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许之地》是一本由[德]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应许之地》精选点评: ●这个名字让我想到了安全之地 ●继《西线无战事》和《里斯本之夜》后第三次读雷马克。《里斯本》中对爱情元素的处理方式对作品造成割裂,显得轻浮。《应许之地》的题材相比之下则更难处理。和平的美国与战乱的欧洲、繁荣与苦难的反差太大,流亡者无法遗忘过去重新开始的描写很难在具备丰富市民生活常识的读者心中产生共鸣。笔调轻松则显得轻佻,甚至有辱历史;过多强调苦难则流于矫情。这两种态度间的平衡很难把握,从而导致作品的结局难以处理。《苏菲的选择》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从列出的结局概述来看,《应许之地》如果完成,也很可能会落入这种俗套。《应许之地》节奏很慢,现有部分也许还不到提纲的一半。雷马克在本作中的思考是多元的,人与艺术品的两种流亡会有怎样的联系,这决定了本作的观念。可惜无从得知了。 ●有些平淡,有些繁琐。 ●虽然是作者临终前没有完结的遗本,但不如以为佐默最终成为了普通的纽约市市民,平静过一生不挺好的吗?毕竟早前的流亡生活让眼泪都流干了,人流干了泪也该平静过一生了。 ●一本渐入佳境的书 ●死亡不是一瞬间,是恒久的阴影。 ●逃亡到美国的流亡者的爱情 ●有些过于直白 描写比较细腻 ●不算是最好的小说,但是却是最哀伤的小说。因为小说是永远的未完之作,小说里的人是永远的流离失所…… ●人类最擅长的,就是制造痛苦,给自己的,和给其他人的; 有那么两个地点,是异乡里的路灯; 站在灯光里,却更加摆脱不了身后的影子; 肉体已达应许之地,灵魂仍在炼狱里受研磨,这让幸福比痛苦更难消受; 我们每天说很多话,轻易不敢讨论幸福。 《应许之地》读后感(一):应许之地 雷马克的"应许之地"。 在二战末期的美国入境拘留营中,有着逃避战乱或迫害的德国人犹太人,男主角是受迫害的德国人"佐默",躲开了集中营,躲开了希特勒的盖世太保,躲开了枪毙毒气和焚尸炉,他用了一个去世的犹太人护照才来到了美国,最后被朋友希尔施请的犹太银行家坦嫩鲍姆从边境的拘留营担保出来,以两个月的旅游签证踏入美国和平安全的领土,在流亡者集中地劳施宾馆,他遇到了各种各样从欧洲逃出来的犹太人德国人等,并靠着打黑工给人卖古玩及画作赚钱,他见到了所有流亡者的保护神,杰西,一位乐于助人的妇人,也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女人玛丽亚,都是流亡者,在经历逃难后,相识在劳施宾馆,她是模特,由于他们对对方互不了解,但对眼前这份暧昧的感情说不清道不明,故事的最后玛丽亚辞别佐默,去了好莱坞,佐默也没有等到玛丽亚的电话和信件,一本没有写完主角结局的书,让人若有所失,身处和平年代,我们也不会体会到那种战乱中生死离别,同时也让人感觉要珍惜当下, 《应许之地》读后感(二):《拉昂摘要》详细整理 "苦路"这个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几乎就无法停止阅读下去了,它指的是流亡者逃避希特勒政权的路程,其中充满了饥饿、痛苦以及孤独,所以称作"苦路"。这是书中描写苦路的原话。 而《拉昂摘要》则是流亡者汇集了逃难路上实用的行为准则以及流亡者在路上相互转告的经验。是一本"书中书",这本小册子也是苦难者与不幸抗争的无声呐喊,而来到了纽约的一行"获救者"却依然虔诚地遵照着《拉昂摘要》行事,可见战争造成的阴霾是无休止地在所有幸运逃生的人生活中闪现的,它无法消除,无法避免,和命运如影随形。 文中几乎每次出现《拉昂摘要》的条例,都替书中人物做了果断智慧的决定,诸如抛开烦恼享受当下等给了流亡者片刻绝望无法侵袭的时间,我忽然觉得整理出来或许也会有不小的现实意义,所以整理如下: 《拉昂摘要》按原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文中未明确说明是第几条的列为第x条: 第十二条:情绪会降低判断力,幽愁亦然。 