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传》是一本由许寿裳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鲁迅传》读后感(一):《鲁迅传》阅读随记 153
阿Q"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试读"《随感录》四十八"有云:"中国人对于异族,历来只有两样称呼:一样是禽兽,一样是圣上。从没有称他朋友,说他也同我们一样的。"(《热风》四三页)还有"通讯"云:"先生(旭生)的信上说:惰性表现的形式不一,而最普通的,第一就是听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我以为这两种态度的根柢,怕不可仅以惰性了之,其实乃是卑怯。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齐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失,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一到全败,则又有"命运"来做话柄,纵为奴隶,也处之泰然,但又无往而不合于圣道,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无论有没有外敌。要救正这些,也只好先行发露各样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华盖集》二二集) 《鲁迅传》读后感(二):事实记录中探寻更真实的鲁迅 学生时代,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周树人,即是大名鼎鼎的鲁迅。鲁迅文章对难度,能够与跨时代的文言文和纯产出的作文相提并论,足以见学生恐惧程度。 心理学中有一句话:你的恐惧来源于你对它的不了解。学生对鲁迅的恐惧也与此有关。纵观学生12年教育,鲁迅在课文中的出场率几乎数一数二,但学生们对他的了解却只是耳闻阶段。然而,教育对鲁迅的深挖,又不止步于耳闻。所以学生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鲁迅传做得再好,也是对鲁迅研究后的一种作品,总会缺少对鲁迅其人真实可感对触摸。而这种缺少,在许寿裳的《鲁迅传》中,却得到了极大的补充。鲁迅挚友许寿裳的作品,是站在鲁迅身边、对鲁迅所做得回忆。而比较令人熟知的鲁迅传作品、国内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所做的《鲁迅传》,相比之下则缺少了这样的经历和文字的真实可感。 书中分为两大部分,一讲作者对鲁迅对印象,包括学医、从文、北上、笔名由来的回忆,二讲对鲁迅对评价,精神、德行、人格和思想。这里面,许多鲁迅亲生经历的事情,作者也参与其中。例如鲁迅北上同作者一道时,讲述的"乌龟背过"的趣事,这种轶事发生的环境于巧妙,非亲身经历者所不能叙述。这种事实的记录也成为了本书的一大看点。 在回忆录中,每一篇文章百余字,绝不长篇大论。每个故事,或穿插与鲁迅的对话或书信往来,或摘抄其发表过的文章故事,一切材料显得信手拈来,文字的解读也令人信服。文章中,作者还会将自己的观点等与鲁迅进行比较,从侧面塑造鲁迅的思想与为人处事。这样的写法,使得鲁迅的形象不是研究者眼中的独立单个体,而是在同一时期同一事件面前有了比较的对象,让鲁迅的形象更加丰满和深入。 回忆录中,许多小故事也写的非常有趣。例如剪辫、学医等,也许在正式研究中不会大篇幅着墨,但在作者的眼中,确是体现鲁迅风采的绝佳时机。在剪辫事件中,别人需要从鲁迅文字中推断评价,而作者可以直接从当事人的脸上得出论断:"……(剪辫)那种内心的喜悦,无怪不知不觉地表现到脸上来了。"这样的描写,不仅生动活泼,而且真实可信。 业内评论说:在现存的鲁迅回忆录中,许寿裳的回忆最为真实,因而最具权威性。因此,不论是作为研究者的辅佐材料,还是热爱鲁迅者的必读书目、学生课外阅读的衍生材料,这本书都可以当作工具书,或是故事书,在闲暇之余翻阅,得到一定的收获。 《鲁迅传》读后感(三):《鲁迅传》"从来如此,便对么?" 1.这本书是2019年8月阅读的,以下是当时的记录。 2.《鲁迅传》(许寿裳著 实际上是从亡友鲁迅印象记里面节选的) 3.许寿裳先生和鲁迅先生是好友,他俩相识相交相知三十多载,对彼此的人格、性情都有深入的了解。 4.