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王辅臣的故事,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王辅臣话说真的非常的尴尬了,他竟然被叫做是"活吕布"了,而且他最后竟然还是被杀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 明末清初将领王辅臣,一个让人在军事上敬畏、在治军上敬重的将才,却在人生履历上留下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经历。 王辅臣发迹于乱世,当代人毫不留情的给他取名"活吕布",以此来调侃甚至是羞辱他的发迹史。至于为什么和吕奉先扯上了关系,也绝非今人胡乱臆想,这也跟古人有一定的关系。清初著名地理学家广阳子刘献廷曾描述到: 辅臣长七尺余,面白皙,无多须,髯眉如卧蚕,如世所图吕温侯像。勇冠三军,所向不可当,号曰马鹞子。 翻译过来便是:王辅臣身高七尺,皮肤白皙,胡子不多,眉毛形状如同卧蚕,和画像上的吕布很是相像,勇冠三军,势不可挡,外号叫做"马鹞子"。 清代一尺为35.5cm,身高七尺也就是2.485米,已经达到了NBA中锋级别。王辅臣不仅个子高,而且皮肤白,又符合当今小鲜肉的标准。所以,就算王辅臣是当代人,混的也一定不会差。 王辅臣不仅和吕布的画像很是相似,就连履历都和吕布有的一拼,"活吕布"的外号王辅臣绝对担得起。 王辅臣是山西大同人,仆人的儿子,身份卑贱。明末饥荒年间,因为吃不饱肚子和姐夫一起参加了农民军反明。但是王辅臣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好赌,有一次一晚上就败光了七百两银子。他姐夫十分生气,想要杀了这个不成器的东西,结果被反杀。王辅臣以自己姐夫的命为投名状,投靠明军大同总兵姜瓖手下将领王进朝,王辅臣毫不犹豫的将王进朝认为义父。 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山西明军望风而降,王辅臣随即投降大顺。不料大顺军屁股还没坐热,吴三桂引八旗入关,大顺政权顷刻间被颠覆,王辅臣毫无意外的立刻降清。短时间内两次易主,这要比吕布还要吕布。 不久,姜瓖与清廷在利益分配方面没有达成一致,决定反清,王辅臣也在其中。和硕英亲王阿济格西征,与马鹞子第一次交手便被震撼。王辅臣在军阵之中十荡十决,让满人震惊。后因情势急转直下,王辅臣再度降清。这一出叫"二进宫"。 虽然作为投降的汉人被打入了辛者库为奴,但是马鹞子的名号却响彻了北京,满人以武见长,最喜欢马鹞子这种勇猛的汉子。顺治亲政之后,马鹞子平步青云,直接升任一等侍卫,御前听命。后来王辅臣跟随洪承畴征讨西南,深得洪承畴喜爱,被保荐为总兵官。 因为马鹞子名声在外,被平西王吴三桂给发现了。吴三桂十分爱才,几次三番拉拢王辅臣,最终被笼络成功,一起南下剿灭了南明朝廷。王辅臣性格豪迈,在一次喝酒的时候与吴三桂的儿子吴应麟斗气,说了一些酒话。结果人传人,传到吴三桂的耳朵里却变了味道,吴三桂便适当性的批评了几句,王辅臣却不高兴了,认为吴三桂是在袒护自己的儿子,后买通朝廷命官到平凉做了提督。 吴三桂万万没想到我王辅臣这么容易结气,但是事已至此,是难挽回,只能又哭又送,给了王辅臣两万两白银做盘缠。王辅臣先行去北京谢恩,年幼的康熙打了一套感情牌,将先帝的豹尾枪送给了王辅臣,王辅臣感动的要死,随后便去平凉做封疆大吏去了。 吴三桂当了几年平西王,又觉得朝廷对自己不够亲切,外加康熙逐渐长大,集权意识也日益增强。终于,吴三桂反了,同时,王辅臣接到吴三桂送来的书信。此时的王辅臣展现出了难得的忠心。他让自己的儿子王吉贞将送信的使得送往北京邀功,康熙大喜,将王吉贞封为太仆卿。 