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源》是一本由(德)斯特凡.克莱因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之源》精选点评: ● :B82-49 ●以前看过一本欲望之源,这本是姐妹篇,以遗传进化的角度解释了非理性行为,还行 ●书名很鸡汤,其实是严谨的科学著作。 ●看看 ●这本书结合了时下先进的脑神经科学,让人们更好理解改变背后的科学依据 ●这本非常惊讶的,居然是中后篇写得好些,讲抑郁症和市民社会,学习幸福那边 ●虽然这个译本没有台湾的好,但是,这的确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力荐!! ●外国人写这类的书都像带着把解剖刀,深入细致。建议与《孤独是可耻的》一起读。 ●买过的,贵了点。内容还可以。 ●从生物机体内部进行调节来使自己快乐,难 《幸福之源》读后感(一):pursuit of happiness 激素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人体两架精巧的机器。通过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指导人的思维和活动。如果要找到幸福的源头,就必须认识幸福的机理。而最重要的是承认大脑并非主宰一切。因为通过自省来带领自己离开抑郁状况就像用手提着头发离开地面一样困难。其实一点点外界的刺激就能通过上述两大系统的杠杆作用完成四两拔千金的工作。强烈推荐~ 《幸福之源》读后感(二):讓外行人了解幸福吧 很早就知道蔡康永推薦了一本德國作家寫的《不斷幸福論》 在大陸遲遲沒出版 終于,出版了 被譯作《幸福之源》 并不是什么理治之作,從心理專家腦殼專家的實驗理論分析,道明幸福不是我們一直所認為那霎那間的快樂 "當我們感覺幸福的時候,其實也在感覺痛苦,只是當時的幸福激素要多過消極的激素" 當我們了解幸福的理性運作,我們是不是就可以隨心的控制幸福? 書里會讓人覺得腦還有心理 甚至瞬間幸福的感覺,很簡單也很復雜 如果我們想 我們也可以控制所有 《幸福之源》读后感(三):60忆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幸福不仅仅是头脑上的事情,而且是身体上的事情。想要健康的体魄需要锻炼,想要幸福更加需要锻炼。以下是这本书提供的几个锻炼法门。 锻炼身体,和谐性生活,友谊,情趣广泛,做有趣的工作,不和别人比较,积极心态,民主公平的社会环境等等。 追求幸福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锻炼方法,认识自己不需要特别的措施,注意对日常生活刺激的反应,并且拿习惯做点实验就足够了。 这样,我们越来越能找出什么对我们有益。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地球上有60亿人,那么就有60亿条 往幸福的路。 《幸福之源》读后感(四):读后感 按照书中的论点,不难推论,人生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但却有"有意义"的感觉,这些感觉是脑中释放的大分子结构到神经元上的结果.我以前一直怀疑人体内有一种"意义素",它让人觉得人生有意义,事实上确实有这样的东西. 你可以把人生看得非常复杂,用很多模型去理解世界,经济的,人际的方方面面,但如果要简单也可以,你人生的所有喜怒哀乐不过是一堆分子结构刺激神经元的结果,我们一生大费周章地折腾这些东西都是为了哪些玩意,难怪古人常叫人反观自身,征服里面的世界而不是外面的世界. 读完这本书,确实,你可以把大多数self help的书放一边了. 将人理解成一个回路,外界和人脑内部产生各种感觉,然后人脑有采取各种行动,进而改变世界,改变后的世界有反馈给大脑产生好或者不好的感觉.很多回路其实都可以缩短,不必大费周章,例如如果把希特勒的大脑回路缩短就不用大费周章地发动世界大战了. 《幸福之源》读后感(五):意识到幸福时刻就是马赛克不幸最稳妥的办法 这本书补充了一些幸福心理学的理论,以下6个重点 1.最后的印象会被大脑记住。所以学会从最高兴的点抽身出来,是聪明的处理,因为最后印象会被回忆起。 2.生活不是百米赛跑,每个人必须寻找给自己带来美好感觉的事物(比如心流)所以不要把精力花在嫉妒上,虽然这不容易做到。嫉妒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心甘情愿毁灭自己,只要能让对方更痛苦。(较强的虚荣心、嫉妒大多数随恐惧和抑郁而来)有这个精力为什么不花在建立自己的一套整顿注意力的程序,让自己慢慢的有能力随心所欲的进入心流呢? 满足就像马赛克,由许多幸福的时刻组成,意识到幸福时刻就是忘却不幸最稳妥的办法。 3.关系越亲密,互相给予的就越多,同时从对方那里得到的也越多,她们的关系因此也越亲密。妈妈和姐姐的关系就是如此,我能控制的只有我的给予。世界就是这么运作的吧,这是规则。 4.没有永远的幸福,但我们可以尽可能让幸福时刻的次数多一点 5.让人产生积极感觉的两样东西:事前喜悦(比萨斜塔)和享受(鸦片剂) 期待的事物一定要超过已经习惯的事物——大脑喜欢变化 6.痛苦和喜悦可以并存的。 "當我們感覺幸福的時候,其實也在感覺痛苦,只是當時的幸福激素要多過消極的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