第七条:当你不需要帮助时,帮助才会出现。 第六条:走一步看一步。 第x条:生活在险恶环境中的人甚至在进行嘲讽时也该小心翼翼。 第x条:不要沉湎于幻想,它会放大或缩小现实,甚至令它走样。 第x条:在危机中哀悼不可避免的事是种自我削弱。 第九条:为明天担忧会削弱今天的判断力。 第四条B款:先朋友后他人(在纽约被希尔施修改为:最后再还朋友的钱,他们可以等) 第一条:任何时候都不让情绪败坏胃口。 第十条:任何时候都可以吃一切想吃的东西。 第八十七条(主角们临时添加的)未来可以稍等片刻,美可是稍纵即逝的。 第二条:任何时候只做一件事,否则你会分心,盖世太保会逮住你。 第x条:及时逃跑也是一种艺术。 第x条:逃回来之后就不要说丧气话。应该忘掉所发生的事,否则就不要逃回来。 第八条:只考虑现在与现在的问题,未来自会关照它自己。 《应许之地》读后感(三):不忘历史 负重前行 初入美国 美国之于佐默,之于和他一样九死一生流亡至此的人们来说即是应许之地。这里没有挨打,不用受刑,不用做苦工被折磨死,也不会被用毒气杀害,这里有能踏实睡觉的床,有陌生却平稳的喧嚣,有野性自由的气息,有脚踏实地的安全,可以满足生而为人最基本的需求。 在这里,生活重新打开了它的怀抱,接纳了他们。 初入美国,佐默入住流亡者初到都会入住的劳施旅馆,是由一个俄国流亡至此的老人莫伊科夫经营的旅馆,也称"流亡者之家"。在短暂享受自由的气息后,即面临着语言不通,没有收入,也没有正常打工权利的困境,佐默拿着八周的签证边学习英语,边找寻着活下去的机会。凭着对古玩的了解,佐默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古玩店整理文物,虽然只是两周时间的工作,但对他已是足够的慰藉。 在美国的每一个夜晚都会做梦,不是为未来担忧,而是回忆太沉重,无法逃避,无法忘却,佐默整夜开着灯睡觉,害怕噩梦惊醒时的黑暗。他梦到集中营,梦到在布鲁塞尔藏身的博物馆,梦到自己的逃亡,在梦里一次次经历曾经有过的绝望和恐惧。 佐默明白了莫伊科夫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伏特加和安眠药,回忆像梦魇一样纠缠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帮助众多流亡者进入美国的保护神杰西、资助者坦嫩鲍姆经常会组织聚会,把故乡的美食和醇正的美酒分享给在此努力生存的人们。在聚会中,佐默遇到了一些在集中营的老朋友,以为已经死在纳粹屠刀下的朋友在异国重逢,大家都有着对苦难避而不谈的默契,只谈现在的生活和战争的近况。坦嫩鲍姆帮佐默引荐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协助一个美国的艺术品商人布莱克买卖艺术品,使他得以无后顾之忧的在美国生活。 战争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曾经在柏林号令千军万马的将军在杂货店当售货员,医术精湛的外科医生在医院打黑工,大名鼎鼎的作家当起了粉刷匠,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开始卖洗衣机,曾经风光无限的人们现在食不果腹,行尸走肉一样的活着。 往昔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在美国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无根的活着需要巨大的勇气。苦难曾经加诸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身上,身体逃离了苦难,心灵却再也无法回归平静和安稳。 遇见爱情 佐默是幸运的,爱情是他美国生活中最美的意外。