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某一特定的区域内人们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培育形成的有自己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人们职业以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和辅导的工作。这就决定了群众文化就是面向人民群众的文化,人民群众被组织在街道、乡村、车间、商店、学校等这些最基层最前沿的机构,群众文化工作就要面向这些机构,在这些地方开展。 一、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增强 在我国当前社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群众文化是满足广大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强身健体、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提升品位,还能让人民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群众文化工作、丰富群众文化工作是我们当前重要且迫切的任务。 (二)发展群众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民族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二法门。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发挥民族文化的巨大力量,对于全力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发展群众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人民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中会加强相互的交流和沟通,这对满足人们内心表达、获得个人尊重和关系的调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途径。 (四)发展群众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丰富群众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是帮助民众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防范"黄赌毒"等社会毒瘤的有力武器。在当前社会急速转型的特殊时期,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策略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近年来,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究其总量以及相比于其他领域投入,文化事业的投入明显偏低。经济基础的制约使很多地方的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为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总量少、文化服务的质量不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待遇低。针对上述情况,财政部门要逐年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保证地方公益性文化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资金需求。 (二)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改善和健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是繁荣基层群众文化的的前提,要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让基层文化设施成为配套系统、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阵地。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活动有场地,娱乐有场所。要完善面向儿童、妇女、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让各类人群都有活动的空间和场所,保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经常性和规范性。 (三)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氛围 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远离封建迷信和黄赌毒。对网吧、棋牌室和录像时等不良场所加大监管力度,帮助群众杜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人民群众的兴趣转移到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来。 (四)坚持城市和农村并重的方针 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坚持把农村和城市社区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阵地,调动个人和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支持区、乡、村的文艺团队建设,完善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良好文化艺术工作机制。抓好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组织和引导文艺工作者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创作一大批反应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五)加强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在人才队伍的建设。各级政府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完善机构编制、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各级政府应对现有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定时举办各类培训班和业务讲座,提高群众文化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此同时有计划地从大专院校和社会上公开招聘一批文化水平高、业务熟练、热爱群众文化工作的专门人才。 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百姓业余文化生活为根本,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指数为目标的工作,在娱乐大众的基础上寓教于乐,使百姓在快乐中学习、体会、提高,其内容与形式包罗万象。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公益性事业,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 我们应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号角的大好时机,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文化热情和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