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的故事第六章夏日的彩虹嘿下海了


              第三章 揽顾客妙趣横生 爱面子书生出丑
   四周人们散开了。老道和闻浩十分不解,明明是他俩先占的地方,怎么别人都说这地方不是他们的。老道向中年妇女说,"大姐,对不起,我们第一天做生意,就惹你生气。"大姐从手推车是拿出一块长木板,横放在手推车上,然后,一边往上边摆童装,一边问,"我姓王,你们就叫我王姐好了。你们原来是干什么的?"老道说,"我们是老师,现在放暑假,来摆地摊、体验生活。"王姐说,"我看你们也不是干这一行的。这地方虽然没租给谁,但大家要是抢起来,就都做不成生意了。"闻浩问,"王姐,刚才那个郑总是什么人,怎么她一来,那个常志军就软了。"王姐问,"你们不认识郑总?"老道和闻浩摇了下头。王姐也感到奇怪。她说,"郑总是鑫盛服装公司的老总,这个市场上做服装生意的小贩,大部分是从她公司进的货,谁敢得罪她?"老道又想了半天,对闻浩说,"看来,他是见咱俩是文弱书生,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吧。"
   没一会儿,常志军找来了,当他清楚老道、闻浩和郑总没有什么关系,大失所望;又想,郑总说过把这二位交给他,有事可以找她,觉得这二位还是有用。闻浩想起刚才他凶神恶煞的样子,对老道说,"亮几手给他,让他知道咱不是吓他。"老道一想,也对。他往旁边空地上一站,突然凌空跃起,空中翻身,来了个陈式太极拳"炮锤"中的翻花舞袖。他的身了落到地上后,又蹲了下来,来了个扫堂腿,然后,就是掩手肱拳,全炮锤,捣叉捣叉 ,当门炮 大捉炮……只见他窜蹦跳跃,闪展腾挪;震脚发力,有猛虎下山之气魄;吐气开声,有雄狮怒吼之威。他拳路打到常志军面前,戛然而止。他笑了笑,对常志军说,"献丑了,刚才不是吓唬你吧。"周围掌声一片,常志军看得目瞪口呆,这才知道对方不是泛泛之辈。他说,"我得去对郑总说一下,刚才我差点没挨揍,她还说我欺负你们。"
    常志军走后,王姐说:
   "老常这个人很会做生意。他专卖从郑总公司批来的断码服装和尾货,都是货真价实的名牌,好多是广州十三行的清仓货。那些服装质量好、价格低、利润大得惊人,拿到这里就卖光了。他钱来得容易,挣得也多,但太爱喝酒,又嗜赌如命,钱都是给别人挣的。别看他在这里和你们争地方,其实他在这里呆的时间,还没在赌场呆的时间多。"
   现在天还早,市场上游客不多。和王姐聊了一会儿,老道和闻浩知道,王姐姓王,名玉亭,原来是织染厂职工,现在工厂倒闭,已下岗五、六年。他爱人在蔬菜公司工作,说是上班,也是待岗在家,每月开百把快钱生活费。她如果不是女儿在外地上大学,也用不着来外面摆摊。她性格温和,待人热情,诚意十足,老道和闻浩很快便喜欢上了她。
   早上发生的"抢摊位风波",虽是坏事,但也让老道和闻浩结识了王姐和常志军,变成了好事。他俩心情开朗起来,对下海经商又充满信心。百密一疏,整个早上,他俩只顾考虑生意上的事,没有考虑吃饭的事,现在,俩人饥肠辘辘,只好让王姐看着摊子,到广场边那些饭摊上吃早饭去。吃饭后,俩人想到摆摊时不能一直站着,又没带坐的用具,只好到广场边的报亭里买了两张报纸,顺便买了二本服装杂志,作休息用。回到地摊上,见顾客不多,老道把报纸铺在地上,两腿一盘,坐在那里,闭目养神。闻浩站在地摊的一边,低头翻看手里的杂志,寻找有关秋衣的资料。两人养精蓄锐,准备开张。
    太阳升起来了,阳光在市场上荡漾。这是秋日的阳光,和熙、温暖、明朗。阳光在市场上那众多的帐篷伞上闪光,伞下货摊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阳光下,变得色彩斑斓,灿烂辉煌。市场上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不断,每个摊子前都有人围着,指指点点、挑挑拣拣、讨价还价。那些做成生意的摊贩,望着离开的客人,笑得十分开心。王姐的童装很好卖,九十年代,计划生育抓得很紧,家家都有独生子女,挣孩子的钱很容易。王姐做了多年生意,进货很有经验。天气转凉,王姐进的那些儿童爬服、开裆裤、罩衣、围嘴、背带裤、童鞋、童帽等,都是换季衣服和用品,带孩子的妇女从她摊前走过,都要停下来看半天。
