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这天是元宵灯会活动的试灯日,也是临水娘娘(也叫顺天圣母)的诞辰。相传临水娘娘叫陈静姑,是唐代宗大历年间人。出生时有五条龙为她喷水洗浴。后来遇到大旱,陈静姑带着身孕上台求雨,不幸小产身亡,临死发誓要做神仙搭救难产的女人。曾经有一位妇女怀孕17个月不生,天帝就派静姑去助产,使母子安然无恙。从此她名声大振,被尊为临水娘娘。相传过去每逢正月十四这天,村落中都要挑选多子多孙的中老年妇女,去为庙中的临水娘娘换上新衣,并且焚香化纸祭拜。民间将正月十四这一天称为"临水娘娘"(又称"顺天圣母")的诞辰。传说临水娘娘姓陈,名叫静姑,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陈静姑出生时有五条龙喷水为她清洗。有一年遇到地方干旱,陈静姑以有孕之身登坛求雨,立刻普降甘霖,但是陈静姑却小产身亡,临终时遗言发誓一定要做神仙,拯救难产的妇女。据说静姑死后不久,当地一位妇女怀孕十七个月,仍未分娩,祈求上天帮助,天帝就派陈静姑助产,才使这位妇女母子平安。于是民间立祠奉祀,称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其实,是妇女们在没有地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护神,也是他们畏惧难产而给自己加力的一种鼓舞方式。 因此,每当在正月十四这一日,村庄内妇女们都要挑选几名多子而且高寿的老太太,为庙中的临水娘娘像更换或奉献新衣,焚香膜拜,久而成俗。有的地方还要抬着临水娘娘神像到街上巡游,形成别具特色的庙会。 从正月十四日起至正月十六日为灯节,各家将花灯悬挂在厅堂以及门前。 陈百戏,驰夜禁,游文庙,结灯社,射文虎。 少年试武艺。儿童眺鬼,迎巧灯,扮杂戏,燃放烟花爆竹。 卖艺人舞狮,或表演其所搜长的技艺。 晚上出龙灯,燃放烟花爆竹。如有多年不生育的人,龙灯到家门口时,为其作麒麟送子的表演。 准备明日食用的元宵。 试灯 因为上元有张灯的习俗,所以叫灯夕,又名元宵节。本日为灯节第一天,故名试灯。 我国的制灯工艺,古时就已十分发达。每到元宵,各色花灯精奇百出,形态多样。有人物灯,例如西施采莲、张生跳墙、刘海戏蟾、东坡夜游、嫦娥奔月之类;也有花果灯,例如荷花、桅子、葡萄、瓜、藕、牡丹、柿子、橘子之类;还有禽兽百族灯,如鹿、鹤、龙、马、猴、风、金鱼、兔、鲤、蛙、虾等;此外还有玻璃球、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罗、走马、画舫、龙舟、亭台、楼阁、冰灯、雪花灯等各种以巧手所制之灯。更有在花灯上绘画整套工笔故事,有的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等历史小说,又或者是十二月花神灯、三十六行灯等等。还有一种有趣的灯,是用竹子编成河流九曲的形状,建成规模庞大的迷宫,行人从正门进人,老幼戏游某间,必须按规矩拐弯,否则迷路不得出,这种灯名叫黄河灯。 花灯品目繁多,实难枚举,所用材料,则为褚纱罗绸、竹丝、玻璃、明角、鱼骨、通草、麦楷等。旧时的豪门大家,时常耗费巨资恭请名手制作全套演义的纱灯,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挂在墙上,任人欣赏。江苏梅里、浙江菱湖,灯彩的精巧,驰誉全国。至于三齐的玻璃珠,云南的料丝,丹阳的上雄丝,南京的夹纱、羊角,杭州的羊皮,北京的云母球屏,维扬的蛇皮锦,江北的矾雪,都以特殊的灯艺著称。较大的城市,每到灯夕,商贾便汇聚市集,贩卖花灯百货,号日灯市。 陈百戏 百戏就是古散乐,使身怀奇技异能的人各显其艺,如角抵、走索、吞刀、吐火之类。根据《后汉书·张蓦传》中的记载,百戏原本由西域传人。在秦汉时就已十分发达。《史记·李斯传》中提到,秦二世在甘泉宫"作角抵徘优之观"。《后汉书》中有:"罢鱼龙蔓延百戏。"张衡《西京赋》云:"临回望之广场,呈角抵之妙戏,乌获扛鼎,都寻撞,冲狭鹫濯,脚突钻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自此可以看出当时百戏之繁盛。唐朝宝历二年九月,皇帝观百戏于宣和殿,三日而罢。在宋朝,除明堂、郊祀、宜赦、大朝会、圣节、官府公筵、府第宴会之外,元宵前后,也有百戏,演出极为盛大城宋史·礼志冲说:"上元前后各一日,城中张灯,大内正门,结彩为山楼影灯,起路台,教坊陈百戏。"在古代,以百戏为生的人,拖儿带女,在街坊桥巷表演,从而求得房钱、酒钱。 百戏品目繁多,有踢瓶、弄碗、踢罄、踢缸、踢钟、弄花钱花鼓、褪踢笔墨、壁上睡、虚空挂香炉、弄花球儿、接筑球、弄斗、打硬、教虫蚁、弄熊、藏人、烧火、藏剑、吃针、射弩、端亲背、锁壶瓶、线包儿、摄米酒、撮放生、立金鸡、草索上走、装神装、索上担水、过刀门、过圈子、研刀、老牌以及各种皮影戏、傀儡戏等等。 