既然是传记,大都是从出生到死亡,各个不同阶段(幼年青年中年老年)的经历,以及不同经历对人物心境、性格、思想的影响。 《鲁迅传》读后感(四):学说启人思,文学增人感 早早就想去先生故居看看,所以赶在去之前再读一遍相关信息,了解一下先生。对于先生的喜爱真的是一次豁然开朗的经历~大几时候读萧红的文集有一篇回忆先生,仿佛身临其境,令我潸然泪下。毕竟上学时候课内课外读过那么多先生的作品他给我的感觉一直是高高在上封神的伟大作家思想家,只有那一篇才发现原来先生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但确实一个伟大的普通人。【矫情了半天,下面就在线记录读这本书的感受吧,连更待定(๑˙ー˙๑)】 12.21 a.先生也是对满清一度厌恶至极,所以一到日本便急急减掉这个代表着侮辱痛苦的大辫子~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清朝那个满大街都是辣眼睛的大辫子时代。 b.先生喜欢跟人起绰号,多少即兴为之,可见很随意自由的性格呀 c.先生虽然弃医从文,但是医学成绩仍然令人佩服,观察敏锐周到,即使解剖尸体依然难掩恻隐之心,尤其对女幼怜悯同情。并且研究也有所得,至少成绩及格。由此可见,先生也是一个做事认真负责的蓝孩子(「・ω・)「嘿 d.先生对国民性的思考真是一针见血啊,跟作者一起创办杂志时就定下了这个主题,正如他所说,连屈原这种伟大作家都缺乏反抗挑战自己之力,更何况普通民众。因为已经形成历史性格了啊 e.与老师章太炎意见不和,以身示范~爱吾师犹爱真理的态度! f.对待家庭负责,任劳任怨,为了弟弟的婚姻,放弃学业,回国找工作,负担家庭经济,放到现在有几人能做到啊,想到高晓松讲鲁迅那几期,真是养了几只白眼狼!呸 2019.1.1 时隔十天又来翻几页这本书,嗯,观感有点下降,讲到鲁迅先生关于佛学,笔名,翻译的一点点浅浅的意见,本来昨天要去绍兴的,因为自己的一时懒惰,没去成!年前是一定要去一趟的!终于看到一篇让我心有戚戚然的文章了,就是讲鲁迅与胞弟的相处,之前听高晓松讲就说鲁迅受到了很大的污蔑,周作人一家真是不知礼义廉耻啊 啊啊啊啊好恶心啊,刚刚写的都没了,555破豆瓣!死豆瓣你还我的笔记!!!!气死我了 《鲁迅传》读后感(五):许寿裳《鲁迅传》的阅读随记 许寿裳《鲁迅传》的阅读随记 1.鲁迅喜欢给人起绰号。对于严复,称道他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我罪我知,是存明哲",给他起一个轻松的绰号,叫做"不佞"。后因读章太炎《社会通诠商兑》,说严复的翻译"申夭之态,回复之词,载飞载鸣,情状可见,盖俯仰于桐城之道左,而未趋其庭庑者也……",从此鲁迅对于严氏改称"载飞载鸣"了。 鲁迅给钱玄同的绰号曰"爬来爬去"。因在日本听章太炎的课时,"谈天以玄同说话最多,而且在席上爬来爬去"。 2.鲁迅观察很敏锐而周到,仿佛快镜似的使外物不能遁形。因之,他的机智也特别丰富,文章上固然随处可见,谈吐上尤其层出不穷。这种谈锋,真可谓一针见血,使听者感到痛快,有一种涩而甘,辣而腴的味道。P20 3.一九零八年,在日本求学期间,鲁迅,许寿裳等五人租住西片町一绅士的家园,取名"伍舍"。许寿裳写:"伍舍的庭院既广,隙地又多,鲁迅和我便发动来种花草,尤其是朝颜即牵牛花,因为变种很多,花的色彩和形状,真是千奇百怪。每当晓风拂拂,晨露湛湛,朝颜的笑口齐开,作拍拍的声响,大有天国乐园去人不远之惑。旁晚浇水,把已经开过的花蒂一一摘去,那么以后的花轮便会维持原样,不会减少。其余的秋花满地,蟋蟀初鸣,也助我们的乐趣。"P32 4.美育为美感之教育。美感者,合美丽和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在现象世界,凡人皆有爱恶惊惧喜怒哀乐之情,随离合生死祸福利害之现象而流转。至美术则以此等现象为资料,而能使对之者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P41 5.人往往以神话中Proemethes比革命者,以为窃火给人,虽遭天帝之虐待不悔,其博大坚忍正相同。但我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的,以为倘能味道较好,庶几在咬嚼者那一面也得到较多的好处,我也不枉费了身躯,出发点全是个人主义,并且还夹杂着小市民性的奢华,以及慢慢的摸出解剖刀来,反而刺进解剖者的心脏里去的"报复"。 