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盈余管理一般是在财务报表中展现,企业通过盈余管理以求对利润等进行操作,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能够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盈余管理的范围愈来愈小了。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和手段这三个方面对结合国内主要学术报告和自己的看法进行整理,同时阐述了自己对盈余管理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手段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开始,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内外专家进行探讨的话题。9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在我国特有的制度下的盈余管理的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成熟,加上公司千差万别,导致了企业利用法律空子和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企业对外的财务报表或多或少失真,质量受到质疑,导致资本市场混乱,政府的税收减少,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往往无法通过报表的指标进行正确的决策。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可以分为两个词里看待,分别是"盈余"和"管理"。"盈余",顾名思义就是有富余,有剩余的。而在会计学中,则是指人们在营运过程中其所产生的营运额减去成本所得到的的一个正数值。"管理"便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对一个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利用,已达到原本所制定好了的目标的一个活动过程。笔者通过查阅对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和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这两个在会计界比较有权威性的定义后,得出了如下的一个有关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的采取多种手段对企业对外报告的有关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动机,也就是目的。笔者认为,对于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分别是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 (一)根本目的 在明确盈余管理根本目的之前,首先在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从根本上来讲,企业的目标是通过生产经营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由于经济环境和发展战略的不同和结合企业本身的目标,大致上分为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两种。与财务管理目标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根本目标似乎变成了获得私人利益。这个私人不是企业的实际控股人,而是企业的高层雇员,包括总经理各个部门经理等。总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里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相分离的。换句话说就是公司的大股东并不会实际参与到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而是会采取高薪聘请管理员,所以笔者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真正掌握公司管理权的是高层管理人员。正应为如此,委托和代理问题接踵而来: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管理层希望在提高股东财富的同时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但所有者却希望减少管理成本以求得到更大的财富报酬。为了使两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可以通过一套激励、约束和惩罚机制来协调解决。 激励、约束和惩罚机制会产生双重效应。激励机制指的是将管理层的报酬同业绩相挂钩,一方面会促使管理层更加自觉地采取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措施,另一方面则会加速管理者采取措施来获得私人利益最大化。而这种措施中则包含了通过盈余管理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例如只有在一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者就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提升公司的净利润,来增加自己所获得的奖金。 激励、约束和惩罚机制产生本来只是为了使得实际控股人和管理层的目标趋于一致化,但实际确实事与愿违,不但没能使目标一致化,反而管理层加深了对私人利润的追求。而管理层所获得的额外的私人利润只能由公司股东和公司职员进行承担。 (二)具体目标 管理层为了实现根本目目标,在实际盈余管理过程活动中会产生大大小小的具体的目标。具体目标一般是针对企业发展,只有企业快速发展之后,管理层才有机会获取更大的报酬和利润。盈余管理的具体目标可以分为三方面,分别是筹资,扭转保牌,避税和防止政治限制。 (1)筹资 筹资就是进行资金的筹集,这一项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而言,尤其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公司。但公司想要发行上市是需要满足基本条件,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条件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了近3会计年度所创造的净利润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创业板则是近两年净利润累计超过1000万元),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表净额累计超人民币5000万或累计超人民币3亿元(创业板则是近一年的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近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所以对于部分没有达到基本条件的企业为了上市则可能选择采取盈余管理,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一些"润色",以便可以合乎"名分"的取得上市资格。 