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时,民间已出现祭月习俗。《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日祭月。" 祭月有特制的神像,早期的月神是道教色彩浓重的嫦娥,明清时期的月神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像的月光纸,这种月光纸小的三寸,大的丈余,上面除了菩萨像外,还绘有月轮桂殿、太阴星君、玉兔持柞捣药等形象。人们在家中设天地桌,面向月出方向,向月祭拜。拜完后焚烧月光纸,将供品一一分送家人。 清代时人们仍沿袭了这一祭月民俗,只不过改称纸绘太阴星君神像为"月光马"。 清初京城人用黄沙土作白玉兔,并施彩绘,《帝京岁时纪胜》中说,"(玉兔)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晚清人对玉兔也钟爱有加,称玉兔像为"兔儿爷"。20世纪初,民间将祭月称为"供兔儿爷"。 从月神、嫦娥奔月到吴刚流放地,从月光菩萨到兔儿爷,微妙地反映出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擅变。 广东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以妇女和小孩为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圆月高悬之时,妇女们在院内或阳台中设好几案,摆放好佳果和饼食后,点燃香烛,对空祷拜。 少数民族同样盛行祭月、拜月的风俗。鄂伦春人祭月时将一盆清水放在露天空地上,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祭拜;土族人盛一盆清水,当月亮的倒影呈现在水盆中时,人们用小石子不停地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为精彩和典型,每年阳历八月中旬或中秋夜时,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各设一供桌,用来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竖一根象征"社树"的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意为月神下凡往返的天梯。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送月神回天等四阶段。这里的祭月活动仍保存着古老的月亮神话的因素。 拜月就是陈设瓜果等食物在庭院中祈拜月亮,不同人群通过拜月来表达不同的愿望。宋代京城中秋之夜时,全城之人都穿上成人的服装,在高处或者露天的庭院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孩期望"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孩则祈求"貌似嫦娥,圆如洁月"。明清以后,拜月风俗发生了重大变化,月神逐渐成为女性的崇拜对象,于是出现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语。福建汀州一带,中秋夜,女子在月下设果饼膜拜致辞,请月姑以卜灾祥,俗称"请月姑"(崇祯《汀州府志》)。我国台湾新竹地区,家家户户在中秋之夜时要设案焚香,供饼果祭拜,俗称"拜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