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经典的殿堂


  摘要:引导学生走进经典的殿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和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为此本文提出了有的放矢、由浅入深、以点带面、读写结合等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引导孩子;走进;经典殿堂
  当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电视、网络、手机等充斥着学生的眼耳,且越来越受到他们的青睐。由于社会传统、当下习俗以及家长期待的影响,学校教师、学生所承受的高考压力,名著阅读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曾参加了2013年贵州省高考语文阅卷,当年全省参加普通高考的233022名考生中,选作文学类文本(小说)试题的考生有42017人,仅占全省考生总数的18%。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不少经典名著,而今在教育部又积极倡导"学国学、讲道德、促和谐"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名著,引领学生走进中外经典名著的殿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引领孩子进入经典殿堂的目的和意义
  1、引导孩子走进经典的殿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 "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文学文化名著既是语文的重要内容来源而且也是先进文明的载体,人类精神和智慧的宝库。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同时要放眼世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的跨世纪新人。
  2、引导孩子走进经典的殿堂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语文运用能力的需要。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指出:"学生须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开展课外阅读,特别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确实是非常必要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中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的补充,它可以补充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不足。因此,我们应该既注重对教材的阅读欣赏,同时也应该放开视野,让他们通过经典名著的涉猎,对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传统,对祖国大地和世界各地的自然风貌及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文学大师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文学对涵养学生精神情操、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以名著阅读代替快餐式阅读,以文学鉴赏审美能力的提高带动语文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经典中尽享人生乐趣。
  总之,引领学生走进经典的殿堂,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更好地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语文运用能力,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进入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领孩子进入经典殿堂方法和措施
  1、有的放矢——了解学生阅读需求,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兴起,新的文化氛围的逐步形成,人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已发生转移。所以,在倡导阅读文学名著的之前,要适当关注社会文化热点,合理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苏轼曾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如愿学者,每次做一意求之。"
  2、由浅入深——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利用课堂经典名著选篇的教学,起到示范与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对名著的精彩之处,讲得越生动,越能把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吊起来。例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了解作者对王熙凤的刻划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并通过对先声夺人的出场,服饰的铺陈,容貌的描画,接见黛玉的一笑一哭的刻划品析讨论,使同学们对王熙凤的性格特征达成公识:泼辣能干、工于心計、八面玲珑、机变逢迎、圆滑世故。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去看《红楼梦》对王熙凤的精明、贪婪、强干、笑里藏刀等性格进一步体会。而这也为学生赏析其他人物形象、其他名著指点了迷津。
  3、以点带面——选取有代表性的的经典,举一反三,提高阅读效率。对于大家都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拿到课堂上来,让同学们讨论,以提高同学们质疑能力。如:《红楼梦》后四十回中写道,王熙凤使用了调包计将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这样的设计有背于曹雪芹先生的原创意图,王熙凤的最大目标就是掌贾家在权,而贾宝玉是贾府下一代掌门人,贾宝玉的夫人势必会影响到她的地位和权力,薛宝钗无论从哪方面都不输给王熙凤,相比之下,她应该更乐意林黛玉才是,这样的做法不是不合理吗,学生可以面对这样的问题,并讨论,拿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时间长了,阅读名著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4、读写结合——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读出自己的感悟。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需要快速从外界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进行筛选、提取和整合,最后为己所用。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课前5分钟演讲,每节课伊始都拿出5分钟,让学生演讲,内容不局限,可以是他们喜欢的美文、诗歌、寓言等等,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第二,组织集中阅读,各个班级每周有一次阅读课,在这个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图书馆、阅览室进行集中阅读,每次读前确定一两个阅读专题,指导学生定向阅读,并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
  第三,倡导假期阅读,教师激励学生利用放假、暑假、周末等假期时间进行中外文学名著选读活动,教师需要协同学生制订出较有个性的阅读计划和奖励方法。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著,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3[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钱理群编.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M].漓江出版社,2012.
  [3] (意)伊塔罗·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著,李桂蜜译.为什么读经典[M].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4] 王余光,邓咏秋编著.名著的选择[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网站目录投稿:念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