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读资治通鉴智伯要地


  读《资治通鉴》(5)智伯要地
  翁武侠
  在智伯执掌晋国政务以前,当红的当然是赵鞅,而不是他的父亲智宣子。前475年,赵鞅病逝,其子赵无恤继位,这时的智伯的机会来了,就逐步地登上了晋国的执政宝座。
  智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胸怀的理想就是要匡扶晋国的霸权,身为国之卿士,当以国家为重,当扛国家之大旗,作国家的先锋。
  前455年,智伯为了实现自己所谓的理想,假借晋侯之命,巧以恢复晋国霸业为由,向赵、韩、魏三卿各家索取一个万户之邑。他的理由是: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你们呢?也应有所行动吧。
  持这样的理由,他开始了向其他三家要地的过程。
  智伯向韩康子要地。这个要字,说得直白,但很强硬。康子一听就心中难受,自己的祖业,自己的地,白白地给,没有一点点的回报,还这样莫名其妙被人要,自己还不得有任何的推迟,想想心都痛,不想给。
  康子的家臣段规忙上前劝诫他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拿到地更加狂妄,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向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
  康子一听,觉得是有这个道理。不给,智伯这关过不去,按智伯那样的不大认人的脾气,肯定要加罪于我,要出兵伐我,而我又打不过他,这个风险一定不要冒。先应付着,把地给他,长长他的傲气,看他嚣张的下场,等待可能的时机,这是个好主意。于是韩康子就答应智伯的要求,并来个十分的慷慨的态度,不久就派了使臣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献给了公室。智伯见此事办得如此的顺利,心中不免一阵的大喜。
  智伯又向魏桓子要地,桓子一听要地这两个字心中也是火冒三丈,冒火的理由与韩康子一样,平白无故就要失去这么大一块封地,谁舍得?对方一上来就狮子大开口,一说就是一百里土地,一说就是一个万户邑,谁想给啊?十万个的不愿意。所以,桓子也不想给。
  魏桓子的家臣任章也来劝诫他:"智瑶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的警惧;我们给智瑶地,他一定会骄傲。他骄傲而轻敌,我们警惧而互相亲善;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瑶,智家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周书》说:‘要打败敌人,必须暂时听从他;要夺取敌人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主公不如先答应智瑶的要求,让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又何必单独以我们作智瑶的靶子呢!"
  魏桓子听任章这么一说这么一分析,也觉得这是在万般无奈下的一个办法。回绝呢,没有理由,智伯是打着为公的名义,他自己还先献了土地,而且那个韩康子也答应了并且土地也献了,自己一家得罪不起他们,自己还是先忍忍吧,但愿此事的结果象家臣任章说的那样,避开锋芒,助他娇横,增我朋友,等待再起。魏桓子于是接受了任章的看法,答应了智伯,也把土地、户口让了出来。
  智伯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方。赵襄子一听也是冒火,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说什么也不能送人啊。"不答应,不给,加之赵襄子往日与智伯有隙,就更是来个不理不睬,高高挂起。
  智伯一听赵襄子不答应,拒绝献地,而且还叽叽喳喳的,不理不睬的,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你看韩、魏两卿多爽快,二话不说就拱手献地,而赵襄子竟敢抗命,如此一想,智伯心中不免勃然大怒。智伯马上向晋侯请命,率领韩康子、魏桓子共同出兵讨伐赵襄子。
  晋国一场长达3年之久的内战爆发了……。
  韩康子、魏桓子明知智伯要地的举动是借君王之名意在削弱别家,但不敢与之争锋,因势不如人,虽不愿意,怨言满满,但还是忍气吞声,苟且偷生如数交出。
  智伯以公卿之职,借晋侯之名,以强国之词,向同据卿位的同僚强行要地索地的行为,实属强求,实属无理,实属霸道,实属暴横。这等大事,宜慢,宜商,那有强行强要的道理。即使赵襄子不给土地,由晋侯给他个行政处理就可以了,那有动不动就要不完吃不完地动刀动花打打杀杀来解决的。由此事,引起怨恨引起反目引起内讧引起内战,与初借强国之名大相庭径,得不偿失,反而,乱了时局,殃了国家,害了自己。如此性暴,如此强权,如此惹事,智伯何苦来哉!
  2019年11月22日
网站目录投稿: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