5.Schopenhauer说过这样的话:要占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P138 6.中国人对于异族,历来只有两样称呼:一样是禽兽,一样是圣上。从没有称他朋友,说他也同我们一样的。 "先生(旭生)的信上说:惰性表现的形式不一;而最普通的,第一就是听天由命,第二就是中庸。我以为这两种态度的根柢,怕不可仅以惰性了之,其实乃是卑怯。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齐有「多数」做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失,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一到全败,则又有「命运」来做话柄,纵为奴隶,也处之泰然,但又无往而不合圣道,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无论有没有外敌。要救正这些,也只好先行发露各样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P153 7.有时遇到彰明的史实,瞒不下,如关羽岳飞的被杀,便只好别设骗局了。一是前世已造夙因,如岳飞;一是死后使他成神,如关羽。定命不可逃,成神的善报更满人意,所以杀人者不足责,被杀者也不足悲,冥冥中自有安排,使他们各得其所,正不必别人来费力。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是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荣光。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仿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即在此一举,应该一任其至,不足忧悲似的。自然,此上也无可为,因为我们已经藉死人获得最上的光荣了。P155 8.这正是我所悲哀的。我以为凡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因为这正如白血轮之酿成疮疥一般,倘非自身也被排除,则当它的生命的存留时,也即证明着病菌的尚在。「《热风》序文」P158 《鲁迅传》读后感(六):爱好广泛的顽童,鲁迅谈怪力乱神 一提及鲁迅,很多人就会露出"厌烦"的神色,并非是因为他的文章难看,而是他过于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中,生活中。以致一提及他,就想起自己学生时代的噩梦。正如余华所说,当一个作家成为了一个词汇以后,其实是对这个作家的伤害。 可是,读鲁迅真的过时了吗?鲁迅精神真的过时了吗?今年是鲁迅诞辰136周年,在现存的鲁迅回忆录中,其挚友许寿裳的回忆最为真实,因此最具有权威性。《鲁迅传》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有趣的鲁迅,他并非我们印象中那般无趣。他写的短评及杂文,自然是不必说的。在他的作品中,小说不多,《故事新编》我很是喜欢,他对神话故事相当熟悉,改编起来游刃有余又活泼生动。下面说说他与那些怪力怪神的故事: 1
鲁迅19岁时,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成绩名列前茅,尤其爱读小说。鲁迅熟于庄子,又熟于屈子。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罗马神话等也是鲁迅熟读之书。不仅如此,他还搜辑并考证历代小说史料。 郭沫若著《庄子与鲁迅》一文,说鲁迅熟于《庄子》,就其文章中惯用《庄子》的词句摘了好多出来,许寿裳表示这话是确当的。鲁迅还熟于屈子,他采作《彷徨》题词的是: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囿。欲少留此灵瑣兮,曰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许寿裳早年与鲁迅谈天,《离骚》中最爱诵的是哪几句?他便不假思索,答出下面四句: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他认为《离骚》是一篇自叙和托讽的杰作,《天问》是中国神话和传说的渊薮。