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的主要原则 《行军》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九篇,主要论述了行军和舍营,正确的行军和舍营才能保全自己的军队。《作战》篇论述了给养,即衣、食,《行军》篇论述了舍营和行军,即住、行,两篇共论述了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战争论》将战斗外的状态分为三种,分别是给养、行军和舍营,这个论述和《孙子兵法》是相同的。全篇分为三章,第一章讲行军和舍营的四种地形为山、水、斥泽和平陆,以及四种地形的对策。第二章讲相敌32法,获得敌人信息。第三章讲文武治军得士卒信任,才能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弱点(如图1所示)。 图1《行军》篇的主要原则 第一章讲行军和舍营的四种地形为山、水、斥泽和平陆,以及四种地形的对策。 【原文】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行有险阻、潢井、葭[jiā]苇、山林、蘙荟[yìhuì]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译文】孙子说:凡军队行军作战和观察判断敌情,应该注意:在通过山地时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驻止时要选择"生地",居高向阳;如果敌人占据高地,不要仰攻。这些是在山地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横渡江河,应远离水流;如果敌军渡河前来进攻,不要在江河中迎击,让它渡过一半时去攻击它,这样才有利;如果要与敌军交战,那就不要靠近江河迎击它;在江河地带驻扎,也要居高向阳,不要面迎水流,这些是在江河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迅速离开,不宜停留;如在盐碱沼泽地带与敌军遭遇,那就要占领有水草而靠树林的地方,这些是在盐碱沼泽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在平原地带驻军,要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最好背靠高处,前低后高,这些是平原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以上四种"处军"原则的好处,是黄帝所以能够战胜"四帝"的重要原因。大凡驻军,总是喜好干燥的高地而厌恶潮湿低洼的地方,要求向阳,而回避阴湿,接近水草,保持供应,驻扎高处,这样军中没有各种疾病,也就是胜利的保证了。对于丘陵堤防,必须驻扎在向阳的一面,并且要背靠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置是得自地形的辅助的。河流上游下暴雨,看到水沫漂来,要等水势平稳以后再渡,以防山洪暴至。凡是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地形,必须迅速避开而不要靠近。我远离它,让敌军去接近它;我面向它,让敌军去背靠它。军队在山川险阻、芦苇丛生的低洼地,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区行动,必须仔细反复地搜索,因为这些都是容易隐藏伏兵和奸细的地方。 【详解】本章讲行军和舍营的四种地形为山、水、斥泽和平陆,以及四种地形的对策(如图2所示)。 图2行军舍营 行军和舍营的原则是占制高点、向阳和近水草。《孙子兵法》中军队的处军包括三种状态,分别为行军(走)、舍营(停)和应敌(打)。《战争论》将军队的状态分为四种,分别为行军、舍营、野营和战斗。《孙子兵法》中的只有舍营,没有野营,它的舍营就是军队停止休息,包括舍营和野营两种;应敌对应于战斗,都是打(如图3所示)。 图3处军和军队四状态 对于山这种地形,处军的原则是: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这三句短语包含了行军、舍营和应敌的原则。行军的原则是绝山依谷,就是行军时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其中"绝"表示通过的意思。舍营的原则是视生处高,就是选择高地进行舍营。应敌的原则是战隆无登,就是敌人占领高地不要仰攻。对于河这种地形,行军的原则是绝水必远水,就是过河之后要远离水,一是防止被敌人用水淹,二是背水没有退路。舍营的原则是视生处高,无迎水流,就是要在高地舍营,不在河的下游舍营,防止被水淹。应敌的原则是无附于水而迎客,令半济而击之利,就是不要在水边布阵,如果在水边布阵,敌人就不渡河了,要等到敌人渡了一半在打击他,这时他后边的军队没有过河,我方就是以多打少,更容易获胜。