南宋理宗淳拓年间,根据《梦梁录》的记载,当时技艺高超的人,有包喜、陆寿、施半仙、金宝、金时好、宋德、徐彦、沈兴、赵安、陆胜、包寿等人。清朝末年,每逢庙会、神仙诞辰、各节令以及其他重要嘉会,江湖卖艺之人便纷至沓来,旷地表演,朝集暮散。时至灯节,除舞龙灯之外,当然也应有百工杂戏,各出心裁,如秧歌、高跷、花船、狮子、灯车等。 驰夜禁 在过去,元宵前后,金吾驰禁,官放灯假。纵民游观。凡是官府、私宅、寺观、庙宇,均各自垂挂花灯。箫歌喧闹,百货竞陈,火花炽焰,往往通宵达旦,堪称全国民众的狂欢节日。《西都杂记》中记载:"西都京城街街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放许夜驰。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 百姓辛劳一年,此时略使放任,使之体味人生之乐。正如《都门杂咏·上元》所咏:"金吾不禁往来频,春霭良宵气象新,银烛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灯人。" 猜灯谜 旧时元宵节,文人除游文庙、走伴桥之外,时常择地结社,巧作隐语,把花灯一面贴墙,三面贴题,任人商揣,称作射文虎,又名揣灯、打独脚虎,或叫打灯谜。谜头都是源自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之类,又或者谚语什物、羽鳞虫介、花草蔬药等。题目随意而出,猜中的则以水果、食物、文具相赠。宋朝以来灯谜开始盛行,王安石搜集字谜数量很多,为灯谜之祖。 明朝值灯节之时,多喜欢用诗词作为谜面,把写有谜题的花灯挂在寺观墙壁上,名叫商灯。明朝永乐初年,钱塘的杨景言就因为善猜灯谜而著名。灯谜相传有二十四格,分别为解铃、系铃、移铃、卷帘、双钩、回文、徐妃、虾须、燕尾、落帽、脱靴、断桥、踢斗、落雁、梨花、皓首、素屐、断锦、睡鸭、掉尾、鸳鸯、玉带、加冠、纳履。 跳鬼 戴各种鬼脸,屈脚振臂而跳,谓之跳鬼,由上古时的摊舞演化而来。 放烟火 火药杂戏,始于隋场帝,孟浩然把它称为火树。朱熹在弹勃唐仲友的状子上说:"有婺州人周四会放烟火,仲友召唤来此,以呈艺为由,每次支破公库酒钱约数百贯。"这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专门以施放烟火为生的人。明朝《西湖志余》载:"淳熙十二年元夕,禁中灯火日盛,至二鼓,上乘小晕,幸宣德门,观鳌山。宫漏既深,宣放烟火百余架,而驾始还。" 上元节除张灯外,更要燃放烟火,远在宋朝烟火已经盛行。烟火种类很多,有响炮、起火、三级浪、地老鼠、砂锅儿、花筒花盆、九条龙、双蝴蝶、钱穿牡丹等式样都以火药为主要原料。还有一种,旧时川京称为花盒子的,制成花草人物等形状以火硝及其他火药填充,燃放时火焰甚美能幻化成各种颜色形象,这种烟火国内名地都有,以广东潮州所产最为著名。 看龙灯 江南童谣曰:"正月里,看龙灯。"翔龙灯的时候,用鼓乐引导,用笙歌伴奏,周围还应有滚龙、舞狮等杂技互相映衬(龙灯过处,观者如堵。人们此时常常点姗爆竹,烘托气氛,有的还用蜡烛相赠,表示喜爱。至于富有的家庭,还会用酒食稿赏舞龙的人。太平时节,民间最乐于为此,以示五谷丰登的预兆。乡间男子从十一日练习舞龙以来,到今天技术已经熟练,故而可以开始出龙灯。 如果有人不能生育,龙灯到家的时候,应加送烛仪,也就是烛火钱,此时,舞龙的人就会用龙身围绕该人一次,再将龙身缩短,龙身上骑一个小孩,在堂前绕行一周,称作麒麟送子,作为对这户人家早生贵子的预祝。 灯戏 灯戏,也就是灯彩之戏,即"斗牛宫""天下第一桥"之类的名目。灯彩戏的舞台背景全部用辉煌绚丽的灯彩点缀,以此吸引观众。旧时,南北各地的梨园。于元旦开锣之后,就会排演灯戏,以备灯节时演出。 吃元宵 灯圆,北方人称为元宵,一名上元圆,是上元日晚上的必备食物,也可以叫作珍珠圆、浮圆子,即粉制的细圆子,煮熟后开始上浮。其做法是,碾米成粉,且要经过一道过水沉淀的过程使之润滑,这叫作挂粉汤圆,有甜咸各种馅料,不放馅料的,则叫实心汤圆,南北都有。 元宵始于宋代,周必大《平园续稿》中写有:"元宵煮食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成四韵。"范成大《上元记》云:"吴下节物捻粉团栾。"《皇明通记》中记载:"永乐十年元夕,听臣民赴午门,观鳌山三日,以糖团油饼为节食。"可以看出,明初已经形成这种风俗,官员也都认为理应如此。《酌中志》载北京旧俗:"自初九日之夜,即有耍灯市、买灯、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白搪为果馅,遭水滚成,如桃核大,即江南所称汤圆者。"浙江吴兴等地,如果有人家娶新妇,则筛粉做成圆子宴客。本日搓粉制成元宵,预备次日清晨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