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型期管理结构调整


  摘要: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兼具经营性与行政性组织的双重属性。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自收自支单位需对管理结构进行调整,以便建立符合自身特点,能够促进未来发展的管理体系。本文从管理体系建立、相关制度建设、管理改革保障三方面探讨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革时期管理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自收自支 事业单位 管理结构
  自20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出台至今,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已经从最初的形式变化进入了实质性改革阶段。这一阶段正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管理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结合自身特点,明确改革方向,制定和落实行之有效的办法,调整管理结构,做好制度保障,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特点
  1.管理行政化特点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从根本上是事业单位中的一种,其担负的职能,以及提供的公益性服务,使其管理结构仍具有很明显的行政化特点。
  2.产品市场化特点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虽然其提供的产品为公益性的社会化服务,但其产品的目标却是取得收入获得利润,而且这种服务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这与企业生产商品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具有突出的市场化特点。
  3.组织结构企业化特点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中最特殊的一类,因其产品具有的商品属性,以及维持自身运转与发展的需要,都促使其组织结构正在逐步向企业化、经营性转变。
  上述这些特点使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兼具了经营性与行政性组织的双重属性,因而对其组织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对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能够促进组织未来发展的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转型期管理结构调整思路和方向
  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主要是为了保证行政职能的顺畅执行,更侧重于内部保障性作用,对外部市场因素并不敏感。而在转型期这一阶段,随着产品服务的商品属性愈加突出,对市场需求、客户满意度等外部市场因素的敏感度大大增加,经济效益的指标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组织内部在人员结构、制度管理等方面必然会有较大变化。这种转型期的特点变化,也决定了未来的组织结构及管理体系应当立足于满足产品服务市场化的要求,突出对产品的把控调整和经营管理全面决策的作用,这也更符合企业化、经营性的管理特点。
  目前,已经有许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率先完成了企业化改革的试点工作,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也进一步明确了此类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相应的,其管理结构调整也应在充分分析自身特点及现实情况的基础上,从建立企业化管理体系、加强和落实相关制度建设、做好管理改革保障工作这三方面着手,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加快改革的步伐。
  三、转型期管理体系建设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转型期管理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特点,能够促进组织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管理体系。首先应做好两项基础工作:一是明确管理体系在改革发展中的整体定位;二是做好管理者在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整体定位的目标是结合组织自身特点,建立适合组织的企业化管理体系框架;管理者角色定位则是管理体系的具体体现。这两项基础工作,实际上就是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基本内容。只有做好这两点,才能保证未来的管理体系建设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补充和完善,从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整体定位
  承担一部分行政职能,保证所提供服务的公益性,这是事业单位的根本任务之一。但自收自支的性质,客观上又要求组织必须重视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说,经济效益是组织的发展动力,只有在保证组织正常生存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组织的行政公益性职能。因此,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对管理体系的整体定位,关键是解决行政职能与产品经营之间的平衡关系。所建立的管理体系,应当既能够根据市场情况做好产品经营的管理与决策,保证经济效益目标的完成,又能实现行政职能的顺畅高效运转,从而满足公益性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要求。因此,在结合自身特点做好整体定位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合理合适的管理体系,对组织发展起到的是提纲挈领的作用,保证了未来组织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等都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管理者角色定位
  管理者角色定位,实际上就是对管理体系的职能和作用进行细分,也是管理体系中岗位设置、职责划分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根据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型期的特点,其管理结构调整应体现企业化经营性特点。
  一般组织的管理结构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决策层、中间层和执行层。通常我们理解的,决策层就是高层管理者,也就是领导层;中间层为中层管理者,大多数的部门经理或是主任属于这一层;执行层就是基层管理者,包括主管或项目、团队负责人之类。此结构为金字塔型,顶层人数最少,越往下的层级人数越多。所处的管理层级不同,管理者所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
  (1)高层管理者是战略的决策者。组织要长远发展,靠的是通盘考虑、全面协调的战略规划,其重要性无须赘述,一个决策上的失误导致的可能是满盘皆输。高层管理者正是发展战略规划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他们所担负的责任以及具备的执行力,是关系到组织发展成败的关键。
  (2)中层管理者是战术的制定者。市场经济时代,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在高层管理者制定或调整战略的同时,决策需要被迅速、及时、准确地实施下去,这是中层管理者所要担负的重要职责。不仅要严格地执行和实施战略决策,还要发挥其作为领导人的作用,通过制定有效的战术方法,提高战略决策的实施效率和效果,立足于组织整体与自己所负责部门的全局行使管理职能,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3)基层管理者是目标的实现者。有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和相应的战术布置,基层管理者所要做的就是正确地将之执行下去,具体地分配成任务给团队或是员工,并保证任务的有效实施和反馈,从而将其转化为企业目标的实现。