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上,关于《天问》说: "若求之诗歌,则屈原所赋,尤在《天问》中,多见神话与传说,如‘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康回凭怒,地何故以东南倾?’‘昆仑县囿,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鲁迅27岁时,拟创办文艺杂志,最初拟用"赫戏"或"上征",均采自《离骚》的词句,但觉得不容易使人懂,才决定用"新生",取新的生命的意思。但后来因为资金不够而没有印,为《河南》杂志撰文,他深深慨叹中国的无声,历史上伟大的作家如屈原,抱九死无悔之贞,而乏反抗挑战之力,不得不说是国民性缺点之一。有云: "……惟灵均将逝,脑海波起,通于汨罗,返顾高丘,哀其无女,则抽思哀怨,郁为奇文,茫洋在前,顾忌皆去,怼世俗之浑浊,颂己身之修能,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瑣末,放言无惮,为前任所不敢言。然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刘彦和所谓‘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皆著意外形,不涉内质,孤伟自死,社会依然,四语之中,函深哀焉,故伟美之声,不震吾人之耳鼓者亦不始于今日。"(《摩罗诗力说》) 2
鲁迅认为释伽牟尼是大哲,他对人生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释伽牟尼大都早已明白启示。但是后来鲁迅说:"佛教和孔教一样,都已经死亡,永不会复活了。" 所以他对于佛经,只当做人类思想发达的史料看,借用来研究人生观。别人读佛经容易趋于消极,他则不然,始终是积极的。 鲁迅读佛经,是受章太炎先生的影响,章先生朝夕必研诵《瑜伽师地论》,悟到大乘法义,才能克服苦难。先生与鲁迅对佛教的思想,归结是不同的:先生主张以佛教救中国,鲁迅则以战斗精神的新文艺救中国。 3
鲁迅,许寿裳问他关于《西游记》孙悟空的来历,他答道有可能出自印度的传说,但在唐传奇中,亦可寻出其出处。 李公佐的《古岳渎经》所谓禹"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近远。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 这件禹伏无支祁的故事,历经演化,宋时又传为僧伽降水母,又得吴承恩的描写,遂成为神通广大的孙悟空。 鲁迅的爱好之广泛,知识之渊博,精力之旺盛,研究小说、童话诗、提倡美术、研究金石拓本,还采集和研究植物标本,绝不是我们课本里面那个刻板严肃的鲁迅,而是一个着实有趣得很的老顽童。只是那个年代,比起兴趣爱好,他更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而不是自私地为自己而活,他的伟大之处也在于此。 《鲁迅传》读后感(七):鲁迅最伟大的一对矛盾是什么? 一 小时候读鲁迅,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从百草堂一直到刘和珍,大家一致表示不懂,还一直有需要背诵的地方。不懂就开始背诵,别提有多讨厌了,根本记不住。总之,不喜欢,不想看到这个名字。 高中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听那些文化大咖们说不读鲁迅,我们的民族将是何等何等的悲哀,年轻人将是怎样怎样的没有希望云云。 一听这话,我想那可不行,不能让我们的民族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堕落下去,前辈们为我们肩住了命运的闸门,到我们这一代人,垮台了可不成,于是我跑到图书馆去,两块钱办了一张借书证,又交了20块钱的押金,借了一本鲁迅全集,900多页,古老,破旧,开裂,字号要多大有多小,每天孜孜不倦,读着自己所不了解的历史,下课读,上体育课的时候也读。借完后没多久我就换了一副眼镜。 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被被一个有民族大义的少年感动到了,感动地眼睛都睁不开了。其实,故事的真实版本应该是这样的:理科班,每天刷题,改题,考试,能够接到任何的课外书其实都是一种幸福了,不管是谁的全集,读起来都比英语阅读舒服多了,而且你以为我一上来就是去接鲁迅全集的吗?