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利润指标差异分析


  【摘 要】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都可以使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而且两学科在很多内容上都有交叉,然而在计算利润的时候,两者虽然都叫利润但是计算方法却不同,两学科究竟怎样定义利润?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
  当前我国经济慢慢放缓,一改以前粗放型经济,进入转型期,但是在转型期期间,很多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中主要的就是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其中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均以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为研究对象,其具体范畴涵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并且均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资金,却是资金运动的不同方面。管理会计主要是一种实体管理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财务管理内容则涉及财务制度制定、财务机构设置、财务人员安排、外部财务环境的适应、内部财务环境的协调及资金筹集、运用、分配等方面,并要具体组织财务预测、决策和财务控制等财务方法的实施,主要工作内容是融资与投资。两学科关系紧密,内容交叉,但是管理会计应用税前利润进行分析与预测,而财务管理则运用息税前利润,两者有什么不同呢?在此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一、相同计算下的利润概念识别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利润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利润计算方法都是用销售总收入减去固定成本所得值再减去变动成本,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利润理念是不同的。财务管理的目的是千方百计使资金这种物质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实现价值增值,提高资金效益,管理会计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工作性质是利用信息、产生信息、传递信息、解释信息,为企业有关管理部门提供经营管理中需要的信息,财务管理是息税前利润,而管理会计是税前利润,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息税前利润与税前利润不仅定位不相同,它们的应用也是不同的,这也造成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利润指标的不同。
  二、两学科利润概念解释不同的原因
  (一)学科定位不同
  财务管理属于第一层次,它与会计学是两门并列的学科。二者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密切联系,但在本质、对象上均不相同。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的直接管理,它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包括对资金的核定、筹集、运用、收回、分配,它的目的是优化财务状况和提高财务成果。而会计则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不会直接和具体地参与到企业资金运动的管理中去,它所从事的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汇总报告,它的目的是向各方提供用以决策的信息,这种信息要考虑到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需要。因而,就区别不同学科的两个基本因素来看,财务管理与会计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管理会计属于第二层次,它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学的两大分支。自从1952年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正式通过了"管理会计"这一名词,标志着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和得到人们公认后,导致了现代会计被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信息经济学、代理人理论、行为科学等新兴管理学说被引入管理会计,使得会计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内容更加丰富,技术方法更加先进。
  (二)西方内容本土化之反应
  我国在引进西方的管理会计之前,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但是,同时也看到,传统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都源自于西方,在其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综合起来,主要是:
  1.缺少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管理会计本土化理论体系。管理会计从西方传入中国,会计学术界形成了大量管理会计专著和论文等成果,大部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真正落实到实践。
  2.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不同,许多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并不适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加上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会计人员仍将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作为重心,普遍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实践中企业各自为战,加上决策者的管理会计意识薄弱,管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作用。
  3.管理会计应用的外部条件得不到保障。管理会计信息化化不普及,管理会计应用软件开发滞后也是制约管理会计推广的重要因素。
  同样财务管理在从西方引入时也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
  在宏观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所以国家始终是所有者和统治者的统一。它一方面以政治权力建立税收体系,一方面又凭借所有者权力建立一套宏观财务体系,可以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做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而西方国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政府本身不具备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因此不可能健全一套宏观财务体系,更不可能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做出硬性的或具体的规定。而只能以税法形式实现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有关宏观财务的内容也包括在税法及公司法中。
  在微观方面:也就是企业财务方面,西方与中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的差别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财务管理目标不同。即财务管理目标和财务管理观念不同。从总体上看,西方企业财务目标很明确,就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的根本目标是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集权管理模式下,我国长期以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
  2.财务管理的内容不同。中西企业财务目标的根本差异导致企业的行为差异,西方企业要求持续长期的收益;中国企业行为短期化以追求利润,用短期目标来指导企业的长期经营必然导致财务收缩。
  3.财务管理的组织形式不同。西方企业的会计和财务是截然分开的,财务总裁下设财务长和会计长,前者管理财务机构,合理筹资和投资,后者管理会计机构,负责记录、整理和提供财务信息。中国企业的会计和财务机构合二为一,由总会计师领导下的财会机构同时负责财务和会计工作。这是因为"内向型"的财务管理内容与会计核算的内容密切关联的结果。
  三、分析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两个重点,他们之间有着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然而中西方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导致现如今中西方在这两门学科的一些解释和做法有些不同,特别是关于利润。很多教科书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得出结论,在管理会计中我们的利润指的是税前利润,在财务管理中我们指的是息税前利润,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不同,是因为两学科的定位理念不同以及中西方差异。
  (二)建议;
  (1)修正关于利润的解释
  为了避免学习中的困惑,应当在讲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在教科书上详细阐述各种不同的利润的区别和算法。或者都用息税前利润,但是在管理会计基础上增加假设,假设财务费用、对外投资损益、营业外支出为零。
  【参考文献】
  [1]吴大军.管理会计(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罗伯特.C.希金斯.财务管理分析(第八版)[M].沈艺峰,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3]欧阳安琪.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两学科利润指标差异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4]睢书珍.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利润指标差异分析[J]商业分析.2015.30
网站目录投稿:半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