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老夫子中高老夫子的形象特点


  一方面,高老夫子的形象可以看做是20世纪20年代出以甲寅派、学衡派为代表的"国学家"的无情嘲讽。
  可另一方面,高老夫子并不是一个有足够心计,可以借文章炒作自己然后谋求暴利的投机分子,他不过时代浪潮翻腾下溅起的一粒小石子而已,稀里糊涂地写了篇文章,被女校看重于是借机去"看看女学生",在无真才而受不了授课压力后便逃出学校,回到自己喝酒打牌的生活之中。
  他从没有过什么大志向或非分之想,他连给学生上课都紧张到出现幻觉,他所能想到的极致不过是"看看女学生",满足这种低级欲望。
  他没有改变社会风气,打倒新学实现复古的决心,复古思潮来了,他便写"整理国故之义务",新学流行起来,他便仿制个"高尔础"的名字,他没有什么自己的主张,社会流行什么,他便学什么
  高老夫子反映什么样的社会
  《高老夫子》表达的是一个社会的片断,讲述一个高级混子的教书经历。文章看完,感觉主人公尔础高老夫子的形象十分清淡,鬼魂一般若有若无的出现在各个场面,很别扭的把整个小说串了起来。整体看来主角的塑造还没有黄三、万瑶圃来的清楚(虽说后者也差点随了主角的大流)。很明显,鲁迅先生要写一个道貌岸然、迂腐浅薄、虚伪下作的骗子,但就因为描写得太明显而使得高尔础失去了纸上的生命。
  费茨杰拉德曾说:如果你从创作一个独特的人物着手,没多久你就会感觉到你创造出来的不是个体而是典型;如果你从创作典型人物着手,你将会发觉你创造出来的——什么东西也不是。鲁迅先生并非要写一个独特的"高尔础",而是要创作一个典型;但这个典型正因为无论行为还是心理都太典型,所以变得无处不在,你身上有一点我身上有一点,就不像一个具体的角色。由此可以总结出一个创作典型的经验:在处心积虑塑造一个典型的同时,要注意"典型不可太典型"——除避免生硬的"典型"行为动作描写,还要用经过精准筛选的心理描写化解那些过分的"典型"。 鲁迅先生似乎尤其喜欢阿Q:已然在《阿Q正传》中表现出娴熟的心理分析,但对高老夫子等人的心理描写却如此粗糙、不经意。例举对高老夫子的一些讽刺性描写:"怨愤地吁一口气""高傲地一笑""似乎听到背后有许多人笑"。仿佛是根据文章节奏,高老夫子傀儡玩偶般被无形的丝线拽着做出些可笑迂腐的动作,这样的描写并不高明。一般来讲句子的重复可增强文字力量,在散文中更可增加诗韵效果。但这样的重复在《高老夫子》中只显得生硬;鲁迅先生也是追求文字技巧的人,创作于一九二五年的《高老夫子》似乎说明先生还未完全掌握一个灵活、深刻的讽刺性人物的描写技巧。
  高老夫子形象的飘忽在于太典型而不真实贴切,也只有最后一段,描写他和两个狐朋狗友打麻将骗人钱财的时候才显得真实了些。《高老夫子》所具有时代特色时代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鲁迅作品全集鉴赏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故事新编》
  序言、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网站目录投稿: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