还真不是,我先是借了钱钟书的书,据韩寒说钱钟书的文字非常幽默,我想着能不能借一本笑话书来排解生活中的无聊,结果呢,没有。又去借李敖的书,据说李敖骂人比较凶悍,看看能不能借他的书来发泄一下,结果呢,还是没有,小地方的师资力量就这么被体现了出来。 有鲁迅的全集你看吗?图书馆阿姨这样问我。看,看吧。我想再借下去还是没有阿姨也该烦我了。就这样,我和鲁迅结缘了。 二 鲁迅的文章真的很好。这似乎是一句大废话,中国人都知道。 怎么个好法呢?我有一项自己的总结: 写理,一句顶十句; 写事,一句顶百句; 写人,一句顶千句。 最典型的就是《狂人日记》的开篇:为何赵家的狗多看了我一眼。就这么一句话,无需更多的说明,就把一个被封建制度逼疯了的人写了出来:狗看了他一眼他都如此上心了。不用再写什么偷看女人上厕所之类的话来描述一个人是疯子了。 当你理解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喜欢上他。在对鲁迅的文字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很自然地,我也喜欢上了鲁迅,喜欢的直接结果是,我没有去图书馆退掉那20块钱的押金,毕业后,这本书一直跟在我身边。有的时候我缺钱了,就安慰自己:就当20块钱买了一件古董吧。 其实呢?我是把那本书当成了一个人,站立在我的面前,当我感觉失落的时候,我总能在书里找得到先生更为失落的时候,与此同时,我也能看到他是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 我所得到的,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柱。 三 这几天,读了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的书《鲁迅传》。这本书大致把先生一生当中的狗血历史和反抗的勇气写了一遍。 美中不足的一点是,他们那个时代虽说是思想解放了,可仍旧不可避免的有些封建礼制的俗套,写的太过文雅了。要是我能够有机会给自己如此伟大的朋友写一本传记的话,一定要让其霸气登场。据李敖讲,有一次鲁迅先生给他爸上课,讲着讲着,直接把书给扔了。这样的鲁迅先生,或许才是后人更加想要看到的。 先生的伟大无需多讲,他真实的样子,才更加难能可贵。作为先生挚友,许先生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点。感谢他的执笔。 四 记得有这么一句诗:从他人的眼中,我们认识了自己。 读一本传记,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让我们更加真实的看清一个人,真实性是最为重要的。除了真实性,猎奇性便是最大的价值。 在鲁迅传中,许先生为我们展示了身为一个伟大的人,鲁迅先生身上最为伟大的一对矛盾: "鲁迅之所以伟大,在于其冷静与热烈的双方彻底。" 冷静则器宇深稳明察万物;热烈则中心博爱,自任以天下之重。 说到冷静,先生生活在一个家国皆乱的时代,外有列强的割据,内部是四千年的吃人制度走到了尽头,所有的人,被吃人制度压制得没有了独立的思想,精神麻木,先生有智慧,便站了出来,以最为冷静的眼光来解刨我们的国家。 先生是学解剖学的,经过科学的训练,在理性的指导下,他把国家的大问题分解成了这么三个: 一、 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 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三、它的病根何在了? 一次,先生在日本看见日本兵当着中国学生的面,枪杀掉被俄国人派到日本做间谍的国人,那些人却是一脸的麻木,仅仅把这当成是一场闹剧,一个个在那里滋滋有味地观看。 先生本来是学医的,小的时候妈妈的病时的恐惧场面,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但看到那样的情况,先生想:把一群病弱的看客给医成茁壮的看客,又有什么价值呢?要医治一个国家,医心的任务远重于医治身体。这也就促成了先生的弃医从文,我们的民族也就多出了一名伟大的斗士。 冷静的最高级境界,或许也就是有发现问题根本的能力。 说到热烈,先生又是极其的深爱着这个国家,是一种博爱,但又细致入微,立言行事,都有极为明确的体现。 先生很早就意识到中国的成年人思想非常的容易固化,一旦中了封建思想的毒,便很难再改正过来,所以他及早呼吁中国的文化界可以"救救孩子们"。 