对于斥泽这种地形,行军的原则是亟去无留,就是快速通过而不停留,这种地形不适宜作战和舍营。应敌的原则是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斥泽之地指的是盐碱和沼泽地,这种地形软,容易陷入,所以需要背靠众树,因为树是实的,是牢固的。对于平陆这种地形,舍营的原则是右背高,前死后生,也就是背后依靠高地,后方稳固,不怕被迂回,前方开阔可以与敌交战(如图4所示)。 图4四地形处军原则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这句话是处军的三条原则,分别为制高、向阳和近水草(如图5所示)。 图5行军舍营原则 好高而恶下指的是高处比低处好,也就是制高,《战争论》给出了制高的三个好处为:妨碍通行、增加命中率和便于观察。贵阳而贱阴指的是处军要向阳,阴湿之地容易使得士卒生病,而生病将降低军队的战斗力,容易导致失败。拿破仑说:"疾病是最危险的敌人,宁愿让部队去从事流血最多的战斗,而不可让他们留在不卫生的环境中。"养生处实中的养生指的是近水草,利于放牧马匹和粮道便利,这样就利于给养,处实指的是驻扎在地势高的地方。《战争论》对于行军和舍营给出了两个要求:"在还没有任何特殊目的的时候,惟一的目的就是维持军队和保障军队的安全。使军队能够存在并不致遭到特别的不利,使军队能够集中起来进行战斗并不致遭到特别的不利,这是两个必要的条件。如果把这两个条件同关于军队的存在和安全的问题进一步结合起来,那就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便于取得给养; (2)便于军队舍营; (3)背后安全; (4)前面有开阔地; (5)可以配置在复杂的地形上; (6)有战略依托点; (7)可以合理地分割配置。" 这其中便于给养和"养生而处实"类似,背后安全和"右背高,前死后生"类似,主要目的是维持军队和保障军队的安全,达到目的手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孙子然后给了处军之宜和处军之忌,处军之宜给出了丘陵地方该如何处军,下雨时应如何过河。处军之忌给出了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六种特殊的地形,这些地形的共同点都是深陷和低下,符合好高而恶下中的下,所以应该远离。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这五种地形容易有伏兵,需要特别注意。 第二章讲相敌32法,获得敌人信息。 【原文】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fǒu],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zhūn]翕翕[xī],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译文】敌军离我很近而仍保持镇静的,是倚仗它据有险要的地形;敌军离我很远而又来挑战的,是企图诱我前进;敌军之所以不居险要而居平地,定有它的好处和用意。树林里很多树木摇动的,是敌军向我袭来;在草丛中设有许多遮蔽物的,是敌人企图迷惑我;鸟儿突然飞起,是下面有伏兵;走兽受惊猛跑,是敌人大举来袭。飞尘高而尖的,是敌人战车向我开来;飞尘低而广的,是敌人步卒向我开来;飞尘分散而细长的,是敌人在打柴;飞尘少而时起时落的,是敌军察看地形,准备设营。敌方使者言词谦卑而实际上又在加紧战备的,是要向我进攻;敌方使者措辞强硬而军队又向我进逼的,是准备撤退;敌战车先出并占据侧翼的,是布列阵势,准备作战;敌方没有预先约定而突然来请求议和的,其中必有阴谋;敌方急速奔走并展开兵车的,是期求与我交战;敌军半进半退的,可能是伪装混乱来引诱我。敌兵倚仗手中的兵器站立的,是饥饿缺粮;敌兵从井里打水而急于先饮的,是干渴缺水;敌人见利而不前进的,是由于疲劳过度。敌方营寨上有飞鸟停集的,说明营寨已空虚无人;敌营夜间有人惊呼的,说明敌军心里恐惧;敌营纷扰无秩序的,是其将帅没有威严;敌营旌旗乱动的,是其阵形混乱;敌官吏急躁易怒,是敌军过度困倦。敌人用粮食喂马,杀牲口吃,收起炊具,不返回营寨的,是"穷寇";敌兵聚集一起私下低声议论,是其将领不得众心;再三犒赏士卒的,说明敌军已没有别的办法;一再重罚部属的,是敌军陷于困境;将帅先对士卒凶暴后又畏惧士卒的,说明其太不精明了;敌人借故派使者来谈判的,是想休兵息战。敌军盛怒前来,但久不接战,又不离去,必须谨慎观察其企图。 【详解】相敌32法是孙子所列举的相敌的32种方法,用来查明敌情,当然还包括很多其他相敌的方法。由于时间的久远,很多方法现在已经没有太大用途了,比如众树动者,来也,这是用眼睛直接观察的方法,而现代的情报侦查系统非常先进,比眼睛可以直接获得的信息更多(如图6所示)。 图6相敌32法 相敌32法的现象和结果基本上都是直接关系,如尘高而锐者,车来也,车可以引起了尘土飞扬,所以尘土飞扬就是车来了。