  另外,中层和基层管理者还担负着组织高层和基层员工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除了将高层的决策具体落实下去以外,中层和基层管理者还应将基层员工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高层领导者进行反馈。各尽其职,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整个管理体系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转型期管理制度建设
  由转型期特点决定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早已发生巨大变化,原先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不能满足组织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转型期对管理结构的调整,还应在确定组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做好相关的制度建设。
  1.强化权利约束机制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所担负的行政职能中,仍然保留着许多权利因素。即使改革使组织转向企业化、市场化,但这些权利的使用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公益性作用。
  2.完善用人管理制度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型期,由于其经营活动的扩大,对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囿于体制限制,组织内会同时存在多种用工体制,使得人员的管理更加复杂。这就要求组织必须对自身的用人管理机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招聘、培训、考核、薪酬、晋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
  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转型期,组织的市场化和企业化特点会愈加突出,经济效益和组织规模的增长必然会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对于成本控制、市场预测、资金分配、财务审计等方面的管理水平,既是加强组织全面管理的有力保障,也是对权利进行约束、杜绝腐败的有效手段。
  4.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制度建设
  随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营性的增强,产品服务逐渐商品化,组织在承担公益性行政职能的同时,所提供的服务还必须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这就要求组织必须在产品研发、技术更新、服务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完善具有针对性的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对业务流程的控制和管理,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业务管理体系。
  5.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尽管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营活动已逐步市场化,但考核体系和内容仍与其他类型的事业单位相同,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存在着考核指标空泛,考核过程流于形式,考核结果运用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对组织的管理发展起不到应有作用。组织应在立足于整体战略规划的基础上,选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如360度、平衡计分卡等,与自身特点和需求相结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适应组织发展,真正反映工作实绩的考核制度。
  五、转型期管理改革保障工作
  1.统一思想,转变工作思路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型期管理结构的调整也进入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改革,容易触及到组织内部深层次的部分,这时更需要组织内部统一思想,把工作重心和人的思想集中到实现组织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上来,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管理意识,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不断巩固已取得的改革成果。
  2.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保证组织的各项制度能够被严格地落实和执行,这是做好转型期管理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际上,各项制度就是对组织管理体系和管理意图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只有将各项制度实实在在落实到位,并长期坚持执行,才能真正巩固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管理者应将规则意识强化在日常工作中,使按制度执行成为常态,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3.发挥各级管理者的角色作用,巩固和完善管理体系
  组织在转型期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角色作用,对于保障改革顺利进行和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至关重要。按照整体管理体系的统一原则,每一个具体的管理者,应当按照自己所处的层级和岗位,做好定位,起到自己这个角色应起的作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善用权力,勇于担责;敢于放权,做好沟通;对于超出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按照相应制度做好协商沟通,不做越权管理。每位管理者从思想上、行动上,都应按照整体管理体系的原则和规范执行,不断巩固和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组织始终处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效促进经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4.管理者加强个人学习,提升管理素质
  在改革过程中,对管理者自身素质的要求必然在不断提高。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体系更新换代速度快,作为组织的管理者更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充实和调整自己去适应这种变化。除了知识更新,管理者还应加快对管理意识的转变和更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重要的管理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经济效益。如何做好管理目标调整,将决策或任务有效地进行落实,提高执行力和执行效果,这也是管理者需要学习和提高的重要能力。加强对管理知识的学习并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管理的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丰富管理经验,这是管理者提升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综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型期管理结构调整,应是一个长期坚持并且常抓不懈的过程。组织应在充分分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改革调整进行整体设计和具体实施。每项具体措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而统一的目标则是服务于组织整体战略的实现。只要把握好这一整体策略和方向,便可以找到改革调整的正确前进之路。
网站目录投稿:天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