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李商隐在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却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李商隐是唐朝著名诗人,我们从小在课本上也学过很多由李商隐著写的诗歌,风格十分独特。李商隐大概有600多首诗歌流传了下来,而他本人成就最高的诗体是近体诗,其中七言律绝最为经典。李商隐也被认为是继杜甫后,第二位在七律上立下自己里程碑的人。不过李商隐虽然在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但他的一生却充满着坎坷和无奈,这点也是十分惋惜。究竟李商隐为何会陷入这样一个困局中呢?
  李商隐的人生并不单纯。
  今天我们说单纯这个词语看上去有几分褒奖,但其实也在说这个人傻。李商隐的人生并不是单纯的人生。虽然是词中的他很有几分温情,不管是写爱情,还是在写怀才不遇,很有代入感,今天的我们很容易都会把这些诗词记到心中。
  但是李商隐的人生绝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虽然他的一生非常悲剧,但是这种悲剧的原因,他自己要负绝大多数的责任。
  李商隐早在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闻名洛阳。虽然当时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但是却也挡不住人才辈出。后来李商隐也写出著名的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杜牧也写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但是却并不妨碍他们两个人在晚唐的土地上生长出娇艳的花朵。
  李商隐少年成名,自然也引起了当时一些很有地位人的看重。古代社会当中有很多人才是被埋没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凭借着人脉青云之上。相比杜甫早年间就出入豪门大宅,意图得到达官贵人的看重,李商隐要幸运得多。他在少年时期就已经被当时有头有脸的令狐楚所看重,而且年少时就进入幕府。
  这样一份经历,让李商隐的人生道路平坦了很多。毕竟令狐楚当时是天平节度使,地位还是很高的。有他的看中,有他的帮助和提携,甚至还出资帮助李商隐进京赴考。这样的恩情值得李商隐铭记一生。
  更何况李商隐也并非和王维白居易等人一样一举成名,考进士也是考了很多年的。在失利的那么多年,他也没有受到令狐楚的嫌弃,而是一直把他留在身边。
  对于这份恩情,李商隐是不得不承认的。所以在后来令狐楚死去的时候。李商隐专门写了一篇祭文。其中就有"天平之年,大刀长戟,将军樽旁,一人衣白。十年忽然,蜩宣甲化。人誉公怜,人谮公骂。公高如天,愚卑如地。"
  这样的一段话说明自己对历史,对令狐楚心怀感激,而且也认为自己也正是因为令狐楚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将军樽旁,一人衣白"把李商隐自己的少年得志描写的淋漓尽致。
  在文学史上,我们今天依然可以找得到令狐楚的文学作品,他的诗词和骈文也都是非常精彩。他对于李商隐如此偏爱,而且也把自己写作的心得传授给他。李商隐后来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文学成就,和令狐楚的悉心教导密不可分。
  公元837年,24岁的李商隐高中进士。但毕竟这个年轻人根底还是太薄,再加上当时社会的黑暗,他并没有多么有前途的出路,仍然一直守候在令狐楚家族当中。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戛然而止,李商隐的人生或许是另外一个样子。但是很遗憾,造化弄人,李商隐"叛变"了。而他叛变的归属地,就是和令狐楚家族争斗了很多年的李德裕一派。
  在这里需要插入一点历史常识,就是晚唐时期牛李党争争斗的非常严重。令狐楚家族在当时地位很高,也是参与到了党争之中,本身属于牛僧孺这一派的主力干将。
  李德裕一派就是牛僧孺一派的死对头。
  令狐楚去世之后,偶然的机会,李商隐结识了泾源节度使王茂元。这成为了李商隐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李商隐本身很有才华,而且还是进士及第,所以很快就赢得了王茂元的信任。两个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直到后来,李商隐和王茂元的女儿相识,最终两个人还结为夫妻。
  舆论一片哗然。令狐楚家族对李商隐的关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甚至把他当成了儿子来抚养。但是在令狐楚去世后不久,李商隐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而且还投身到势不两立的对手的买下,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商隐的命运在此时此刻就已经被注定了。我们无从评价李商隐的做法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但至少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坦白来说,李商隐倒向对方,收获的恐怕只有爱情。他和王茂元的女儿交好,后来娶她为妻,两人相濡以沫,也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但是,除此之外,李商隐如此"叛变"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其他好处。毕竟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之中。令狐楚家族的牛派显然是处于优势地位,而李商隐投奔的李德裕这一派处于弱势,自然官运也受到了影响。
  在王茂元没有去世之前,李商隐曾经在朝廷担任级别很低的秘书郎,身份非常低微。而在李德裕重新出任宰相的时候,李商隐又因为母亲去世,不得不在家守孝三年,以至于错过了最好的升官进爵的机遇。
  以至于到最后李商隐回到朝堂的时候,李德裕一派又重新失势,此后再也没有翻身,而李商隐的人生悲剧就此注定。
  与之相反,令狐家族为代表的流派却是一路高歌,令狐绹甚至还当上了当朝的宰相。这一切让利商业感到难堪,他也动了向令狐楚求助的念头,渴望能够得到对方的再次提拔,可惜对方没有怎么搭理他。
  根据《唐才子传》:
  重阳日,(李商隐)因诣厅事,留题云:"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云:"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綯(令狐绹)见之恻然。
  毕竟李商隐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给令狐家族带来了非常痛苦的情感经历。即便是他在令狐家呆了很多年,即便是他和令狐绹情同兄弟,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绝对的利益面前,背负的忘恩负义名声的李商隐吃闭门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所以李商隐别无他法,只能走上了漫长而又颠沛流离的入幕之旅,他南下桂林、东去徐州,西进巴蜀,一路颠沛流离。也活该李商隐倒霉,不管他到了哪一个幕府当中,都会遇到很不吉利的事情。或者是因为主子病故,或者是因为主子被贬。其它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一言难尽,中间更是经历了丧妻之痛,最后45岁的时候死在了任上。
  李商隐是一个书生,很多人之前评论他人生的时候都在说他情商太低,也有很多人说他品行不端。但是按照历史的发展来说,谁又能够确保李商隐跟着令狐家族就一定能够飞黄腾达呢?要知道在令狐楚去世之后的一二十年的时间,唐朝换了四任皇帝。其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一直跟随令狐楚家族,李商隐也未必就能够飞黄腾达。
  但是,他来到这里毕竟背负了忘恩负义的名声。在古代士大夫讲究操行的世界观当中,这样的品行是为人所不齿的。所以即便是李商隐很有才华,但是却并不能拯救他自作聪明所带来的深渊。
  他或许渴望能左右逢源,殊不知,在他的左右都已经变成了深渊。
  李商隐的才华,我们在诗词当中都能够看得到。可惜在他的人生经历当中,却受到了如此这般的困局,今天读来令人不胜唏嘘。
  在唐诗300首当中,生前好友崔珏曾经有一首古诗悼念李商隐,其中有著名的诗句"虚浮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哭李商隐》)极力夸赞他的才华,这一点我们是认可的,毕竟李商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
  但是为什么有如此高才华的人,会有这样的人生困局?
  或许这就是命运吧。
网站目录投稿: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