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阐述了多元主体协同培养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从多元主体视角分析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培养对策,提出从物质基础、制度建设、文化氛围、个人素养、社会合作等方面建立长效的保障体系,推进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培养。 关键词:多元主体 绿色生活方式 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打牢道德根基,追求有品位的人生。当代大学生是"四个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只有通过学习和认同新思想、新知识,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才能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辉煌。 一、多元主体的内涵及实质 "多元主体"是相对"单一主体"而言的,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改革领域,主要针对谁来管理和如何管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多元即多中心,本研究中的多元主体指的是在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培育中不仅仅是高校这个单一主体参与,也包括政府、社会、家庭、高校、学生等诸多主体共同参与。形成政府、社会、家庭、高校、学生等多元化权利主体的治理体系,发挥多主体协同培养的优势和良性互动,将传统的单一高校培养的模式向多元主体培养模式转变。 二、多元主体协同培养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 1.以大学生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学生是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群体,是传递知识和力量的重要群体。作为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有对世间万事是非对错的基本判断和评价标准。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培养要以"大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生活习性和发展特点,让大学生真正学有所用,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和谐共生 回首过去,人类现代化的发展充斥着对自然过渡索要的痕迹。展望未来,人类必须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在生态自然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开展绿色生活,才能给大自然留下休息的能力。绿色发展是我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生活方式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基和源泉。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培养的关键就是要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到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重要意义。从而做到敬畏自然、尊重生命、节约资源,实现绿色生活。 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大学生"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知"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对绿色生活和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只有在理论上坚定才能在行动上坚持。"行"指的是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大学生只有认同绿色生活方式的理論价值,才能在实践中做到与具体行为相统一。知行合一不仅仅要以知促行,还要以行促知。思想的力量只有内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发挥效应。 4.多元主体协同互补 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内蕴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培育原则上需要以学生自我内化培养为主,以高校培养、政府主导、社会引导、家庭配合有机结合。各主体必须在理念上统一,在实践上配合,在责任与分工上协同互补。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建设机制,共谋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培育的稳定性和实效性。 三、多元主体视角下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培养的对策 1.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化程度 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自我教育,主要指的是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外部主体的培养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 (1)提高大学生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大学生虽然对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和意义有粗略了解,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如关注学习强国等官方网页,学习美丽中国的专题介绍和影像资料,提升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认同度。让大学生亲身感受绿色生活带来的益处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可怕之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或者社会热点事件献身说法,以正视听,帮助大学生形成绿色意识。 (2)调动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参与感,养成绿色生活习惯。绿色生活方式并不是政府的执政理念或者口号,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如鼓励大学生参与绿色环保产品的设计,宣传参与垃圾分类,以社团或寝室为单位开展绿色市场,回收可再生资源等等。 (3)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性。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在无人看见的角落里,在便捷和困难的选择中,大学生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律性才能抵得住诱惑,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自己,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来遵守绿色生活的行为和准则。 2.丰富培养途径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地方。高校应该从思想上重视、从内容上渗透、多渠道开展绿色生活方式的培养。 (1)从思想上重视。高校要将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贯穿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常规教育和专项教育将节约资源、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绿色生活的责任与道德教育带进课堂、带进教室、带进校园、带进大学生的头脑,教会学生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2)多渠道拓展培育角度。高校可以从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将绿色生活方式化零为整,化整为零,融会贯通。例如,增设绿色生活方式的专业课。在课程设计方面打破传统的理论灌输而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把绿色生活方式的课程划分为几大领域和模块,结合各学科的专业特点,每个模块设计几项任务。要求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开展社会实践、参加社团活动等形式来完成课程任务或者学分。并且用三到四年的时间进行跟踪,形成完整的周期。待学生毕业之时形成绿色生活报告、举办绿色生活展览或开展绿色汇报。这样既能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又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且合理地把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学生在理论熟知的基础上,认同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实践性。 3.发挥政府主导全局的作用 (1)需要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政府是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培养的主导者和全局者,为各主体提供必要的物质和制度支持。例如,政府可以明确教育系统必须把绿色生活方式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相应的课程。明确各级政府规范绿色生活实践活动,重点保障绿色生活的专款专用等。 (2)要深化政府的执行力。思想上统一,制度上协同。对绿色生活的职能部门全盘统筹、信息公开、权责分明。同时深化体制改革,立法、执法、决策、监督各方面环环相扣,紧密配合,提升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和公信力。 (3)重点完善绿色生活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违法的行为和部门加大惩处和监督力度。为其他主体积极参与绿色生活的建设保驾护航。 4.完善家庭教育的纽带作用 家庭是社会机构最小的组织,是子女生活观念建立和养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生活氛围,家长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养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1)建立绿色生活的家庭观念。家长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的意识,关注国家所提倡的绿色生活理念,掌握符合子女特性的教育方法,闲暇时间带孩子亲近自然,低碳出行,关注子女的想法。在家庭生活做到节约资源、适度消费、发挥榜样示范效应,成为绿色生活的践行者。 (2)定期开展绿色生活的家校联系。大学生远离父母但尚未定型,懂一些道理,却在诱惑面前容易迷失。父母应该积极主动地与高校的学生管理教师联系,了解子女的情况。关注子女的消费水平和实际消费状况,甚至于可以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帮助高校开展大学生的绿色生活实践教育。 5.健全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直接影响其他主体作用的发挥。2017年12月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明确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多重诉讼主体冲突的规范,强化信息公开和公众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社会公众在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培养中一方面要发挥监督和参与作用。监督社会生态损害的现象,监督政府的执政能力,使得公权信息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开展公众教育、营造良好氛围。社会组织可以运用新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发出正能量的声音,开展科普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社会基础,营造良好氛围。 四、多元主体视角下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培养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培养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政府的主导作用无法面面俱到,且在某些领域鞭长莫及,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高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需要从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出发,尽职履责,切实改进在各自范围内的困境问题。搭建资源共享的大平台,拓宽彼此之间的交流和配合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从物质基础、制度建设、文化氛围、个人素养、社会合作等方面共同协调建立长效的保障体系,推进大学生绿色生活培养,共建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胡忠英.多元主体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3). [2]赵建军.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价值[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607/c40531-30041757.html(2018-6-7). [3]劉秀凤.世园会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EB/OL].光明网.http://theory.gmw.cn/2019-05/17/content_ 32841743.htm(2019-5-17). [4]谷亚晴,赵光.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践[EB/OL].中国环境网.https://www.cenews.com.cn/opinion/201905/t20190523_899308.html(2019-5-24). [5]汪青青.多元价值观背景下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