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汇报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长青小学:马欢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2、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洗澡水的漩涡 紫罗兰的变色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一观点阐述清楚的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对真理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研读 (一)、解读观点: 1.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请同学们打开书,在文中找一找。 2、课件出示(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师:这句话中的"?"和"!"分别表示什么? (二)证明观点 1、把"?"拉直变成"!",就找到了真理,那么怎样做才能把问号变成感叹号,找到真理呢?作者又是怎样具体论述这一观点的?(出示学习指南) 师:下面我们开始汇报。(谢皮罗教授) 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词句谈一谈,你对"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的理解。 人物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找到的真理 三个事例的相同点: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这个小事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发现水的漩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这个真理,他发现真理的过程向我们证明了——课题 过渡:我们继续填表。 2、波义尔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从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追根求源,发明了酸碱试纸。他发明试纸的过程也向我们证明了——课题 3、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细节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这种规律,他发现规律的过程又一次证明了——课题 4、从这三个事例中你找到了哪些相同点? 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作者正是用这三个事例证明了他的观点。 5、作者说完三个事例之后,又作了一个总结。谁来读一读? 这里你又知道了什么?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这四个词能否调换位置? (三)、总结观点: 1、经过事例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从结论中你又知道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可以在书上做圈点批注。(读课文批注) 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从结论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2、见微知著的意思?正是因为这些科学家能够做到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才在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发现了真理。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关系? 对就是首尾呼应的关系。作者重申自己的观点,和文章开头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想找应,形成了总—分—总的结构,开篇提出论点,结尾重申论点,全文结构严谨,回环往复。你还知道了什么? 师: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总结全文 1、同学们,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了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再用三个事例——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证明科学发现需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最后告诉我们,科学发现中的"偶然机遇"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2、观点、事例、结论,这是一篇简单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阅读这样的议论文就是要把握"观点、事例、结论"这三个要点。 3、同学们就像课文这样,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能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并向作者一样做出结论? 4、说得真好,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一定会发扬见微知著,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的精神,因为我们已经懂得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四、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