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林 陈文平 摘 要:本文分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手段。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专业课程 实践教学 课 题:本文系"乡村振兴"战略新形态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8-02)课题研究成果。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艺术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并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不仅仅包括空间设计规划,也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色彩、造型、装饰等多方面的内容及设计工作。 基于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相关教师必须深刻掌握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对现有的教学形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同时立足于环境艺术设计的主题,对整体设计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1.缺乏先进高效的教学模式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众所周知,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灵活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会无法发挥出其优势及特征。 根据相关实践调查及研究,大多数高校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时仍然过多地进行理论教学。虽然部分院校已经明确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仍是由教师主导,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相关环境艺术设计知识。学生无法真正意义上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及内容,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被充分调动。久而久之,学生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失去兴趣,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只能是一知半解、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性和创造性,整体学习能力较差,独立思考能力偏低,无法进行自主学习。 2.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同时也降低了相关的招收标准。很多学生在进入院校时,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并没有充分全面的认知,设计能力及设计水平严重不足,综合水平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专业学习。 3.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当前大多数院校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教材内容的教学,没有立足实际,对社会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因此,对社会及企业的人才需求不甚了解,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有效性,无法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良好就业。 基于此,相关院校只有深入了解社会及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创设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及实践操作能力。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明确学生的基本学习现状、学习特征、学习能力等,积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科学合理的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艺术创新,使得学生在后期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及实践能力。 另外,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教师应当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与时俱进,学习当前社会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积极采用一系列相应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并且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与综合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也能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手段 1.改革创新教学理念 众所周知,教学理念及教学观念是一切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充分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改革,教师首先应当学习当前社会中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过程,并且通过实践活动发现自身的发展优势,更好地领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知识及技能技巧。 2.科学合理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当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采用的仍是传统教学模式,在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之后就在院校的实训室或是实践室进行实践教学。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无法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基于此,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教师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合理改革,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 (1)院校可以与周边的优秀企业进行有效的联合。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进入企业,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岗位职责、岗位需求等,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 另外,在企业进行项目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院校可以与企业协商,将项目任务交由学生团队进行完善,由优秀的专业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团队的行为思想进行指导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及项目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企业的设计稿。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校企合作,这不仅推動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改革。 例如,在进行材料与构造课程的实践教学时,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事先协商,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到工程的概况、基本情况、实施进度等,由学生作为职业设计人员参与到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并且亲自进行材料的选择、采购等等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到材料采购及材料使用的具体流程和选择方式。同时,学生还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调查,明确材料的市场价格、了解项目施工的具体过程、掌握施工的技巧工艺等。 (2)院校还可以采用定向培养的模式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具体而言,院校可以与当地的优秀企业进行合作交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为院校提供相应的职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发展优势、职业规划进行自主选择,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是否进入企业开展实践工作。对于积极参与定向培养的学生,院校可以通过定向培养班级,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为自身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 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和学习机会,企业与学生均能通过这个过程对对方有所了解。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减轻就业压力,为企业储备更多优秀人才。 3.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基地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教师可以联根据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及需求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出实践训练基地,丰富环境艺术设计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创设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也能实现思想的碰撞,学生之间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和辅助作用。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项目设计过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现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系统、科学地掌握设计流程、设计方式。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设计作业,明确环境艺术设计主题,引导学生从基础的手绘、计算机测绘逐渐过渡到设计空间结构、制作相应模型,最终实现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真正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和精髓,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艺术素养。 4.搭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实用性、灵活性。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目前大多数教师过于重视理论基础学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基于此,院校应当扩大教师队伍,培养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刻掌握理论基础的知识,也能够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充分展示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设计能力等。 四、小结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教师应当积极改革创新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基地,搭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焦鹏,杜无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明日风尚,2018(2). [2]陈篱.《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17). [3]李晓峰,王俊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课题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8). [4]張继之.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牡丹,2017(9). [5]曾明,杜天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改革研究[J].大众文艺,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