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多年间,夏后氏政治衰败,周祖不奋丢掉了农官的职务,带领一部分随从由陕西邰地来到了今日的庆阳一带。当时这一带为名叫戎狄的少数民族居住区。不奋来到此地后,带领先民们开垦荒地,修建城池,死后,他的儿子鞠又继承了他的职业,不久鞠又死了,传给了公刘。 公刘虽然生活在专靠畜牧为生的戎狄民族之间,但他继承了先辈的职业,从外地引进了谷种,制造了农具,教人民发展农耕,垦殖播种。他每到一处,就看看人民的风俗,有什么困难,就替人民解决。春天,人民缺乏种籽,没有粮食,就设法补助。秋天,人民收成不好,没有足够的储粮,就设法减少贡赋。件件事他都替人民打算,所以人民都十分爱戴他。 那时庆阳文化初开,在庆阳这块土地上,有不少的民族居住过,殊风异俗怪怪奇奇的事情,不知有多多少少,各种可惊可愕的现象,再经口耳相传,加枝添叶,越说越奇。 传说又一年的夏天,庆阳一带下了一场非常大的暴雨,山洪下来,冲走了好多的人畜,淹没了庆城东、西两河沿岸的良田和住房。洪水不断地上涨,有淹没全城的危险,城内几百户人家和从川道逃来的人们,叫苦连天,都去求公刘给大家想想办法。公刘心里十分焦急,想亲自察看一下河道的水势。他便自制了木筏子,借着水势漂到了庆阳城南东西两河汇集的地方,到那里,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梁,象斗条巨龙似的横卧在那里,拦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迫使二河的水流徘,徊不前。公刘视察了后,决心斩断此山,疏通水源。于是他将木筏子划了回来,选了几十名强壮民夫,带领他们前去挖山。他们忘掉了吃饭,忘掉了休息,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一个劲的挖呀,挖呀。然而,这条山梁白天挖了下去,晚上又长了上来,一连好几天总是挖不断。这时,暴雨越下越大,洪水越集越多,离城垛只有一二尺高了,全城的老百姓都跪在了大街上,摆着全猪全羊,望着苍天苦苦求告着。公刘心里如火燎一般,愁眉紧锁,坐卧不宁,就在这天夜里,他刚一打盹,忽然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向他慢慢走来,开口就说道:"不怕千刀万刀,就怕南山羹草,若要龙脉断裂,芦苇必须斩削"说完,便飘飘然而去,公刘猛然惊醒,原来是一场梦境,他觉得那位白胡子老头的言语有点奇怪,便点起了灯笼火把,想亲自到南山巡视一回。来到南山顶上,突然看见一个长势奇特的羹草,便将它拔了下来,拿到破土处的山梁上,用羹草的小锯齿割断了山梁上最大的一棵芦苇,山‘挖即断,果然应了梦中老者的言语只见山的下面,一股血水涌了出来,汇同汹涌的洪流,就象一匹脱缰的野马,一直奔腾南下。人们高声呼喊着:"龙脉斩断了"!"龙脉斩断了"! 天晴了,水退了,古城沸腾起来了,人民张灯结彩,焚香设案,庆获着战胜洪水的喜悦。人们将公刘抬了起来,一次又一次的抛在了空中,欢笑声、歌唱声响彻云霄,到处洋溢着一片乐的气氛。 公刘让人民在水退以后,马上发展农耕,垦殖播种,不消几时,便遍地桑麻,满山谷麦,人民个个丰衣足食。后来公刘死了,大家都纪念他的功劳,相信他一定成神去了,并为他修建了庙宇,每逢佳节,男女老少都上庙祭祀,希望得到丰硕的收成。 人们将公刘当年挖断了的山脉,被誉为"斩断山。"至今这个山仍如刀斩一般笔峭陡直。人们还有趣地说:"不信你去看看吧,斩断山南面河里的石头都是红的,这是龙血染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