫,有月如铜钱大小,照彻体内,如同白玉。吸气时,存想此月下行至喉,然后出喉至舌尖,接着合口中津液咽下;呼气,存想此月,送入胃中。脑中、胃中同放光明,身体雪亮晶莹如白玉,有清凉感,反复存想39息。如果日部存日光日精法早餐前后未做,则阴部存月芒月华法晚餐前后亦不做。其余以此类推,睡前与醒后,午餐前与午餐后互相对应,此乃阴阳平衡之意。这一步只能在每月农历十五前做,十五以后不做,因十五前月上弦月芒增,十五后月下弦,月芒减。月芒减则不生阳是为顽阴,若行功,于身体有损。
  第二步:前39息完后,存想一日所采日精月华聚于天目,微微呼吸,由天目经脑后沿脊柱下达命门(两肾堂中间),再返转上行,透过脑中泥丸宫,沿前额而下,舌尖处略停,再随津液咽下,送入丹田,亦39息次,亦可随时持行。
  如果阴阳部的每一步都是按要求39息行功,则六阳时止存想天目穴中,有红光一圈一圈扩大,扩大到整个宇宙,要无穷大,充塞天地,一片红光,又渐渐收缩回天目至只有芝麻般大,反复存想。当收回至天目时有可能身有炽热感,要注意本体亦遍是红光,做到人在光中,光在人中,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六阴时则存想白光,收回时有冰凉感。这叫做普照阴阳,与天地沟通,扩大信息、传感。六阳时存想在天目放收,六阴时存想在泥丸放收。贵在自己长期行功,自己领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放入其中。这套功法要注意四个要点:放松、意念、内视、体会。
网站目录投稿:之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