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少林秘传二指禅的内功练法


  二指禅在练功过程中,以中、食二指为专,把全身的气力集中到中、食二指,支撑着全部身体倒立的锻炼形式,是一种功法简单,进展快速,功力强猛,内外兼修,能使人体真气贯通的高级功法,以内功练气为主,内、外功兼修作根基,外功来辅助的全套系统性功法。也就是练功者通过意念导引真气沿经络征行和动作的上起下伏,调整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及配合呼吸来调节人体气血的意识运行。将意、气、力、技四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要求意气相随,刚柔相济,深得此功之真谛。
  练习二指禅后,能令手指力气倍增。若能持之以恒,不但手指强劲,臂力及全身气力亦可倍增,且可强身健体。功成后手指坚硬如铁,出指神出鬼没,发功无形奇妙,威力无穷无尽。其钻透力特大,杀伤力极为惊人,对于戳、击、点、扣、插、拿、锁、擒等法击打对方更具独特之处,风格别致,攻防严谨,变化多端。以快速迅捷凶猛,刚劲有力,准确稳定的指法、步法、身法等各种技术结合运用来威胁对方。诚乃自卫防身之绝技,克敌制胜之法宝,但练二指禅功确非易事,必须要经过一番苦练,故被享誉为"绝世奇功"、"武林一绝"。
  二指禅功的锻炼是枯燥而苦累的,想练好它,必须待经过一段时间方能收效,故此要树立一定的信心、决心与恒心,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要坚持天天练,日积月累,能吃苦、不怕累,方可成功。在练功时,特别是二指撑地动作,力度要循序渐进,不要求之过急,以免伤筋动骨,事成其反,呼吸力度和意念也要与动作配合好。总之,在练功中要求动静相兼,内外双修、虚实分明,该用力的用力,该放松的要放松,自始至终守好要求意守的部位,更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要掌握好练功的要领与规律,下恒心,吃大苦,坚持不懈的练习,定会功成。
  二指禅和指击法是一门具自出奇制胜,转危为安等神奇妙效之特点。由于时代和文化条件的限制,过去武林中人历代对此功秘而不宣,互相隐瞒或单一而传,有的抱着宁可失传,切勿轻传态度,以防万一,如抱荆山之玉相互封锁,不露端倪,致使神奇精妙的二指禅绝技,只能分散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使之发展受到限制,而系统论述二指禅专著,尤为凤毛麟角。
  二指禅功的内功练习法
  一、修丹功
  静坐功,双腿屈膝盘端坐于床上或地上均可,双盘腿、单盘腿或散盘式,身体脊椎要正直,百会穴与会阴穴要成一直线(百会穴,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头顶正中会阴穴,男性在阴獎根部与肛门中间,女性在大阴唇联合与肛门的中间)。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全身自然放松,排除一切杂念,两手手心向上,左右手上下相叠,两手拇指相触,贴靠于丹田上(指下丹田,肚脐下1.5寸处)(图1)。
  开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自然呼吸),意守下丹田,意念(好象)丹田里有一团火在燃烧似的,这种意念要做到似有似无,有意无意,似守非守,自之然而然,只有这样才会使本功做到松静、自然、无杂念。要求练15分钟,时间能长则更佳。收功时,用双手手心相对摩擦至发热、发烫,再用双手似洗脸状擦脸。本式相当重要,主要是修炼丹田的内气,使之充盈,在每次练功之前必练。
  二、压劲功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撑掌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十指指尖上翘,尽量与手腕成90度,指尖朝前(图2),
  全身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开始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成撑掌状随着一一呼一吸在身体两侧上提下压,吸气时双掌上提至两肋旁,双臂弯曲(图3),
  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掌用劲尽量向下压(如图2),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宫穴。接着,吸气,双掌上提至两肋旁不能松劲,呼气双掌用劲尽量向下压,以后每次呼气要加劲,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只有这样才能劲力越来越强,增强臂力、腕力和掌力及全身气力。开始练9次,随着劲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三、推山功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宽,.两手直臂向前成立掌状,掌心朝前,指尖向上(如图4),
  全身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长、均、细的深呼吸,双手成立掌状随着一呼一吸在胸前收进推出。吸气时,双手收回至胸旁(图5),
  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手掌尽量用劲向前推出至平直(如图4),呼气时同时用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宫穴,如此一呼,一吸的推练下去,呼气同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开始练9次,随着劲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宽,两手立掌直臂向左、有两侧分开,掌心朝外,指尖朝上(图6),
  全身婴自然展松,轻闭双目,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身体要始终保持正直,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成左、右立掌随着一呼一吸在身体两侧、缩回推出。吸气时,双手掌缩回至双肩外旁(图7),
  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处;呼气时,双手掌慢慢用劲尽量向外推(回复如图6),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向双手劳宫穴,如此一呼一吸的练下去,呼气同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要保持原劲力。开始练9次,随着劲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两脚自然向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托掌直臂向上伸直,掌心向上,指尖朝后(图8),