他在北京特地换了一个空敞些的大院子,以供孩子们活动。为了下一代的教育,他还特地为孩子们开了一张书单,以共他们学习。 生活中,他随时随地能省则省,资助了许多的青年学子,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他自己的爱好,只有两样,一是喝茶,另一项则是抽烟。 伟人也会抽烟啊,大家不要见怪,毛主席是烟鬼,鲁迅先生也不弱,据作者的说法,先生一天大概得吸50支左右,够强的吧,现在的很多烟鬼恐怕也只能望尘莫及了,有一次先生为了吸烟,穷得连水都喝不上了。神奇吧,很多的时候,要养育一个伟大的人,真的是需要一片宽容的土壤,来让其自由活动。比如像乔布斯,要不是硅谷那片土地,也就难以有其后来的天才杰作了。可惜的是,当时的中华大地并不宽容,狼烟四起,先生只活了五十多岁。 五 先生的极端冷静与极端热烈,造就了其伟大的一生。我想这个也是普通人与先生相比起来最大的一个差异点了。 我们常常会因为对一个人或者是一件事的过度热爱,而失去了对其审视的能力,放纵其,跟随其,而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我们也常常会因为太过冷静,而失去对一件事情的热情,简单的是非曲直,黑白对错,让我们变得多么的无趣! 只有经过热烈的冷静,才是真的冷静,也就是智; 也只有经过冷静的热烈,才是真的热烈,也就是仁。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现实世界里,拥有仁和智。也希望你和我一样,身旁能有一位可以支撑着你走出困境的精神支柱。 向一切的伟大致敬! 《鲁迅传》读后感(八):关于鲁迅 《鲁迅转》 许寿裳 九州出版社 因为我很喜欢鲁迅,所年前在中图网看到这本书,毫不犹豫的收入囊中。 今天一口气读完,很爽。别看书挺厚,但内容不深奥苦涩,所以大概花了两个半小时就读完了。 顾名思义,这是一本关于鲁迅生平介绍的一本书,作者是鲁迅先生的好朋友许寿裳,许先生是何许人也,恕我孤陋寡闻不太了解,但我爱屋及乌,因为鲁迅,我知道了他俩是一生挚友,所以,从鲁迅先生朋友的口中得知我喜爱的鲁迅先生的故事,竟然有点想哭。 其实,这本书真的让我读的想哭。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心疼总围绕在我心间,能想象他在寂寞孤苦只中独自战斗的孤勇和悲悯的心情,所以读的一度想流泪。 这本书分两部分,上半部分是"亡友鲁迅印象记",下半部分是"我所认识的鲁迅"。 每一部分大概有二十几篇短文,都是作者关于鲁迅的描述。但读完全书会发现,其实后半部分大部分内容和前半部分重合的,前半部分是零散的记述许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回忆,后半部分分两块内容,一块是目录式的安排,把鲁迅先生的生平详细的记述着,另一块是对鲁迅先生的作品的序跋。 最后有两则附录,第一则是鲁迅先生的年谱,记述的非常详细,几乎每一年的大小事都简洁明了的概括了。第二则是鲁迅古诗文的一斑,收录了一些鲁迅先生的诗。 对于鲁迅,中国人都不会陌生,可要说了解,绝大多数人也就停留在了从学生时代课本中了解的固有印象上,有些印象甚至是错误的,都被大众接受了。 而我发现,读鲁迅的文章越多,越能对他产生一种热烈的崇拜和怜惜的心疼。 前一段时间看课本介绍中一段关于"为什么我们要研究鲁迅"话,读来大受震动。 那段话这样说道:"鲁迅是一个世纪的遗产,不管你怎样评价他,你要讨论20世纪的中国文化,就不能不讨论鲁迅。……凡在有思索的地方,有思索的人,鲁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大师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的思想与文学具有原创性,后人可以不断地向其返归、回省,不断地得到新的启示,激发出新的思考与创造。这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源泉,应该渗透到民族每一个生命个体心灵深处,这对民族精神建设是至关重要的。鲁迅正是这样一位具有原创性的现代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始终立足于中国土地上,从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而对问题的开掘,又能够控测到历史和人性深处的隐蔽处。