他爱上了一个经常来劳施旅馆逗留的时装模特玛丽亚,从俄国来的流亡者。 他们都是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他们有着一样的敏感脆弱,自卑孤独,不敢轻易付出,爱得小心翼翼。在不断的接触和试探中,一个大雨夜,借着酒精的力量,他终于鼓起勇气吻了她。 在一起的日子里,他们从不谈论彼此的过去,不憧憬在一起的未来,甚至不会去主动了解对方现在在做的事情,在结交的朋友。这是对他们而言最轻松的交往方式,生存下去已是不易,爱情只能是当下的慰藉,未来遥不可及。 他们的生活是两条永不交汇的平行线,但是心却跳出了生活,把平行线打结。 他陪她去逛街,她看橱窗里面买不起的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鞋子,笑的像个小孩;他看她被橱窗照亮的脸庞,深深地陶醉。她给他带去最醇正的俄国伏特加,在他胸口沉沉的睡去,带给他女性特有的气息和温柔。 作为这个国家的二等公民,佐默无法承诺,更不敢畅想这段感情的未来,甚至没有勇气在阳光下承认这段感情。所以玛利亚有更好的追求者出现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逃走和退让,这样一个破碎的自己如何给爱的人带去安全感和快乐。 玛利亚一心一意的爱着佐默,甚至在他不告而别的情况下,她都没有放弃,她懂他的自卑,懂他的退让,但是爱让她一次次扑向他。 爱情给佐默绝地逢生的生活增添了华彩和光亮,仅仅是遇到,尝过爱情的滋味,他已经非常感激。在历经迫害、战乱、流亡后的新生活中,玛利亚于佐默是唯一有颜色有温度的回忆,她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温情而动人。他会永远记得他们在房间里并肩看夕阳西下的美好,那是爱情的温度。 爱会柔软一个人,玛丽亚让他领悟在经历了非人的折磨后,他仍有爱的能力。 找回自己 "佐默"并不是他本来的名字,是在巴黎时,带他学习古玩的商人路德维希·佐默的名字,在商人因病去世后将自己的护照赠予他,他才得以在苦路上经受过一次次的检查,来到美国。 在美国度过了七年冒名顶替的生活,七年,每过七年,每个人都会变成另一个人,他一度忘记了原来的自己。只是在翻看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战争消息时,心绪翻涌,他才想起本来的自己,想起家恨国仇,他永远忘不了父亲在自己眼前被枪杀的那一幕。 流亡者中很多人都盼望着战争结束,想要重返家园,或因仇恨,或因思念,或因心结,归根结底生命的大树,总要有根才有生机,才会向上生长。 战争结束后,佐默回到了德国,找到了杀害父亲的盖世太保,最终为父亲报了仇。纳粹战败,但是战后的德国并没有为流亡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久战让这个国家伤痕累累,无处愈合。国家没有让那些手上曾经沾满同胞鲜血的人遭受应有的惩罚,反而佐默因为复仇被关进监狱。 在惨烈的战争中佐默活了下来,但是在失而复得的和平到来时,新的德国却变成了冰冷刺骨的寒窑,是非颠倒,看不到希望的绝望最为残忍。 置身于人类最惨烈的战争中,经历过漫长的黑暗时光,目睹过超乎想象的求生本能和毫无尊严的死亡,作为被迫害的一方,生存下来就是成功,但是生者永远要背负着血淋淋的回忆于世,再强烈的阳光都无法温暖早已黯淡的心灵。 庆幸我们没有经历过书中流亡者们的大苦大难,不用像他们一样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活着。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生于和平年代,安然享受着现代社会的井然有序,出入一幢幢高档写字楼,拥有优良的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在拥有越多的同时,心里的空洞却越大,灵魂越寂寞。 