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旧时民间传统,八月十五拜祭月神,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神,几乎家家户户无例外。不过在拜祭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禁忌,即"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民间信仰认为月亮是月神,又称月姑、月亮娘娘、月亮奶奶、太阴星君。拜月之俗起自先秦,魏晋时广泛流传,唐宋至明清一直盛行不衰。至今我国各地仍有许多中秋祭月的"拜月坛"、"拜月亭"、"拜月楼"等古迹遗存。据说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修造的供皇家祭月的地方;北京颐和圆,也是清朝慈禧太后率大臣、后妃和宫女祭月的场所。
  过去拜月仪式很隆重,方式也很多。或供月光神杩,或以木雕月姑为神像,都把神像供在月亮出来的方向,设供案,摆供品,焚香烧纸,下跪叩拜。《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亮符像,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亮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清嘉录》
  载:"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有些地方的妇女边拜月还边念叨:"八月十五月亮圆,西瓜月饼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苏州的妇女们则盛行"走月亮"。据《清嘉录》载,中秋夜,妇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结队出游,或拜亲访友,或到尼庵寺庙随喜上香,直到鸡声鸣唱,还婆娑于月下。
  祭灶,又称送灶,即祭祀灶君(又称灶神、灶王爷),送灶王爷上天。祭灶之俗在周朝已经产生。据史书记载,周代七种祭祀,其中就有祭灶。后来又有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各户视察监督善恶的使者,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一说为腊月二十四日)之夜上天述职,向玉皇大帝汇报人们的善恶,又于除夕夜回到人间。所以过去农村几乎家家灶头供灶神像,两旁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对联。
  旧时祭灶很有趣。《燕京岁时记》载:"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己。糖者,所以祀神也;清水草豆者,所以祀神马也。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至除夕接神时,再行供奉。是日鞭炮极多,俗谓之小年下。"这里介绍的祭灶供品较为简单。《帝京岁时记胜>载,还有以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黍糕、江米竹节糕、枣、栗子、核桃等为祭品,另外还有祭素灶和祭荤灶的区别。祭荤灶则用鸡、鸭、鱼、肉、美酒等。据文献记载,宋朝以前祭灶的供品,不避荤食。宋代诗人范成大有诗日: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来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明清以后,去掉了荤食,只留素食。同时,一般人家还要用关东糖即胶牙糖,为的是粘住灶神的嘴巴,使他不便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揭短处。
  现在,相信所谓的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为人们降吉祥、保平安的人已经很少了,但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送灶的活动仍在一些农村盛行。
  无论从史料记载还是从民间相传看,拜月的主角都是妇女,祭灶的主角都是男性。中秋节男子可以赏月、玩月、咏月,但一般不去祭拜。腊月二十三送灶,则是"男儿酌献女儿避"。为什么要"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呢?据说是因为月神为女性,且为漂亮的仙女,嫦娥奔月就是这种传说的一个嬗变形态;而灶神是男性,又是个美男子,他娶了郭丁香以后,还与王海棠勾搭成奸,是一个淫夫形象。
  男子拜月、女子祭灶,有"男女授受不亲"之嫌,甚至抵挡不住诱惑,产生想入非非或节外生枝的事情。
  应当说,过中秋赏月、玩月,合家团聚,吃月饼,叙亲情,过小年除尘扫房,打扫卫生,都是良俗。但是,拜祀月神、祭奠灶王,就不是良俗而是陋俗,不是科学而是迷信了。现在稍有科学知识的人都已知道,月亮上没有月神、嫦娥,没有吴刚和玉兔;"天堂"中没有玉皇大帝、各路神仙,更不会有所谓的玉皇大帝派往各家各户的灶王爷。把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灶王上天等当成美丽的神话故事传播是可以的,但如果当成神灵,顶礼膜拜,就是愚昧、落后、迷信的表现了。何况在拜月、祭灶中还夹杂上"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类的"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主义传统观念,那就更加愚昧可笑了。
网站目录投稿: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