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有心的产品人,他把日常的话题讨论比作了一款产品,从产品思维去探讨产品初学者如何有效地开展一场有关产品的交流会。值得一读~ 我加了一个产品求职交流群,群里的朋友都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或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或在为即将到来的秋招做准备,或经历了刚刚相继结束的实习生招聘。这个群平时也不怎么活跃,但是群里有几个活跃的热心同学,他们每天会整理出最新的互联网新闻分享到群里,偶尔也有一些产品、运营、用研方面的干货。 一、一个关于「喜马拉雅」的讨论会 下午的时候,我看到群里在组织一个关于「喜马拉雅FM」的话题讨论,便关注了这个活动的动向。下面是组织者对活动的一些描述: 亲爱的们,我们将于本周六晚21:00-22:00准时在本群展开用户体验交流会,我是本次交流会的***。 讨论主题:喜马拉雅FM。 本次讨论的提纲为: 1.喜马拉雅FM用户特征及需求 2.与荔枝FM的区别?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3.给喜马拉雅FM提改进建议 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期待在周六晚聆听各位的高见。 一个小时过去了,群里讨论的声音不是很大,大家有一波没一波地讨论着,涉及到用户画像及数据、使用场景描述、内容运营与推荐机制、产品改进建议这几个点。 我作为一个没有怎么关注过这个产品的讨论外围群众,在使用场景描述这里话比较多,对自己的之前的使用场景进行了简略的描述,至于其他内容,我感觉如果没有做准备的话,很难提出有建设性的观点和话题引导。 整个过程中,一位负责这次活动的同学在全权引导大家,大家都比较安静地时候,抛出下一个话题试图活跃气氛。但总体来讲,沉默的时间要远大于讨论的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我的思考 首先这个活动要开始之前,相关人员做了多少准备,是否有考虑过活动的形式、讨论的深度和活跃度、参与讨论的人数等方面因素。这次讨论在我看来不是一件很成功的事情,我想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描述: 1、活动主题不明确,讨论话题太宽泛,蜻蜓点水 策划者的既定活动主题是「用户体验交流会」,但是在活动描述中俨然涉及到用户研究、竞品比较以及产品战略方针这些初学者比较难以驾驭的专业的点,这与用户体验交流这一点不一致,初学者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关的实战经历容易纸上谈兵,造成讨论空洞、缺乏内涵的问题: 一开始喜马拉雅的slogan是"路上堵车,听喜马拉雅",后来变成了"随时随地,听我想听",现在变成了"听,见真知",可见喜马拉雅最初的目标用户群可能是上班族,后来随着知识付费火起来,用户群范围就进一步扩大啦,就像olive说的,主要是20~49岁的大学生和职场人士 这段文字是群里一位很认真的同学讨论的,这里提到了喜马拉雅的slogan变化趋势,得出了随着知识付费使得用户群体扩大,我认为这一个话题点可以进一步进行讨论,用户群体是怎样扩大的,为什么知识付费会导致其扩大,产品内容如何针对知识付费做调整,再细致一点关于对用户的描述是否可以从学生和上班族更加深入,分析出具体的用户特征和行为。 从描述中也不难看出,组织者希望在这次讨论中对「喜马拉雅」这款产品进行一个相对系统全面的讨论,而忽视了一些讨论上的细节。但是我认为,这样形式的讨论不在于讨论过多少个产品,而是针对某个产品,进行过多少个细节点的讨论和研究。 2、参与讨论的用户不明确,过程中缺乏声音 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群里的讨论尚未结束,但是大家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根据QQ群的统计功能,这个群里共有159位用户,其中在线用户有118位,参与讨论的用户加我有9位。很尴尬的一个数据。 既然要做一个讨论,我认为在前期应该对规模进行一个粗略地估计,对群里用户参与讨论的意向提前使用群投票或者群活动的形式做一个估计,将有意向的用户组织起来,可以使用微信群或者直播课堂的形式,更加高效、高速的进行信息传递与碰撞。 3、讨论前针对初级参与者设置介绍环节 在上面一个点中,我提到了应该在活动之前对参与用户进行梳理。而这里则是针对参与的用户,由策划者或经验丰富的用户在活动之前,针对讨论的内容做一个信息整合,为整个讨论的氛围做铺垫。 比如这次我们要讨论「喜马拉雅」,则可以介绍这款产品的一些基础信息,包括产品的形态、用户规模、以及最新的新闻资讯动态热点等,对他的核心功能点进行简略的梳理,让未做准备的用户、以及临时参加的用户(比如我)有一个大体的思考方向,这样对把控整个活动的方向也有一定帮助。 我把未做准备的用户和临时参加的用户命名为初级参与者,因为在现在比较流行的粉丝文化中(微博、知乎),粉丝都可以成为初级参与者,他们留存在社区中的很大原因是相关明星、大V以及他们的产出内容。而我们的讨论活动也类似,活动的内容和深度是吸引初级用户的核心,因此要考虑到初级用户的转化问题,或许一次有意义的产品讨论会激发出初级用户的热情,从而在一次活动中转变为核心用户,进而转化为经验丰富的用户呢。 三、如果把这次讨论作为一款产品 我始终认为,产品的思想是产品人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锻炼这一技能。以这次活动为例,是否可以进行如下思考: 1、这次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核心主题又是什么? 这是一个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思考步骤,首先思考讨论最主要的主题,然后将这个主题细分出一系列子主题,将子主题进行优先级排序,去思考每个子主题是否真的需要放进讨论中来,是否足够产生相应的讨论话题,如果有多个优先级较高的主题时,是否可以考虑将活动分期进行。等等。在进行这样的思考之后,对于整个活动的目标把控应该会清晰一些。 2、参加这次讨论的用户有多少?他们有怎样的特征? 讨论是一个强参与型的社交活动,讨论的主题是核心凝聚力,但是凝聚哪些人,似乎是一个问题。针对这次群讨论,群里用户分类我在前面已经有过初步的介绍了,是否可以考虑:已经拿到产品实习offer的同学是否愿意参与讨论以及是否愿意分享,刚刚开始准备求职产品的同学参与的热情如何,同学们更加关注讨论主题中的哪一个点,在准备讨论前大家都做了哪些准备,等等。 3、讨论的整体流程怎样设置?每一部分应该占比多少? 讨论的流程有点类似产品中的流程。所有的流程都是为核心主题服务的,每个流程应该怎样为整体流程服务,具体的形式是什么,是直接开场还是有一个简短的介绍作为铺垫,哪个细节的讨论应该简短而哪个又应该比较深入,整体流程的连贯性如何,是否能够让参与者在讨论之后依据这个流程比较容易的回忆起讨论的内容,等等。 4、我能从活讨论中获得什么?是否需要做出一个总结文档? 写总结文档是我个人的一个习惯,我认为这样对自己的收获进行一个梳理能更好的理解并且加深印象。而至于从中收获什么,可以从参与者和策划者两种角色中进行思考。参与者能够收获其他人的观点,同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去探讨和验证;策划者能够对活动主题的方向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从而激发出以后的思考,培养自己的产品感,这些问题,我认为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