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清明节一场传统的心理疗愈仪式


  文/李颖
  清明时节雨纷纷,虽然现在上海春光已现,但总有些人依旧沉浸在淡淡的愁思里。如今,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怀念长眠于地下的亲人?
  对父母的愧疚,对亲人的思念,生活经历上爱的缺乏,内心的伤痛,统统都化成一种仪式——扫墓,来得到集体的情绪渲泄与心理安慰。对于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一场集体心理治疗仪式。
  于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文化接受的心理疗伤。正如一首古人悼亡词所说:"南北山上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今时今日,在互联网的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杂乱的碎片化的信息从中,大量的社交应用,消磨了彼此见面的热忱。经过无数道动态私信时间线的切割,似乎再也没有倾诉的热情了。
  而清明节的祭扫,是一种有规律性的看望,也是一种和已经逝去的亲人在情感上的连接方式。通过一种回归的方式,让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联结在一起。清风徐徐、细雨丝丝,回到最初的、自己最习惯的那个亲人,以及最习惯的状态,才能消解孤单、找回自我。
  一般来说,我们对去世的亲人会有很多"假如"的幻想:假如当初我对亲人好一些,就不会得病,或者假如我做点什么,就能打破那个偶然却恰恰夺走亲人性命的瞬间。这种自责性的假如很折磨人,渴望对死者说点什么或做点什么,遗憾的是斯人已逝,望空兴叹。
  清明祭祀是有规律的看望,扫墓、祭酒、鲜花等操作仪式很具体,完成仪式时也在整理心里自责性的"假如",象征性的实现了未了心愿,原谅自己并接受事实——决定斯人已逝的是远比我们强大的综合力量,不再幼稚地夸大我们自己的作用,也就不再自责(自我攻击,严重的可导致抑郁)。
  通常人们很不情愿割舍与死去亲人的关系,心理学称为分离性焦虑。清明祭祀仪式恰恰提供与死去亲人建立情感连接的机会,把那些还没有整理好的悲伤、愤怒、委屈、无助、恐惧、内疚等通通拿出来,用文化接受的方式把它们象征性的表达、宣泄。
  情感连接的目的是消化和修复那些情绪,最后完成与死者的心理分离。我们常听到,一堆恩爱夫妻,一个人得了什么病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另一个也得同样的病去了。这样的事很容易让世人惊叹,甚至被美化。
  其实,用心理学来解释,活着的人没有完成与心理的心理分离,即理性接受死者已去,但心仍然与死者紧密连接。心理分离就是内心不再对死者依恋,接受亲人已去,从此阴阳异路,不再纠缠。
  清明节的祭祀仪式是重复地帮助人们完成心理分离,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天性会赋予人们一种能力,对无力回天的丧失趋于情感平和,以哀伤面对丧失,与现实建立情感连接和依恋,重新使生活变得有趣。只有完成心理分离,才能留出空间爱自己、爱生活。亲人只留在记忆中,不再依恋,好好活下去乃是对亲人最好的怀念。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文章出处,谢谢!
网站目录投稿: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