这是一种符合多数情况的判断,但不是真理。《三国演义》中,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率军五十万攻打刘备,刘备率军撤退,百姓随其同行。众人劝刘备齐民先行,刘备不肯。刘备犯了将有五危中的爱民的危险,导致其遭受烦劳,军队不能快速撤退。行进途中,曹军杀来,冲散了刘备队伍,赵云七进七出救下阿斗,张飞在长板桥断后。张飞叫随从的二十余个骑兵在马尾上拴上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土,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利用马尾栓树枝来回跑动的方式冲起尘土,造成了车来的假象,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车来。张飞利用疑兵以及自己的善战的名声,吓退了曹操,救了刘备。 《空城计》对"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的反应用。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著名的空城计的故事。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指的是敌军离我很近而仍保持镇静的,是倚仗它据有险要的地形或者有所防备。司马懿以绝对兵力优势兵临城下,而诸葛亮却保持镇静,按照常理,那么诸葛亮一定是有所埋伏,所以才能有恃无恐,也因此使得司马懿撤退。诸葛亮采用的是我无险可恃,但是敌近而静,反应用了"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使司马懿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走险,所以利用了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这种认识,采用了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兵法的斗智也是一种智力上的竞赛,诸葛亮想,敌我兵力对比是150000:2500,我开城门迎敌必败,关门死守也会失败,只是失败的慢一些。司马懿想,我有15万大军,即使诸葛亮有几万人死守,我也能想法获得胜利。诸葛亮想,我死守城池,司马懿必定进攻,而兵力悬殊,我必然守不住。我开城门而不迎敌,保持镇静,司马懿必定起疑。他知道我一生谨慎,从不冒险,所以必定认为我不敢开城门,而我大开城门就达到了无埋伏而似有埋伏的状态,就可以使司马懿起疑而撤退。司马懿在空城计犯了重大的错误,他本可以一举消灭诸葛亮而灭蜀国的,但是他却上了诸葛亮空城计的当。按照《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中"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派兵进行一下小战,就能探知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了。即使敌人有埋伏,最多损失的就是这个小部队,但是如果没有埋伏,得到的就是对方的军师,而司马懿连试探都没试探就撤退,错失了良机。 我想,敌人想我所想,我想敌之想我所想,高级斗智可以分析到很多级。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也举了类似的例子。他写道:"从事职业投资,好象是参加择美竞赛:报纸上发表一百张照片,要参加竞赛者选出其中最美的六个,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参加竞赛者之平均爱好最相接近,谁就得奖。在这种情形之下,每一参加竞赛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的六个,而选他认为别人认为最美的六个。每个参加者都从同一观点出发,于是都不选他自己真认为最美者,也不选一般人真认为最美者,而是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一般人认为最美者。这已经到了第三级推测,我相信有些人会运用到第四第五级,甚至比此更高。" 相敌32法可以获得敌情,这和《战争论》中侦查的作用相同。 第三章讲文武治军得士卒信任,才能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弱点。 【原文】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译文】打仗不在于兵力愈多愈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能集中兵力,判明敌情,也就足以战胜敌人了。