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工作的地方,经常可以看见一个衣着考究的的老头,手里提着一瓶泡了当归、人参、枸杞的白酒,另一手则不断从裤兜里掏出炒豆子,往嘴里丢几粒豆子喝上一口酒,然后用昏昏欲睡的眼睛扫视过往的世人,见到熟人便高声挥手致意。老头是铁路上一退休的干部,唯一的儿子死于车祸,也许是哀莫大于心死,老头从此过上了壶里乾坤的生活。旁人都謂老头可怜,我想,老头也许并不这样认为,可能在此刻,真正可怜的应该是我们这些昏昏的世人吧。至少此刻,他的心境是宁静的,达到了真正的无所求又无所不求,生命已经回归了简单和澄清,而我们这些世俗的人却还在尝试对他贩卖廉价的同情,从假想的弱者身上获取一点可怜的自我慰籍。 这让我想到了梭罗——一个有钱佬,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才生,艾默生的得意弟子。为了探索一个人的生活究竟只需什么就足够,怎么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趣,他舍弃文明生活,跑到一个叫瓦尔登湖的人迹罕至的地方搭一个木屋独居,开荒种地,过上原始人般的生活。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一本《瓦尔登湖》问世,这笔精神财富不但成为哈佛大学的宝贵遗产之一,也成为美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梭罗也因此成为一个愿意用一生去追问一个答案的人。这个叫做梭罗的有钱佬,还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他认为政府会将他上交的税款用于正在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因此他拒绝缴税,被关进了监狱。他的老师艾默生去监狱看他,问:"你在里面干什么?"梭罗反问:"你在外面干什么?"……用我们现在的眼光去看待,这么个人物简直能让你发疯。然而,不久,著名的《文明的抵制》一文诞生了,正是这篇文章,点燃了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的灵感和理想,成为非暴力抵抗运动理念的起源。 世间的每个人都在渴望着与众不同,我们试图沿着世俗的路径去取得不俗的成就,却最终不免被世俗和平庸淹没,而真正能给人类带来震撼性成就的往往莫不是那些看起来特立独行、思想怪异的"异端"。梭罗那样的人在中国也有一个,他便是陈独秀,一个立志出了研究室就进监狱,出了监狱就进研究室的革命者、思想巨匠。 敬佩这些甘愿用一生去追问一个答案的人,他们的思想是我们这些被滚滚红尘遮蔽了双眼的凡夫俗子所远不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