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托孤大臣不少,而很多人印象中的托孤大臣,都是非常忠于皇帝忠于王朝的,在老皇帝死后,尽心尽力的辅佐新皇帝。这样的臣子自然是不少,而且是王朝路上的助力,但是却也有很多失败的托孤,比如历史上刘裕的托孤,点了四位大臣作为托孤大臣,但是他绝对想不到的就是,自己前脚刚死,后脚小皇帝就被这四个大臣给杀掉了,的确堪称是史上最失败的一次托孤了。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大臣为何要杀掉小皇帝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刘裕简介 自古以来,托孤就是一个神圣的字眼。这是因为托孤代表着一种信任,一种忠诚。商汤托孤于伊尹,周武王托孤于周公,汉武帝托孤于霍光,刘备托孤于诸葛亮,都被后世称为旷世美谈。 然而,并不是所有托孤都是成功的。一代雄主刘裕的托孤,就可谓失败至极。他刚刚咽气没多久,他的嫡长子刘义符就遭四个辅政大臣联合废杀。 刘裕,小名寄奴,或许是中国最会打仗的皇帝之一,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他戎马一生,从未打过败仗。因此南宋诗人辛弃疾曾称赞他:"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出身于草根,生长于乱世。刘裕生活的时代,正值五胡乱华的最后时期。中原大地饱经胡汉军阀的蹂躏,可谓是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时势造英雄,刘裕在此危局下,应运而生。 首先,刘裕平定内乱,镇压了孙恩卢循起义,随后又挥师北上,消灭了叛臣桓玄,将晋安帝重新扶上了皇位。 之后,刘裕仅用10多年的时间,扫平了群豪,相继灭亡了南燕、后秦以及谯蜀,收复了洛阳和长安,距离一统华夏,驱逐胡虏只有一步之遥。谁知就在刘裕准备进攻河西赫连勃勃的节骨眼上,刘裕的政治伙伴刘穆之去世。 为了防止后院失火,刘裕被迫南返,失去了统一天下最好的机会。最终,刘裕废黜了晋安帝,并自立为皇帝,是为宋武帝。而后,刘裕又毒死了晋安帝,弑杀前任国君,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2、刘裕托孤 刘裕称帝时,已经年过六旬。就当刘裕准备北伐北魏时,他却一病不起。只能说,他的寿命和出身制约了他的成就。从小兵到皇帝,刘裕实在浪费了太多时间。 公元422年,刘裕病重。因此刘裕嘱托了后事,将太尉王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以及护军将军檀道济任命为顾命大臣。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然而刘裕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当年五月,刘裕已经病入膏肓。于是他将太子刘义符叫到身前,告诫说:"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 在刘裕眼中,檀道济、徐羡之和傅亮都没什么威胁,唯独只有谢晦心思诡诈,若有人心有异志,必然是他。刘裕的一番告诫,让刘义符对四大辅政大臣起了怀疑之心。于是,刘义符开始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试图制约辅政大臣。 而反观四大辅臣那里,四人对刘义符同样不信任。在他们看来,皇太子喜欢与小人为伍,难以托付天下。如今北魏越来越强大,让刘义符当皇帝,恐怕难以抵挡胡人的入侵。 刘裕死后,刘义符与四大辅政大臣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已经开始重蹈当年海昏侯刘贺与霍光的覆辙。对此,刘义符的亲信范泰心急如焚,他进言于刘义符,希望他能明智地处理与辅臣的关系。然而刘义符年轻气盛,充耳不闻。 3、为何四大辅臣杀了刘义符 就这样刘义符和四大辅政大臣的关系已经难以收拾。而刘义符呢?由于过于年轻,玩性未消,因此他在宫殿里开了个市场,每天和宫女太监游戏于期间。玩累了,就直接在宫殿里的龙舟中睡觉。 与此同时,擅长骑射的刘义符还在宫中训练士兵。而这一切,都让四大辅政大臣万分恐惧。公元424年,刘宋王朝吃了大败仗,洛阳为北魏所攻占。而刘义符则耽于享乐,对于军国大事根本充耳不闻。 因此四大辅政大臣决定和刘义符彻底决裂,于是他们勾结在一起,准备发动政变。五月,檀道济入朝,而战功卓著的他对宫中禁兵具有相当的威望。而谢晦则则偷偷聚集将士于府邸之内,并以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为内应。 政变当天,刘义符还像往常一样,在龙船上酣睡。而檀道济带领军队,杀入了宫中。而在邢安泰等人引导下,檀道济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到了龙船,刘义符发现檀道济已经发动政变。于是他手持武器,与乱兵格斗。 最终,刘义符寡不敌众,被乱兵砍伤了手指,失去了抵抗能力。于是檀道济等人收走了他的印绶,并将之押到了太子宫。四大辅政大臣宣布将刘义符废黜,并让宜都王刘义隆迎入皇宫继位,是为宋文帝。而刘义符则被邢安泰所杀害。刘裕尸骨未寒,刘义符即被杀害,年仅18岁。刘裕的托孤,可谓是史上最失败的托孤。 "古者人君养子,能言而师授之辞,能行而傅相之礼。宋之教诲,雅异于斯,居中则任仆妾,处外则近趋走。太子、皇子,有帅,有侍,是二职者,皆台皂也。制其行止,授其法则,导达臧否,罔弗由之;言不及于礼义,识不达于今古,谨敕者能劝之以吝啬,狂愚者或诱之以凶慝。" 简单说来,就是刘裕对于儿子,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围绕在太子、皇子身边的,都是一群小人。有缺乏教育,刘宋王朝才政变屡生,变乱不断。 在笔者看来,刘义符其实没有什么大错,只是缺乏经验和处事能力,根本不是那些老狐狸的对手。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果他能像当年汉宣帝对待霍光那样韬光养晦,又如何会被置于死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