因此,他的思想与文学就既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 对于鲁迅的喜爱,就是源自于上面的一些认识。 本书中虽然未谈及对鲁迅深层次的评价,但在细微之处把鲁迅先生的大多方面记载下来,让我们离这位伟人更近。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鲁迅先生喜欢研究佛经,而且是积极的态度;爱看戏,爱描画,还提倡版画、木刻;热爱植物,尊重生命;很少出门旅游,爱抽烟,因为穷困,抽不好的烟,爱喝茶,对吃的很随便;不敢多喝酒,多吃辣椒御寒;搞文字研究。提倡大众文学,儿童教育;办杂志,虽然失败了;写文章,当翻译…… 他喜欢用毛笔书写,一直都坚持用毛笔书写。 他写过一篇关于杨贵妃和唐明皇的长篇小说。 把原配夫人当做母亲赠送给自己的礼物,所以要好好供养。 关于管理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邀请,他拒绝的理由是,"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金的人,倘因为我是黄色人种,特别优待,从宽入选,反足以增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的可与别国媲美了,结果将很糟……" 关于笔名,文中也有详细记载,说有三个原因,其一是母亲姓鲁,其二是周鲁是同姓之国,其三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关于学医,文中也提到了四个理由,分别是:恨得中医耽误了他父亲的病;确知日本明治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医的事实;救济中国女子的小脚;少年时代牙痛的难受。 鲁迅先生的一生可以分为七个时期:(一)幼年在家,17岁;(二)江南矿路学堂,18-21岁;(三)日本留学,22-29岁;(四)杭州绍兴教书,29-31岁;(五)北京工作,32-46岁;(六)厦门广州教书,46-47岁;(七)上海工作,47-56岁。 其中,八一三惨案被通缉躲到D医院时候,创作了《呐喊》、《彷徨》、《坟》、《中国小说史略》、《野草》、《朝花夕拾》(前半部)、《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集》。 在厦门教书时创作了《两地书》、《朝花夕拾》(后半部)、《华盖集续集的续编》、《而已集》、《中国文学史》。 在上海时期创作的有:《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故事新编》、《集外集》。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从鲁迅先生的生平中了解他的作品,亦可以从他的作品中了解他的生平。 他是那样的敏锐又纯真,他一生都在追求一种大众的理想型人格,虽然还是醒不了沉沉的大梦,扫不清千年淤积德秽坑,但他绝不后退和后悔。 鲁迅先生自己说过:"我所抨击的是社会上的种种黑暗,不是专对国民党,这黑暗的根源,有远在一二千年前的,也有在几百年,几十年前的,不过国民党执政以来,还没有把它根绝罢了。现在他们不许我开口,好像他们决计要包庇上下几千年黑暗了。" 他也悲悯沉痛地说过:"他我还没有想出一个现在已极平常的惨苦到谁也看不见的地狱来。" 他独自一人战斗,虽也偶感寂寞,被诬陷,被嘲骂,但他都不予理睬,依旧独自战斗着。 我们现在可能无法深切体会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和"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但我们得知道,这是他独自冲锋陷阵了三十年,百战疮痍,仍然炽热坚挺的勇气和决心。 鲁迅先生于1936.10.19日上午05:25分因为肺结核而没钱治病离开了我们。 这不只是一颗星星陨落,而是一个时代的长明灯熄灭。 鲁迅先生一生是清苦甚至潦倒的,靠文字和思想为生过于艰难和危险,但他的精神却一直熠熠生辉,不仅照亮温暖了他凄寒的人生,也照亮温暖了一代又一代思索者的人生。 虽然我们只能从他的文字里走进他,走近他的思想,走近他的生平,去呼吸他身上的那种伟人气息,但是,谁也不会忘记鲁迅先生,忘记他这样一位伟大的民族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