除了是为了取得上市资格之外,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还有一个原因,为了筹得更多的资金。通过提高企业股票单股定价或者提升再融资的时候配股额。经过粉饰过后的财务报表会提升股民和原股东的信任,增强购买股票的信心。 (2)创造"绩优"成绩 一般而言,一家新上市的公司会受到关注,提高公司的关注度,即使在此前默默无名。而当公司的知名度打响之后,本公司的形象便开始和公司的业绩紧紧联系在一起,想要吸进股民和其他投资者对公司进行投资,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形象,一旦公司的业绩不是那么理想,已经连续两年亏损,收到了退市的警示戴上了ST(特别处理)和PT(特别转让)的"帽子",已经连续三年亏损,则会被终止上市。所以公司为了避免这一情景,即使公司已经有亏损的迹象,也会采取盈余管理来粉饰实际经营情况,扭转连续亏损的情况。如果企业并没有达到要进入垃圾股的地步,但是为了实现"绩优"的成绩,也会选择盈余管理。这么做一方面可以提升公司的形象,另一方面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信心。 (3)避税 避税一般指的是规避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在本文中则是指规避企业所得税。避税是盈余管理中不是指偷漏税或者骗税,而是指在税法允许的情况下合理避税。之所以会存在可以合理避税,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相关税法还不太完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让我们可以钻法律空子,另一方面则是指企业在会计相关政策的选择也可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自主决定。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便给与企业较大的灵活度。换一句话说就是企业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政策和方法,从中可以减少纳税额或者降低税率。 但是笔者在查阅相关信息的时候却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部分上市公司会选择多申报利润,以求可以多缴纳一些所得税。其本质原因是在于为了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强股民最其的信心。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多缴纳的部分不会直接上缴国库,而是通过一定的名义再返回给企业。 (4)防止政治限制,控制政治成本 由于本国的特有经济环境,公司经济活动被政府干预较多,所以我国的公司相对于市场经济成熟中的公司而言,会承担更大的政治成本,包括行政处罚和政治管理。一些大型公司,特别是那些规模庞大,算得上该领域的"领头羊"的盈利较好的商业帝国,除了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之外,也会受到政府的管制。政治活动实际上也算是一种以转移财富为目的的过程,所以大型企业要被多征税等使其政治成本增加。相应的监管制度会有一定的标准,只有达到标准的企业才会面临政府的管制承担社会责任。所以对于公司,尤其是超大型的商业帝国会选择盈余管理,例如延缓确认利润的时间、降低盈余等来避免达到标准。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则会选择提高利润来获得政治资本。 (5)稳定企业利润,避免波动过大 本来对于公司而言,利润率提升,业绩快速发展意味着企业的发展迅速,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增长速度过快或者增长幅度过大则会导致投资者对企业产生怀疑,反而会降低投资信心。所以公司会选择通过盈余管理以稳定企业利润,避免增长速度波动过大。俗话说"家有余粮,心里不慌",对于管理层而言,如果可以将起伏过大的利润调节,延缓至未来的会计年度里,则可以缓解自身发展公司的压力。对于大股东而言,利润保持稳定才能实现其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三、盈余管理手段 笔者在前文中已经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概念,但是何为盈余管理手段?首先先要明确"手段"的含义。手段共有三层含义,其一是一种本领或者技巧,其二是为达到某一目的或者满足某一意图,其三则是使用某一不正当的方法。所以在盈余管理手段的含义也可以得到一个概念:盈余管理手段是指公司管理层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等目的,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所用的方式或手段。主要包括利用关联方交易,利用收人、费用的确认,利用资产重组,利用减值准备,利用债务重组,利用地方政府的相关举措和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极大手段。 (一)利用确认收入调节盈余 收入按照企业日常活动的性质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而在本文中一般指的就是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销售商品必须要满足某些条件才能构成实际的确定收入。例如交款提货销售商品是在开出发票账单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等,但是企业为了提高本期的利润,通过提前办理手续或者开具账单或清单来提前确定了收入,也就是把未来一期或者几期的收入转移到这一期。亦或是减少当期利润延缓账单的开具时间。甚至有些企业直接进行虚假交易已达到增长当年的利润。 (二)利用确认费用调节盈余 费用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企业可能通过提前确认费用,已达到提高未来年度的盈利水平的目的,或者是延迟确定费用,已达到提高本年度的盈利水平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费用资本化的方式。支出费用可以分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由于两者的定义十分相似,所以企业在盈余管理过程中便可以钻这个漏洞,两者作用的会计期间不同,前者可以作用于好几个连续的会计期间,而后者则只能在当期会计期间发挥作用,所以当我们将本因计入资本性却计入收益性,便会导致资产和当期收益减少。反之,则会增加。此外,潜亏挂帐也是其中的一个具体手段。潜亏,指的是企业潜在亏损的账款,挂账则是指应该确定却没有确认。潜亏挂账指隐瞒了企业的亏损情况,导致帐面资本价值的虚计和本期利润的虚增,从而达到管理盈余的目的。 (三)利用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手段 会计政策指的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时候,对于同一笔会计业务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计量或者选择。