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面试产品的过程中,特别是产品新人,肯定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说一下你比较喜欢的一个产品,跟我聊一下它。" 这是个被问烂的问题,那么大部分人会如何回答呢? 选择如下: 大家都在用:微信、淘宝、携程等。 小众的:ONE、落网等。 很少人用:篮球部落2015等 大部分人会选择第一类,有关微信解决的功能需求、界面交互、设计风格等内容,你确定你能把它说得有独到之处给面试官耳目一新的感觉么?网上有关微信的评测都可以环绕地球一圈了,随便拉出个分支功能就够你分析的,此路需慎重。 第二类,人品好你选择的产品口味和面试官一样,打个比方他也在用豆瓣,你吐槽为什么豆瓣登陆总是要重复登陆,这句话你以为体现出了你留意细节的优点,事实上只要用的人都知道,然并卵,总结下就是在面试之前就已经研究了一款产品的话,面试效果也还好,但是依然会出现第一类的情况,不够新意,充其量体现你的逻辑很好,思维清晰,是个合格无特色的产品人。 第三类,很大的概率这个产品面试官都没用过,你说你说一大堆,他都没用过具体的产品,如何有共鸣。 事实上,我们可以选择牛逼产品的一个分支当做一个完善的产品进行解释,一方面你能对它的需求、功能交互以及设计风格等内容聊得很细,很有可能面试官会发现,他居然还没你了解当前这个牛逼哄哄的产品,对你刮目相看,面试马上加分,轻松拿到offer。 回归正题,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朋友圈,评价起来就是小而美。 需求 最新的数据显示,00后用的是QQ,而不是微信,QQ是娱乐聊天一体化的平台,微信是基于熟人社交的平台,而朋友圈主要解决的是熟人之间交流的需求,熟人的定义是亲情、友情、爱情以及职场伙伴等关系纽带,拉近亲情,增进友情,拥抱爱情以及生意合作这些需求,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朋友圈就是为这个而生的。 框架 需求诞生,功能实现需求,朋友圈的功能框架: 朋友圈内容简洁,没有特别多的功能累积在上面,用户体验不错。 朋友圈背景 用户点击背景弹出设置背景页面,自行更换。 用户头像 点击进入个人头像进入个人朋友圈,可看到用户朋友圈已发布的内容。 发表状态 点击右上角,显示弹出框选择发照片还是小视频。 事实上,朋友圈发布状态有三种方式: 长按相机键,进行纯文字编辑,进行发表。 点击照片,在个人相册或者拍照获取照片进行上传,自行选择是否编辑文字,进行发表。 小视频,拍好的小视频或者现场拍摄视频进行发表,微信的长按拍摄功能做得也很棒,方便快捷。 从功能逻辑上来说,最开始显示的是照片或视频,因为视频图片比文字更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微信鼓励用户传图片发状态,培养用户的习惯,这也是为什么公司之间合作讲项目,都希望做份PPT,图文图表相结合,表达更为清楚直观,准确传达内容。 进入编辑状态页面 这个环节称得上完美,编辑页面显示四个功能: 所在位置 谁可以看 提醒谁看 QQ空间同步 从需求上分析为什么有这四个功能: 自行选择是否显示位置,用来向父母报平安或是向朋友炫耀外出旅行地点,满足你的需求。 当你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人员经常面对熬夜加班,偶尔发一张熬夜加班照证明自己是个奋斗的小青年的时候,记得编辑下别让你家人看到为你担心,当然有些不太喜欢的朋友你也可以选择性屏蔽了。 提醒谁看,就是你@某人,提示信息希望他看到这个信息,表示你对他的关注。 QQ空间同步,经常看到有人在微信和空间同时发状态,这满足了他们的存在感需求,一次性在两个平台进行发布,方便快捷。 在此值得一说的是,不给谁看的这个功能,是本人用过的第一款有这个功能的产品,极大地解决了特别是大学生的需求所在,面对父母的关心,你把他们删除或者屏蔽不是一种好作为,换号的话,你在这个平台添加了如此多的好友,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太麻烦。 这个算是刚性需求,你还能对朋友圈好友进行标签分组,这样编辑不至于每次发状态找这个亲戚那个亲戚,如果是拥有几千人的微信好友,那发个状态太费劲就不好了。 评论点赞 在这一块的功能点上,赞也是已阅,刷个存在感,唯一的一个好创新就是你不能看到发状态的主人的其他朋友的评论,这一点是基于保证微信用户的隐私性开发的一个功能,避免过多的人被骚扰、被添加好友。 但是在这里,我要吐槽下的一个功能就是,我只是路过点个赞,过一会儿看到几十条信息,吓死宝宝我啦,点开一看全是我点赞的那条状态有关的内容,或者是共同好友的赞和评论,或者是发状态本人面对评论的好多回复,我能说他和别人说话和我没什么关系么,无法显示他的好友评论内容,你提示信息让我去看,这是个什么鬼啊。 所以,这个功能我强烈要求改为,共同好友点赞评论和针对我的回顾才提示消息,发状态本人针对其他人的回复,拜托别来找我。 微信内容的功能 再就是微信朋友圈的二级页面了,这一页的内容通常有发送朋友、分享朋友圈、收藏、复制链接、查看公众号等功能,主打分享传播,和微信公众号一个体系的功能,也是这么多自媒体人奋斗的意义价值所在。 关于微信朋友圈与其他内容的结合 微信朋友圈各类分享转发,作为一个传播的渠道,非常有效,先后诞生了微商、自媒体等等职业,以前都是招收微博段子手,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招收新媒体人员,P得一手好图,写得一手好文案,互联网重度患者,要求挺高,会设计会文案策划,全能型人才。 还有就是H5的传播,自从围住神经猫一炮而响之后,现在有关制作H5的公司队伍一直在壮大,他们负责将html5语言写成简单地交互小动作,一次服务到家,还有很多模板选择,竭诚为客户服务。可以说没有微信,就没有现在这么多制作H5页面的公司存在,起码慢几年。 朋友圈只是微信的一个很小的局部,我主要是谈了一下有关它的需求以及功能设计点,其他的交互细节没太提,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打磨,这才是对于产品极致用户体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