我们太觉得理所应当,太觉得天经地义,麻木已经成为我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抱怨成为一种常态,身陷都市,身陷职场,总会不自觉的陷入情绪的怪圈。 书籍的意义便在于此,我们可以从书中知晓那一段悲戚的历史,感受历史洪流下众生的悲欢,告诫自己不能忘记苦难,人类曾经遭受的苦难,家国曾经遭受的苦难,历史的苦难让我们懂得珍惜,带给我们面对生活平静的力量。 负重前行,才能举重若轻,生活如是。 《应许之地》读后感(四):读《应许之地》:我们生活在一个失根的时代 01
我们生活在一个失根的时代 读雷马克的《应许之地》时,我总是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异域打拼,下了班周遭是陌生的口音,出了门遇见的邻居因为互不相识,连惯有的礼貌性招呼都可以省略,居所则根据工作地点不定时搬迁。我们这群"城市流亡者"与《应许之地》里逃窜的犹太人无异,都在异国他乡寻找着各自的"应许之地",小心维持令自己感到安全的方寸空间,不时承受着别人的歧视或者恶意。 应许之地,出自《旧约•创世纪》,其上记载着以色列人祖先亚伯拉罕由于虔敬上帝,上帝与之立约,其后裔将拥有流奶与蜜之地。延伸理解为没有战争的,平安喜乐的幸福家园。雷马克的《应许之地》让我暗自庆幸,没有出生在战争年代,不用经历动荡和杀戮带来的颠沛流离,但也让我相信,历史永远不会过去,它只是换了一副面孔又重新归来,以我们这群"当代流亡者"在都市里的冲撞和探索为表现。 同是失根之人。不同的是《应许之地》里的人们因为非正义的战争背井离乡,而我们则为了生存和梦想将根扎在家乡以外的土壤。不同的是《应许之地》里的人们承受着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而我们则日夜被迷茫与成功后的落寞狠狠地压抑着鼻息,喘不过气。 诚如斯蒂芬•茨威格的评价,雷马克的确是"不需劝诱,你就会被他的作品征服;无需夸张,他就能震撼你的心灵"史诗级的作者,精炼的用词,抒情的书写中透着客观冷峻的气质,仿若莽莽荒原中的疾风与劲草,力透纸背地呈现人们对失根的恐惧,教人不得不重新反思家园的意义。 《应许之地》虽然是未完成的遗作,我们未能看到本书的结局,但并不影响它成为经典。雷马克在刻画一群战争难民在纽约的生活百态时,既抨击了战争的残忍和破坏力,同时又在冷酷之下注入温暖的力量,这群犹太人在异国他乡尽管提心吊胆着,却也抱团营造了彼此关怀,推心置腹的生活圈子。一冷一暖,使人们在动荡年代的脆弱与顽强,寻根与逃亡,快乐和恐惧都一览无遗。 02
不具名的战争难民在纽约 1940年代的纽约,有一群因德国纳粹迫害而逃离欧洲的人。他们侥幸躲过追捕,途经流亡者的"苦路",历尽种种磨难,九死一生,来到"应许之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但恐惧的阴影挥之不去: "我们的肉体幸存了下来,却要面对漂泊的生活,过去的阴影,徒劳的希冀。" 主人公路德维希•佐默是德国人,父亲因纳粹的政治迫害而死,他也被迫在欧洲流亡多年。佐默曾在巴黎跟着一个犹太古董商做学徒,古董商去世后,他抛弃自己原先的身份,继承了古董商的护照,后乘船抵达纽约。 和许多流亡者一样,佐默努力重新开始。他经人介绍入住了一家聚集各国流亡者的旅馆,凭借当初在古董商身边和藏身于博物馆时学到的知识在一家古玩店找到工作,与时装模特玛丽亚•菲奥拉相恋,对美国的生活越发驾轻就熟。但对于父亲遇害的记忆太深刻,逃亡路上的恐惧感变成了一种本能反应,要融入新的生活并不容易。 佐默慢慢进入了同为流亡美国的犹太人的圈子之后,发现这里的每个人都曾九死一生。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名字,他们不敢拥有希望——这种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权利和精神需求,因为"希望是多么具有破坏力。