王辅臣所在的平凉,还有一位将领叫张勇,两人为牵制关系,张勇军功要比王辅臣更大。王辅臣背着张勇邀功,使得两人之间产生嫌隙。直到莫洛的前来,彻底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莫洛原本就与王辅臣关系不佳,此时作为应对四川郑蛟麟的总指挥,一体节制兵权。王辅臣从主子又变成了奴才。 军事上被架空,政治上被排挤。一次因为粮草分配问题,王辅臣越来越觉得憋屈,带着自己的部下去闹事,总指挥莫洛被流矢射死。纠纷演变成械斗,还让满洲总指挥死了,王辅臣瞬间懵了,赶紧向吴三桂抛出橄榄枝。 此时的吴三桂正处于用人时节,见王辅臣来投,自然是摒弃前嫌。王辅臣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吞并了莫洛的所有部队,成为吴三桂的手下。王辅臣的叛变让康熙大惊失色,南方战局焦灼,如果西北再出事,清廷腹背受敌,就不好办了。于是,康熙装作好好先生,再次向王辅臣招降,并让王吉贞回去好言相劝。王辅臣又一次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忠心,不仅拒绝了康熙,还又拿下了清朝的几座城池,直到拿下兰州,清廷都没办法奈何。 之后,清廷决定改抚为剿,命令图海前往西北平乱。王辅臣被切断南北通路,被团团围困在平凉城内。图海再次劝降,王辅臣自知大势已去,向清军投降。康熙没有责罚他,平凉提督,加太子太保头衔。 王辅臣一度惶恐,自杀未遂,康熙责令图海看护好王辅臣。王辅臣一惊一乍的过着日子,最终决定直面惨淡人生。他散尽家财,饮毒酒而亡,并让随从将麻纸上喷水,制造窒息而死的假象,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图海将军是我的恩人,我不想连累他!" 王辅臣最终用一杯毒酒结果了自己的生命,这或许也是他最好的选择! 纵观王辅臣的一生,参加农民军——投明——投清——反清——投清——投吴——投清,反复横跳,七易其主,比吕布的"三姓家奴"还要过火,"活吕布"这个称号,王辅臣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在一般人看来,投降最主要的初衷是贪生怕死。王辅臣在最后片刻选择了投降,也选择了死亡,看起来有些矛盾。殊不知,王辅臣的最后一次投降就等于宣告自己死亡,他想用自己的生命为全家做保。 这些反复接受他的主子们,难道真的都是爱惜王辅臣的才能嘛?不至于。如果说第一次挖掘那是看重才能,那么二次三次的不计前嫌的招降则是因势而动。就拿康熙来说,一边高兴的称赞着王辅臣,一边毫不客气的给他儿子一个虚职,扣下来当人质,再次投降后的王辅臣身边还安插了一个图海,这很明显就是准备秋后算账。 再来说说王辅臣必须死的几个原因: ①首鼠两端、反复难养。古人云: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王辅臣纵使有经天纬地之才,反复横跳就已经让他成为了小人,有谁敢重用,只有满姓的怨恨罢了! ②军中械斗,杀害长官。军中械斗属于内讧,自古都是要严惩,更何况他还将康熙重臣莫洛给杀死了,就算康熙大度,容得下他,那军队制度容得下嘛?满族勋贵容得下嘛? 康熙还能容得下他嘛?早就容不下了,要是康熙能这样纵容一个反复横跳的过街老鼠,那满朝文武不都得人人自危,说不定哪天被杀了都没人做主,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王辅臣的死倒也不是毫无作用,让康熙免于亲自下手,其家眷老小也都未被株连,平安无事,其子王吉贞也仅是免职而已。王辅臣在天之灵,也该满足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