   多日期盼的练摊生活就要开始了,望着这遍地是金的市场,望着这众多的衣食父母,老道、闻浩异常激动。要发财了,他俩想。于是,他俩互相鼓励对方:一个说,你得放下架子,另一个说,你不能爱面子。为了给自己壮胆,他俩竟高兴地哼起小曲来。老道唱:
   "太阳当头照,花儿朝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扛着行李包。"
    闻浩接着唱:
   "我要上市场,天天不迟到,
    去下海,去练摊,
    去为人民立功劳。"
    玩笑归玩笑,生意还是要做的。于是,俩人站在摊铺前,摆出礼仪先生迎接宾客的样子,面带笑容,待客上门。这样子他俩在学校对着镜子,演练过多次。奇怪的是,过了好长时间,他俩的摊铺前还是空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他俩不清楚,那些从他俩摊前走过的游客,看到他俩打扮入时、气势非凡,都把他俩当作大公司的职员,在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他们来市场上逛地摊都是想买点便宜货,找点稀罕东西,哪有心思来他们这里寻高档货。俩人站在那里,恭恭敬敬地迎了半天客,一个顾客也没迎到。看着周围的商贩为了招揽顾客,花样百出,吆喝声不断,他俩觉得自己做不到那样。他俩信心大减。没办法,老道只好坐回去练功,闻浩也只好站在一旁,去翻杂志。
    现在,他俩做生意的样子确实引人,完全是一付"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样子。这使那些气质高雅、身分尊贵的游客看着奇怪,纷纷在他俩的地摊前蹲下,翻看地摊上那色彩艳丽,外形漂亮的秋衣。他们见秋衣不光好看,而且码号齐全,一身一身叠在一起,整整齐齐。一问价钱,便宜得很,一身衣服才六块钱。一个戴眼镜的女子拿着一件上衣,一边在她丈夫身上比来比去,一边问:"你们这货哪来的,为什么这样便宜?"这一问,老道和闻浩被问懵了。他俩脸红脖子粗,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周围的人怀疑是假货,有人说,"这秋衣看着是好看,一过水就走形,只能当抹布用。"人群散开了,闹了半天,一件也没卖出去。俩人刚才还是喜气洋洋,现在变得垂头丧气,白高兴一场。
   王姐见刚才那么多人在摊子前挑货,转眼间走得一个不剩,摇了下头,说,"怎么,你们连自己的货从哪儿进的都不知道?"老道苦笑着说,"我们的货,都是学生家长给送到家的。"王姐说,"你们的货为啥卖得那样便宜,一件秋衣就值五、六元,你们怎么秋衣、秋裤一共才卖六快钱?"老道和闻浩这才清楚,学生家长送货是照顾他俩,进货价一身衣服才按3元钱算。俩人决定,再进货,进货价还按一身衣服6元钱,不能让学生家长又送货又赔钱。
   常志军又来了,他是来给老道、闻浩报喜的。他说,他才去了郑总那里,郑总听说老道是太极高手后,很想见他们。郑总中午想邀他俩吃顿饭,希望他俩赏脸。老道和闻浩见郑总那般神奇,岂有不答应之理。老道问,"中午去哪儿吃饭?"常志军说,"是她公司旁边的一家餐厅,到时,我领你们去。"王姐说起刚才老道和闻浩把价格弄错,搞得"顾客盈门"却没卖一文钱。常志军笑了,问,"你们进价是多少?"老道和闻浩说,"我们的货是学生家长送的,不管大人小孩,都是3元钱一身。"常志军听了,清楚这是学生家长送人情,让他俩拿这些货到市场上卖着玩的。他说,"你们卖得价格也太低了,人们会认为是假货。"老道对闻浩说,"咱要是将秋衣、秋裤分开卖,就是200件,每件挣3元,就是600元。"闻浩说,"利润这么大,怪不得八十年代那些倒爷,个个发财,气得知识分子吐血呢!
