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框架思维没有框架再多的知识只是信息量的堆砌


  前段时间,社群内有伙伴问我:
  老师,我总感觉自己的读书方法不对,前面读后面忘,读的时候好像收获满满,可时间一长,除了书名和几个概念外,书里面的知识完全回忆不起来。长时间这种状态,甚至会有种浪费时间的感觉。
  这个问题,好像很普遍。
  这就好比,满桌都是珍珠,但就是没有串起珍珠的那条线,再多的珍珠都没法成为项链。
  怎么办?
  四个字:构建框架。
  01、什么是框架
  混沌大学有句黑话: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
  到底什么是思维模型?
  有人说,是复杂的学科知识,也有人说,是思维方式。
  我觉得这些都不准确,我认为:
  思维模型其实就是一种人造框架,其主要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快、更全面地认识事物,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这么说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
  很多人都有参加朋友婚礼的经历,对大部分人来说,在婚礼中最不愿意经历的事情,就是被点名上台发言。毕竟,当着几百人的面,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心应手。
  但也有一些人,好像天生就是为这种场合而生,一上台就是舌灿莲花、叽里呱啦。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提前打好了草稿,还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其实只是因为他们大脑里埋下了一个框架而已。
  在婚礼中的发言,非常实用的一个框架叫做"赶回猪"。
  感(赶):表示感谢;
  回:回顾过往;
  祝(猪):表达祝福。
  在这个框架的加持下,他们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变换具体的信息就可以了。
  比如下面这种:
  【赶】感谢两位新人邀请我来参加他们的婚礼,更感谢主持人给了我一次上台发言的机会。
  【回】回顾这一路走来,他们有欢笑,有难过,作为好朋友的我很荣幸见证他们的爱情。
  【猪】最后我祝愿他们新婚快乐百年好合,同时也祝福在场的朋友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这个框架,除了婚礼场合,在新员工入职发言、公司年会被邀请上台等等很多场合是可以通用的。
  这就是框架的力量。
  没有框架,再多的知识知识信息量的堆砌,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到最后,甚至无处安放。
  02、构建框架的两种方法
  从大的方面来说,构建框架有两种方法:直接用别人的框架、自己创造框架。
  前一种方法,对个人的资源检索能力要求较高,后一种方法,对个人的抽象概括能力要求较高。
  这两种方法,各有适用的场景。
  对于比较成熟的事情,可以直接用别人的框架,比如如何沟通、如何进行行业分析等。
  对于更加个性化的事情,可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尝试自己创造框架。
  我分两个部分,逐一解释。
  03、借用别人的框架
  为什么可以直接借用别人的框架呢?
  这里面默认假设有两个:
  第一,我们所学习的东西大部分被前人研究过了;
  第二,这些人的研究成果远远在我们之上。
  换言之,大部分框架其实都可以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
  具体方法,我分为三种,分别是请教牛人、看书、资源搜索。
  方法一请教牛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请教牛人,是获取某个专业领域知识框架最直接的方式。
  这里面有三个难点:
  不知道领域内的牛人是谁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与牛人面对面的机会
  不会提出好问题
  怎么办?
  我们一个个看。
  第一,不知道领域内的牛人是谁。
  比如,如果你想提升沟通能力,我如果问你:这个领域,谁是真正的牛人呢?
  这个问题还真不是很好回答。
  这时候怎么办呢?
  我个人习惯的做法是上当当或京东图书栏目,直接搜索对应的关键词,筛选评价数前5的书,然后按图索骥,先找到作者,再去找作者的其他作品。
  比如,以当当为例,搜索关键词"沟通"评价数前5的书如下:《非暴力沟通》、《沟通的艺术》、《谈判》、《PET:父母效能训练》、《关键对话》
  这么一整理,对"沟通"领域的牛人以及他们的作品,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
  第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与牛人面对面的机会。
  这个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解法其实不复杂。
  一方面,有这个机会,就一定要抓住机会。
  另一方面,没有机会,就通过研究牛人的作品去获取他们的知识框架,作品不仅仅是书,还包括牛人的公众号、知乎号、课程等等。
  这里面要提一下,牛人的课程一般都很贵,即使我们暂时可能承担不起,但也是可以通过他们的海报、推文等获取到他们的框架的,你打通了这个框架,甚至能比花钱参加课程收益更高。
  第三,不会提出好问题。
  当我们得到了与牛人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时,如果不会提出好问题,无异于让机会白白溜走。
  比如,假如让你和巴菲特共进午餐,你可以问他3个问题,你会问什么?
  你可千万别问:能不能给我荐个股啊、预测下中国大盘明年的走势啊等等之类的问题。
  那应该怎么问呢?