那种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妄动的人,势必成为敌人的俘虏。将帅在士卒尚未亲近依附时,就贸然处罚士卒,那士卒一定不服,这样就难以使用他们去打仗了;如果士卒对将帅已经亲近依附,仍不执行军纪军法,这样的军队也是不能打仗的。所以,要用"文"的手段即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武"的方法即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平素能认真执行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不认真执行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命令平素能贯彻执行的,是表明将帅与士卒相互取得信任。 【详解】本章讲讲文武治军得士卒信任,才能集中兵力打击敌人弱点。文武治军是通过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和令素行来获得士卒的信任,取得士卒信任才能形成合力。并力就是集中兵力,料敌就是找到敌人弱点,取人就是打击敌人弱点而获得胜利(如图7所示)。 图7文武治军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兵力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越多给养越困难,只要不冒进,集中兵力,找到敌人弱点进行打击就可以获得胜利了,集中兵力打击敌人弱点是军事学最基本的原则。要想集中兵力,那么士卒就要听从调遣,才能形成合力,如果士卒不听从调遣,那么再多的士兵,整体战斗力也不强。对于未亲近依附的士兵进行处罚,士兵就会不听话,这样的士兵不可用。而依附的士兵不听从调遣,也不能用,这两种士兵都是不能尽力的士兵。所以要通过文和武来教育士兵。平时法令得到执行,士兵就会相信,法令不执行,士兵就不相信,一直按照法令执行,将帅和士兵就会互相信任,这样士兵就会听从调遣。 孙武文武之道治军。春秋战国,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齐人孙武。阖闾读了孙武的十三篇兵法,想拜他为将军。在此之前想让他先试演一下实际本领如何。于是吴王从宫中选出180名宫女,交给孙武训练,自己则在一旁观看。孙武把这180名宫女分成两队,将吴王的两个宠姬分别任命为两队队长,命她们全都持戟站立。然后向两队女士兵问话道:"你们都知道你们的前心、左右手与后背吗?"众人答:"都知道。"于是孙武传令道:"我喊前,则向前心看齐;左,则向左手看齐;右,则向右手看齐;后,则向后背看齐。听明白了吗?"众人皆应之,表示已经明白。孙武令人摆好刑具,表示如有违令者将军法处置,随即又三令五申地重复要求。训练正式开始,起先击鼓向右,众人本该是向右手边看齐,不料这些平时娇惯的宫女们没有一个正经的,都在那里笑得是花枝招展,两位宠姬队长甚至都笑得快坐到地上了。孙武没有责怪她们,只是说道:"约束不明,申令不熟,这是为将者的过错。"于是又三令五申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要求,这一次击鼓向左,岂料这次众人笑得更厉害了,俨然没把刚才的训话放在心上。孙武说:"约束不明,申令不熟,这是为将者的过错;约束既已申明却不依令行事的,这就是士兵的罪过了。"于是决定将两个队长斩首。吴王正在台上观看,此时看见孙武要将自己的宠姬斩首,大骇,急忙派使臣传令道:"寡人已经知道将军擅于用兵了。寡人如果没有这两个宠姬,则食不甘味也,望你饶恕她们吧。"孙武说:"我既然已经受命为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遂将两名宠姬队长斩首示众,同时又命令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孙武此举收到了震慑的效果,大家看到此人连吴王最宠爱的妃子都敢杀,无不心下骇然,训练时全神贯注,生怕有所疏漏而被斩首。这一次再击鼓,众人前后左右相当整齐,跪下站起也丝毫不乱,而且没有一个敢出声的。孙武使用文来告诉宫女该如何做,使用武来惩罚不听从调遣者,从而把没有任何军事的素养的宫女训练的得像正规军一样听从调遣。吴王于是拜孙武为将,数年后终于打败楚国并称霸中原。 文武治军和令素行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使得士卒听从调遣,听从调遣就可以集中兵力,然后打击敌人弱点。 摘自《可以量化的军事学》 《可以量化的军事学》全书结构 使用物理学分析经济学、管理学和军事学,让它们从艺术变为科学!可量化网站:www.keliang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