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外文书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这场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伟大胜利,多年来在学界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为此推荐书小编遴选了2010年以来欧美学界有关中国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的较新论著,编写摘要,以飨读者。 本篇为中国抗战史专辑。 [英]马克•佩蒂(Mark Peattie)、爱德华•迪瑞( Edward Drea)、方德万(Hans van de Ven )等主编:《为中国而战:中日战争军事史论文集(1937-1945)》 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马克•佩蒂(1930—2014),生前是Walter h . Shorenstein亚太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关注日本西南部亚洲关系史。爱德华•迪瑞(1944—),曾任美国陆军军事历史中心研究分析部首席,现今主要研究日本皇军问题。方德万(1958—),荷兰人,现为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著有《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等。 大多数研究中日战争的学者以欧洲中心观为主,而本书的诸位学者则在摒弃欧洲中心观的前提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重新审视当时的中国抗战问题。本书作者竭力以客观、冷静的学术态度来分析起于卢沟桥事变而终于1945年这一军事行动的本质。他们展现了西方势力介入之下的中日环境,试图重现这一发生在二战与世界历史中的战争。 在收入全书的20篇论文中,马克•佩蒂《龙的子孙:战争的起源》一文认为中日战争不是偶发事件,而是由日本侵华政策演变与中国内政形势所决定的;方德万在《历史长河中的中日战争》中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在于打开了中共的胜利之门;美国学者罗纳德•斯佩克特在《世界史语境中的中日战争》一文中认为毛泽东倡导的人民战争为中国抗战史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的附录颇有参考价值,详细列出了具有较大影响的有关中国抗战史研究的英文、中文和日文书目。 Peter Harmsen, Shanghai 1937:Stalingrad on the Yangtze, Oxford: Casemate, 2013 [丹]何铭生:《上海1937:法新社记者眼中的淞沪会战》,田颖慧、冯向晖译,西苑出版社,2015年。 何铭生,丹麦人,现为法新社台湾分社社长,已在东亚地区从事报道工作20多年,其中驻华就达11年之久,曾采访大批中国抗战老兵。因有感于"在成百上千种关于二战的英文书单中,几乎看不到描写淞沪会战这场重要战役的著作",他广泛搜集资料,完成了这部资料丰富、视角独特、可读性强的作品。 本书主要讲述淞沪会战问题,作者用委婉的方式批驳了二战开始于欧洲的观点,并认为"1937年的淞沪会战已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作者希望通过这一说法,改变欧洲读者眼中的"欧洲中心观"。 作者搜集了与此相关的中方、日方、上海租界内欧美人士以及在中国军队中的德国顾问的相关资料,从中方官兵、日军官兵、德国顾问、租界西方人士等四个视角出发,通过交叉论述、互相佐证,从而有效地支撑了全书的论点。 [英]穆尔:《记录战争:士兵笔下的日本帝国》 Aaron William Moore: Writing War: Soldiers Record the Japanese Empi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威廉•穆尔,200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曼彻斯特大学现代东亚史教授。其研究的语言包括汉语、日语和俄语,新近致力于两本著作的研究:一本描述了二战时期处于轰炸状态下日本和英国的平民经验;另外一本关注战时儿童和青少年在俄罗斯、中国、日本和英国的一些检查日记、图纸和信件。 本书揭示了中、日、美三国士兵的思想和情感是如何受到上级官员和国家操控的。书中通过士兵的日记,分析了国家话语、大众传媒和军队对士兵战争认识的影响,讨论了宣传工作如何动员士兵及动员工作的得失。 作者通过对比日本和美国士兵的日记,挑战了东亚更容易诞生极权主义这一观点。全书在研究方法上的最大特点在于"旧史料的新用法",材料几乎全部来自抗战时期中国、日本、美国士兵的日记、书信、明信片和回忆录。作者认为,我们对战争责任的所有讨论,首先需要做的是将人视为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个体,因此日记是非常有用的材料。 [美]弗兰克•迈克瑞:《帝国在华南的冲突:同盟国代理人与日本的战争(1935-1941)》 Fcanco David Macri,Clash of Empires in South China: The Allied Nations’ Proxy War with Japan 1935一1941,Kansas: University of Kansas, 2012 弗兰克•迈克瑞,2011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香港圣约翰大学的高级研究员,曾著有《帝国在华南的冲突》和《遗留的希尔:早年的圣约翰大学》等书。 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的主要活动集中在工业集聚的长江以北地区,而侵略规模巨大、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落后的南方地区则被证明是更为困难的挑战。在日本陷入侵华泥潭之时,蒋介石积极加入美苏等反法西斯盟国行列。 该书作者迈克瑞利用加拿大、美国、英国以及香港等多地档案,把中国抗战置于全球战略视野下,探讨了1941年太平洋战场开辟之前中国在南方对日本的抵抗,第一次赋予中国在南方的抗战以"代理人战争"的意义。 作者认为,中国在抗战中扮演的是同盟国代理人的角色,同盟国(尤其是苏联和英国)希望中国在南方拖住日军,使其无暇北侵苏联和南袭英属东南亚和印度,于是他们积极支援中国抗战。在这一战略中,香港成为接受外援的关键地,其便利性在于有通往长沙的铁路,作者认为不能把战时的香港孤立地看成是英国的殖民地,而应该把它和中国南方看成一个统一战区,因为它是该战区的后勤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