  应该问那些基础的、最本质的问题。
  就投资来说,本质是用今天的钱,买明天的结果。
  这里面两个关键变量,其一是人性,其二是判断未来的逻辑。
  如果能围绕这两个方面发问,你能可以得出关于这个行业最基础、最适用的知识框架。
  我记得成甲老师,在与他的偶像查理·芒格面对面交流时,其中之一的问题是:什么是思维模型。
  方法二看书。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每本书的目录就是一本书的框架。
  在实际阅读中,看一本书既要看进去,也要看出来。
  看进去,就是把知识揉碎了,就像吃饭,只有嚼碎了才好消化。
  看出来,就是要将知识与知识之间用框架建立关联。
  有些书框架脉络比较清晰,可以直接借鉴,有些书,可能要费一点功夫,进行重新组合,这一点会在"自己创造框架"部分再说。
  方法三资源搜索。
  互联网信息越丰富,搜索力越重要,充分利用搜索引擎非常有利于我们快速获取框架。
  比如,要进行行业分析,就可以搜索"行业分析模型"、"行业分析框架"等关键词。
  这个方法,核心是提高关键词的匹配性,也就是说,关键词要足够精准才行。
  比如,要搜索"行业分析模型"相关的PPT文件,就可以用下面这种关键词:行业分析模型filetype:ppt,搜索只会出现PPT文件。
  再比如,如何在搜索时去除广告或者限定网址搜索等等。
  04、自己创造框架
  直接用前人的框架能解决我们工作中80%的问题,剩下20%就需要我们自己创造框架。
  我通过个人实践经验,总结了如下四种提炼框架的方法,分别是:
  本质追溯法、流程法、公式法、要素分解法。
  方法一本质追溯法。
  所谓本质追溯,就是对某件事的本质进行追溯,一层层找到这件事情对应的最根基的知识,利用最根基的知识的思维框架解决问题。
  比如,很多企业搞末尾淘汰,这个管理手段的本质是什么呢?层层追溯,你会发现,末尾淘汰对应的正是生物学中最经典的模型是进化论。
  一旦找到了更根基性的知识,就能利用这个更根基性的知识的框架解决问题,实现降维打击。
  我举个亲身经历的案例。
  前段时间,部门一小姐姐组织了一次线下读书分享活动,可效果不好,主动参加的人寥寥无几,最后还是靠着小姐姐颜值魅力凑足了人数。
  活动结束后,小姐姐有点失落:为什么大家就是不积极参加呢?
  我看着她一筹莫展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就把她喊了过来。
  我问她:你有没有想过你在做的是什么样的一件事情?
  她:线下书友交流会呀,就是把爱好读书的人聚在一起,分享自己读书心得、互相赠书,我觉得很有意义。
  我:如果你把这个"读书会"的形式去掉呢?我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出现"读书会"这三个字,你怎么形容这件事情?
  她:我没理解。
  我:你在做的事情,实质是将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但需要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可以这样理解吗?
  她:是的。
  我:那么,你这件事情的本质就是,如何激发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而这其实就是组织治理的缩影,你可以考虑下"福格行为模型"。
  按照"福格行为模型",一个行为得以发生,行为者首先需要有进行此行为的动机和操作此行为的能力。接着,如果他们有充足的动机和能力来施行既定行为,他们就会在被诱导/触发时进行。
  要让读书会有更多的人参加,就要从这三个方面(能力、动机、触发机制)去设计。
  在能力方面:来参加活动的员工是否清楚他们需要干什么,他们对自己完成这项活动有没有信心,需不需要事前给他们做一些沟通或培训;
  动机方面:活动够不够有诱惑力、福利够不够惊喜;
  在触发机制方面:有没有领导可以给你站个台;文宣是否到位等等。
  她听后恍然大悟。
  这就是通过对本质追溯,找到更根基的模型构建思维框架。
  方法二流程法。
  在组织里,有句话叫做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放在今天,制度管人可能不一定准确,但流程管事我认为是适用的,流程其实就是一种框架。
  小到会议,分为会前、会中、会后;大到战略,分为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复盘等,这些流程的背后其实都是框架设计。
  用流程法构建框架的底层框架有两个:
  第一,PDCA,也就是计划、实施、检查、改善。
  第二,事前、事中、事后。
  但凡可以流程化的工作,都可以从这两个底层框架出发进行构建。
  比如产品开发流程,就可以用PDCA这个底层框架来构建,再比如,大型会议的管理流程,就可以用事前、事中、事后这个底层框架来构建。
  方法三公式法。
  所谓公式法,就是将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拆解为一个个构成要素,进而通过要素认识整体概念的过程。
  我举例子。
  比如,我们要去分析一个电商公司的经营业绩,该如何搭框架呢?
  我们用公式法拆解下。
  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继续拆解。
  在公式中,包含了三个要素,流量、转化率、客单价。我们以其中的流量为例:
  流量=存量+增量。
  存量的关键是复购,增量的关键是引流。
  那么,电商业务的一个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复购率、如何引入新粉丝。
  如此一直顺藤摸瓜。
  这就是用公式法构建认知框架的过程。
  方法四要素分解法。
  所谓要素分类法,是指根据一件事情的构成要素或利益相关方构建框架的过程。
  比如,营销界赫赫有名的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由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
  五种力量分别为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与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这个框架的本质,其实就是要素分类法,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出五种影响企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因素。
  写在最后
  知识之于框架,好比血肉之于框架。知识是血肉,框架是骨骼。
  没有框架,就无法看清事物的全貌,再多的知识只是信息量的堆砌。
  只有把珍珠用一根线串起来,你才会得到一条项链。
  只有用框架将知识串起来,你拥有的才是真正的知识。
网站目录投稿: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