它可以吞噬一颗脆弱之心的抵抗力,就像一名濒临失败的拳击手,那些没有击中目标的出拳会耗尽他的最后气力。我见过的死于希望破灭的人,要远远多于像刺猬那样蜷缩着听天由命的人,后者的全部注意力都仅仅放在存活下去上,所以无暇他顾。" 在生存面前,希望,情欲,浪漫都是奢侈的,他们唯一可以拥抱的就是孤独,和恐惧。他们每晚相互传递着安眠药,就像传递着一杯又一杯的鸡尾酒那么自然。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常常从噩梦中惊醒——那是真实和想象出来的恐惧,对生活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惧,对恐惧的恐惧。无望和心惊胆战显然已经融为他们血液的一部分,他们已经学不会如何放松地、不带着紧绷的神经过活。 这群战争难民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抨击战争"战争是愚蠢的,几乎是无目标的杀戮,没准谁倒霉就挨了枪子儿。可集中营——这是彻头彻尾的残酷,绝对的恶毒,是大屠杀,而且是出于对酷刑和杀人的嗜好,即使活到一百岁,对这种事也不可能淡忘。"却依然在战争的笼罩下顽强地生存着,他们将此归结为是求生的本能作祟,而"求生的本能要比人本身更难消灭。" 雷马克所抨击的战争之恶,绝不止于硝烟弥漫处的喋血和尸横遍野,也不止于因战争而起的逃亡和流离失所。战争的罪恶,是从精神上瓦解了一个人,他们不敢对时下的生活抱有任何一丝寄望,无论白天或是黑夜,都啜饮孤独和恐惧,蝼蚁般地苟活着。因为战争,他们失去了生而为人的精神上的活力,毕竟维持肉体的生存已经耗尽了他们所有的力气。 03
《拉昂摘要》让恐惧犹可忍受 《拉昂摘要》是本指南性质的小册子,里面汇集了逃难路上实用的行为准则以及流亡者在苦路上互相转告的经验。我认为这是雷马克的慈悲,为这群无望的流亡者所开的一扇窗。《拉昂摘要》基本上构建了一个相对喜乐的乌托邦,在这里人们卸下面具,再度谈起自己的名字。在这里人们不必防备,大胆地拿真心与真心碰杯。在这里仿若突然有人接过了自己肩上恐惧的重担,流亡者们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拉昂摘要》部分规章 第一条,任何时候都不要让情绪败坏胃口。 第四条,先朋友,后他人。 第六条,走一步,看一步。 第七条,只有当你不需要帮助时,帮助才会出现。 第八条,只考虑现在与现在的问题,未来自会关照它自己。 第九条,为明天担忧会削弱今天的判断力。 第十条,任何时候都可以吃一切想吃的东西。 第十二条,情绪会降低判断力,忧愁亦然。一切都能够改变的。 《拉昂摘要》对当下的我们仍然很有借鉴意义。它重塑了流亡者们的精神世界,使得他们能够像人一样交往、互助、乐观,进取。它让散沙般的流亡者聚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生活圈。人们在这个圈子里以原始的良善来对待别人。 家境宽裕的坦嫩鲍姆每个月都会在家举行一次聚会,以丰盛的食物款待流亡的同僚。杰西在死期将近时仍然牵挂她的同伴。还有拉赫曼,希尔施,莫伊科夫,菲奥拉,他们分享咖啡,伏特加,牛肉饼,甚至水果和沙拉。 在《拉昂摘要》的庇护下,失根的流亡者们得以品尝到恐惧和苦涩之外的,一点点温暖和人性的味道。它是对无私的一种呼唤。因为"我们那可恶的皮肤将我们和他人隔开,使我们成了自私的孤岛。你们在集中营都经历过,对死者的哀痛并不能阻止人们吞下尽其所能搞到的一块面包。" 这是雷马克反抗战争的武器。战争越是要摧毁人的意志,就越是有人砥砺建树流亡者们精神的家园。他们一心将要抵达的应许之地,除了没有战争的喜乐国土,还包括精神上丰裕的幸福。也许连失根的流亡者们都不曾意识到,正是对精神上的喜乐的追求,让经受苦难这件事变得无比英勇和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