  身体正直,全身要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向上直臂成托掌状随着一呼一吸在肩上拉回上托。吸气时。双手掌拉回肩上(图9),
  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手掌慢慢用劲尽量向上托举(如图8),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宫穴,如此一呼一吸、一拉一托的练下去,呼气同时要一次比一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即呼吸拉托次数越多,双手掌劲力越充足。开始练9次,随着劲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六、摧劲功
  两脚左右开立成马步式,两手向前屈肘握拳与肩同高,拳心相对,拳眼朝上(图10),
  身要正直,全身要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吸气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尽量用劲握紧拳头,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劳宫穴,如此一停一紧练下去,呼气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要求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七、鹰爪功
  两脚左右开立成马步,两手直臂向前平举,手心向下,指尖朝前,双手大拇指自然朝内,指尖相对(图11)。
  吸气时,双手手指第一、二指关节慢慢!向内屈卷收拢握扣,指根关节不动,指尖握至指根关:节处(图12);
  呼气时,十指尽量用劲向内拢握扣,手指不动,只要用劲即可,呼吸时均要保持原姿势,呼气同时用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官穴,接着吸气,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但不能松劲,如此一呼一吸练下去,呼气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此式十分重要,主要是练习指关节的劲力和提高指禅功的承受力,是练二指单功的指关节基础,开始。
  八、站桩功
  两脚左右开立成马步姿势,双手掌在身前合掌,掌心相对,指尖向上,与鼻齐高,大拇指自然朝内,双臂自然弯屈(图13),
  身体正直,全身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精神贯注集中,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吸气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宫穴,不需用劲,始终自然,如此一呼一吸练:下去,一呼一吸为一次,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进旭,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45次为宜。
  九、上下功
  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无名指和小指屈握,大拇指抵压在无名指和小指上,中、食二指指节。伸直成剑指式,松垂于体前,指尖向下,指背朝前(图14),
  身体正直,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一直线,全身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吸气时,两手慢慢向体前上伸起至双肩上方,双臂伸直(图15),
  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上身慢慢前屈,同时带动双手,双臂伸直、剑指指尖朝地(图16)。
  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向手指指尖,不需用劲,始终自然,如此一呼一吸练下去。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进展渐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45次为宜。
  十、剑指功
  两脚左右开立成马步姿势,双手直臂成剑指式向前平举,指腹相对,指尖间前(图17),
  身体正直,全身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思想集中,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吸气时,右手收回于右侧腰间,手心向内,指尖朝前,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右手剑指尽量;用劲向前挺臂击出(图18),
  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右手剑指。接着吸气,左手收回于左侧腰间,呼气时左手剑指用劲向前击出,意念至左手,如此左右交替互换练下去,呼气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开如练9次,随着功力、气力的长进,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45次为宜。
  十一、对牛功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无名指和小指屈握,大拇指按压在无名指和小指上,左右手中、食指在身前相互抵住对揿(图19),
  身体要正直,全身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吸气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手中、食二指尽量用劲相抵对紧,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经双手中、食二指冲出,接着吸气,不能松劲,呼气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即呼吸次数越多,双手指相对抵住越紧,只有这样才能使劲力练达指尖,同时呼吸也要配合好。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长进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45次为宜。
  相关书籍推荐:
网站目录投稿: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