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族,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爱上了一个叫"月亮"的青年。姑娘在拒绝九十九个男子的求婚和一个叫"太阳"的土司制造的种种磨难后,与青年"有情人终成眷属"。为了纪念他们的爱情,苗家有了"跳月"的风俗。现在,青年男女往往利用"跳月"这一风俗来寻找心上人。 苗族另外一种祈愿方式就是放河灯,在中秋夜时,将点亮蜡烛的灯放倒河中。让灯顺流而下。据说,烛光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美好的心愿。 苗家人对中秋节的重视,除了"跳月"和放河灯之外,还体现在中秋节的大餐上。每到中秋节来临之际,小伙子上山采摘蘑菇、松子、黄皮梨、板栗等;女子们则负责烹调美味。中秋的晚餐中有山上飞的、河里游的、树上挂的、地上长的,应有尽有,全家人聚齐后就热热闹闹地吃一顿丰盛快乐的大餐。 中秋这天,出嫁的女儿和外出经商的人都要赶回到家里吃团圆饭。 在吃饭过程中,要说一些吉祥话和祝福语。据说,家人在月亮下多说说好听的话,以后的运气就会更好。 家里的老人在大家吃喝正高兴的时候,会悄悄地走到楼上,将事先准备好的松子纷纷扬扬照着家人的头撒下,谁的头上撒的松子多,意味着谁的运气更好。这是苗族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环节。 年轻人会趁着"跳月"的机会约会心上人,而祭拜月神则由家庭主妇全权负责。主妇们先在庭院中选好一棵大树,然后把所有的果品都摆到供桌上,接着点燃香烛,对月遥拜,最后载歌载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