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


  【摘 要】经济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的兴起给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因传统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中断,审计人员难通过用肉眼来跟踪会计业务。这必然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要完善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工作,必须要转变传统审计观念,重视审计,建立健全审计制度,在减少损失浪费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分析了我国电算化审计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现状;影响;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指的是以计算机为主要信息处理手段的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是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信息资料文件和会计规范等基本要素组成,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特点
  1.数据存储的磁性化、无纸化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数据是以文件的形式予以存储,不再象手工阶段那样,记录在账簿中,而这种存储的介质,又都以磁性材料为主。存储于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与其他电子数据一样,都具有存储方便、修改与删除不留痕迹的特点。但恰恰是这一特点,给会计数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带来了威胁,也使日后审计线索的追踪变得更加困难。
  2.内部控制的程序化
  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内部控制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手工会计方式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职能分割、人员的分工形成内部控制体系,与通过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相互牵制制度结合起来,以确保对信息的正确性、安全性的控制。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集中、连贯性,使得原来在手工会计环境下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如职权分割、手工账簿控制体系等)几乎失去了控制作用,人们就不能不对硬件和软件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可靠性详加考虑,采取其他一些更加严密的措施,确保凭证、账簿、报表等一系列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有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而且有的控制方法还需要嵌入程序之中,通过程序的运行,核对会计数据的勾稽关系,检查使用权密码,审查数据处理顺序等。
  3.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
  手工会计岗位分工核算的各个工作,在电算化会计中都由计算机集中处理。每一台计算机完成某一个特定的任务,一组数据一经输入,便可以被不同的用户共享。隨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系统的复杂性越高,数据的处理就越为集中。这一特点在多用户和联网的工作环境下尤为突出。在数据集中处理过程中,系统的原始数据的采集一般都以代码作为标识。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的影响。
  各国的审计界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新特点,需要针对新的特点制定相应新的工作标准,这些新的工作标准,也构成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条件下新的审计依据。面对日茸发展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加快制定有关针对性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等标准以及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规范会计电算化审计,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的会计岗位职责被打破,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化,安全已不是企业内部所能完全控制的。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实时审计发展使审计风险中包含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日益复杂化。由于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在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控制下,固有风险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由于网络会计模式的开放性和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会计资料被非法修改和窃取的可能性增加了,会计信息被他人非法拷贝和篡改、会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竞争对手截取和恶意修改等使得会计数据的安全、完整性控制难以保证;同时,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也在危害着会计信息的安全。因此,控制风险更难确定。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会计资料是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修改起来不留痕迹,因此舞弊行为较难发现,从而增加了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现代审计是以评价内部控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即审计人员把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查和评价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贮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使手工会计系统中的某些职责分离,牵制力下降。实施电算化后,凭证即是账,账即是凭证,二者的区别不过是数据排列方式的改变而已,也就是说不存在帐证不符的问题。会计系统内部的这些控制,尤其是程序化控制,是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审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如果客户在其会计系统中使用了电子数据处理,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审计人员都要充分了解整个系统,并能识别和评价系统的基本会计控制的特点。因此,作为审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和风险,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目标、应有的内部控制及审查方法。程序化控制是指在编写应用程序中由计算机执行的控制,其审查实际上是对系统应用程序控制功能的审查,一般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审查。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弱点,审计人员要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被审单位提出。
  三、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可靠性的审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数据流程图对经济业务流程的描述是否正确;
  2.审查系统设计是否科学、模块的划分是否合理;
  3.检查系统对输人数据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检测,系统的输出是否满足目标的要求;
  4.审查处理过程及程序对处理过程的描述是否准确无误。
  (二)积极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
  加强广大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培训,逐步扩展和更新现有的计算机知识,提高操作水平,以达到能够对数据库等电算化会计处理系统进行操作来获取审计证据的目的。合理配置审计小组人员,充分考虑审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紧密配合,合理分工,相互沟通。
  (三)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对被审计单位应用会计软件的资格进行审查目前,国际上审计是以系统为基础的审计,即把对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的审查和评价,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降低审计风险,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舞弊的手段,也是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科学的内控制度的有效途径。
  (四)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计算机审计准则是对电算化审计的标准化,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在制定标准和准则时要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大力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主管财政部门在评审某会计软件时,应同时规范、指定与之相适应匹配的审计软件,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电算化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要求电算化审计工作跟上它的发展,要求我们做好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各种准备。加强我国电算化审计发展,重视并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存在的审计问题,将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超.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浅谈,中华会计网校,2013.9.
网站目录投稿:恨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