《企业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里对会计政策的原则做了要求。并且规定了企业不得随意更改会计政策,在前后的会计年度中应该保持一致。只有在整体经济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或者会计制度发生本质改变,这时候可以改变会计制度使企业的财务报表所呈现出来的信息更加可靠。但是出于谋取利润,企业会选择改变例如固定折旧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等会计政策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四)利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调节盈余 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指企业在进行计量确认过程中形成了金额较大的会计核算错误,并且使财务报表不具有真实性的差错。只要企业认为在过去所形成的交易事项没能如实放映企业相关信息,都可以采取追溯调整法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例如在前面的会计年度里面由于盈余管理虚增了利润,如果企业采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便可以一笔勾销。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看似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相比更改会计政策更加简便,但需要付出代价的是企业必须承认在此前企业所犯错误,换句话说,就是以前的企业相关会计师和审计师均为找到差错,双方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了"黑点"。代价太大,所以一般企业不会选择。 (五)利用减值准备调节盈余 资产减值针对的是各项资产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而计提坏账准备,主要包括了坏账损失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之所以要进行减值准备,是因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确定因素,基于谨慎性原则,企业要计提坏账准备。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计提坏账准备的同时要保证企业最终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真实的。但是由于《会计企业制度》中只是规定了计提原则,没有具体明确提出计提的标准和相应的比例。这期间的弹性空间给了企业较大的自由度,所以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提高或降低计提标准和比例来实现盈余管理。 (六)利用资产重组调节盈余 资产重组本质上就是企业资产上的权利进行重新配置。一般而言,资产重组是针对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的交易行为。由于资产重组的界定模糊,也缺乏制约条件,所以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虚高利润,"提高"业绩,甚至直接占用公司资产。例如将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以及坏账直接转移或者高价卖给母公司,这样一方面减少上市公司的亏损程度,上市公司得到一个较高的利润,提升了业绩,另一方面却是实际损害了中小股东和公司的实际利益。 (七)地方政府相关举措 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上市公司和政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明显的是在于地方政府都是把上市公司作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为了提高当地GDP,提升政府的政治业绩,政府一般都会特别优惠给予上市公司,特别是对于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或者已经是ST上市公司,政府为了保住其上市公司资格,都会出台一些相对应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等。本来政府是一番好意,是为了给亏算公司得以喘息的机会,能够让其实现扭亏为盈。但是不少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就会通过盈余管理调节企业的各项指标。 四、总结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时候,我觉得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有些许的类似。利润的调节,合法了就是盈余管理,违法了就叫利润操纵。尽管盈余管理的行为活动多数是在会计准则和法律范围内进行,但实际上它会歪曲企业的利润,对于社会,资本,国家,企业和个人而言都是有害的。盈余管理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会因为或多或少的原因存在。对于资本市场和整个社会而言,盈余管理就是在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在扰乱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因为经过盈余管理后的信息,是不真实的,造成的后果便是投资的失误,也就会使社会的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对于国家政府而言,盈余管理就是在间接的使国家的利益减少,盈余管理的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使企业利润变平滑,从而使企业纳税减少。对于企业本身而言,盈余管理则是一段短时期内的举动,因为并不能实际提高企业的利润。甚至从长期来看,反而会使企业的发展遭到阻碍。对于普通投资者和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人员而言,盈余管理的使用会使他们的决策作出错误决定,无法作出最优化的选择,因为企业提供给外界的信息严重缺乏质量,是缺少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缓解这一情形,国家还是需要加强对相关会计法规制度的完善,同时强化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感,提高公司内部控制,加强外部的监控。 【参考文献】 [1] 钱锐.浅析盈余管理方法与识别.科技创新导报,2011. [2] 张京.李伊维.浅谈盈余管理的手段.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 [3] 于李胜. 盈余管理动机、信息质量与政府监管[J].会计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