    老道和闻浩又来劲了,他俩决心从头再来。他俩还没从"发财梦"中醒过来,突然脸又变白了,原来他俩看见远处走来五六个女生,都是自己的学生,让她们看见,回到学校乱说起来,全校学生就都知道她们的老师在外面练摊了。老道比较沉着,他从地摊上拿起一件秋衣,故意比划着,和常志军研究起"生意经"来;闻浩没有办法,只好随机应变,转身走到王姐的摊前,弯下腰,低下头,认认真真地去挑那些儿童服装。老道班里那个女生谢红,平时没少挨老道批评,但老道越是吵她,她和老道越是亲近。她老远看见老道便跑了过来,喊,"张老师,在挑秋衣,让我给你挑吧……"说着跑到摊前,蹲了下来,认真在摊子上翻起来。其他女生也围了过来,她们又发现了闻浩。一个女生喊,"闻老师,在给你小孩挑衣服?……你孩子几岁了?"闻浩的脸又变红了,他才二十四岁,还没结婚,怎么能有孩子。但他又不能说没有,只好站起来,尴尬地笑着,嘴里说,"随便看看,随便看看。"那谢红热情的很,她从地摊上拿起一件上衣,转身问常志军,"老板,多少钱一件?"老道拼命给他使眼色,常志军聪明过人,早已清楚是怎么回事。他说,"还是让你们的老师自己挑吧,他知道自己的身码。"老道也扳起脸,说,"你们去吧,假期不要光玩,明年就要考学了,还一点也不紧张。"谢红见老师又要批评她,赶紧放下衣服,伸了下舌头,调皮地说,"我们来逛市场,是来收集写作文材料的。"说完,拉起身边的女生,跑了开去。
   老道和闻浩见她们走了,心才放下来。他俩擦着头上的汗。王姐刚才听女生说闻浩给孩子买衣服,便问"你孩子多大了,要什么衣服给我说,我这儿都有。"这一来,闻浩更是哭笑不得。老道说,"他老婆丈母娘还替他养着呢,王姐,你给他找一个吧。"王姐也笑了。常志军是个跑江湖的老手,一听老道说闻浩还没结婚,便抓住闻浩的手,要给他看手相。看来,这也是他和人接近的一种方式。他左看右看,捉摸了半天,问闻浩,"你是哪一年生?"闻浩说,"68年,属猴的。"常志军说,"你红鸾星动,化禄照入夫妻宫,吉力增势,必有嫁娶。你如能碰到一个手纹和你相同的女人,和你结婚,你这一生必然大富大贵。"手纹相同,千不寻一;找到找不到手纹相同的人,能不能结婚,天知道,等于没说。常志军说的也是占卜算卦的套话,左右不会错。他们说笑了一会儿,常志军见天还早,老道和闻浩一件衣服没卖出去,便帮老道和闻浩卖起秋衣来。他卖了多年服装,吆喝起来,确实有一套。只见他拿起一件上衣,一边展示,一边喊:
   "处理秋衣了,出厂价、跳楼价、吐血价、送人价!
    卖秋衣了,不论大小,6块钱一件!
    快来抢了,来迟了就没了!"
    随着常志军的吆喝声,摊前人越聚越多。一来是常志军吆喝的好;二来是货真价实;三来是人们把老道、闻浩当作顾客了,见有人买,便放心围了过来。现在,人越围越多,生意真得红火起来!于是,常志军负责吆喝,老道负责收钱,闻浩在边上看摊,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让老道和闻浩想不到的是,不到一个多小时,他们就卖出去16件。时近中午,由于有郑总的约会,他们只好收摊了。王姐说,"你们去赴宴吧,我中午不回去,给你们看摊。"老道和闻浩很高兴,他俩的摊子有王姐看着,他俩可以放心去赴宴;吃过饭回来,还可以放心地练摊。
网站目录投稿: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