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和人才情况的调查报告 十一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关心下,通过国债项目和民生工程的推动,我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 ,县、乡(镇)、村医疗机构基本实现计算机联网,可以适时传送基本医疗信息,开展新农合网上即时结报。尤其是2009 年12 月以来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使乡镇卫生院增强了活力,人员年轻化,专业岗位优化,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为了掌握全市基层医改后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人才情况,按照市人大领导的要求,我局近期作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我市基层医改后,现有乡镇卫生院106 家,其中中心卫生院19 家,一般乡镇卫生院38 家,分院49 家。医改核定总编制2828 个,经过定岗、竞聘上岗,落实岗位2552 个,目前空岗276 个。 在所有已定岗人员中,专业岗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工龄情况分别如下: 1 、专业技术人员2197 人,占86.09% ;管理人员116 人,占4.55% ;工勤人员239 人,占9.37% 。 2 、高级职称20 人,占0.78% ;中级职称247 人,占9.68% ;初级职称1760 人,占68.97% ;无职称525 人,占20.57% 。 3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141 人,占5.53% ;大专学历人员927 人,占38.09% ;中专学历人员1322 人,占51.80% ;高、初中学历人员90 人,占3.53% ;无学历人员27 人,占1.06% 。 4 、35 岁以下人员1325 人,占51.92% ;36-45 岁人员860 人,占33.70% ;46-55 岁人员323 人,占12.66% ;55 岁以上人员44 人,占1.72% 。 5 、5 年以下工龄人员693 人,占27.16% ;6-20 年工龄人员1274 人,占49.92% ;21-30 年工龄人员458 人,占17.95% ;30 年以上工龄人员127 人,占4.98% 。 二、乡镇卫生院本科大学生情况 医改后,全市乡镇卫生院共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141 人,其中硕士1 人(在**县店埠镇中心卫生院工作),男性104 人,女性37 人,平均每个卫生院1.33 人,在中心卫生院工作的102 人,在一般建制卫生院工作的25 人,在分院工作的14 人。 年龄结构:最小的23 岁,最大的56 岁,平均年龄32.13 岁。其中30 岁以下的79 人,占56.03% ,31-45 岁53 人,占37.59% ,45 岁以上9 人,占6.38% 。 专业结构:临床医学102 人,中医14 人,药学5 人,检验5 人,护理6 人,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卫生管理等)5 人,法律2 人,经济管理1 人,会计1 人。 工作年限:最短3 个月,最长35 年,平均8.98 年。 职称结构:高级11 人,中级23 人,初级92 人,无职称15 人。 岗位结构:临床109 人,医技12 人,管理11 人,护理6 人,公卫2 人,工勤1 人。 年收入:最低1.2 万元,最高5 万元,平均2.25 万元(不包括奖励性绩效工资)。 住房情况:单位宿舍28 人,自有住房74 人(自购房或在家住),租房39 人。 各县区乡镇卫生院本科大学生情况: **县: 20 个卫生院仅有本科大学生12 名,平均每个卫生院0.6 人。在中心卫生院工作的6 人,在一般建制卫生院工作的6 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 人,初级职称的6 人,无职称的5 人。在临床岗位的9 人,医技岗位的1 人,管理岗位的2 人。年收入:平均2.03 万元,最低1.4 万元,最高4 万元。 **县: 53 个卫生院有本科大学生42 名,包括硕士1 名(预防医学专业,高级职称,管理岗位),平均每个卫生院0.79 人。在中心卫生院工作的27 人,在一般建制卫生院工作的4 人,在分院工作的11 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 人,中级职称的9 人,初级职称的27 人,无职称5 人。在临床岗位的29 人,医技岗位的7 人,管理岗位的4 人,护理岗位的2 人。年收入:平均1.87 万元,最低1.2 万元,最高3 万元。 **县: 28 个卫生院有本科大学生76 名,平均每个卫生院2.71 人。在中心卫生院工作的69 人,在一般建制卫生院工作的4 人,在分院工作的3 人。具有高级职称的8 人,中级职称的13 人,初级职称的50 人,无职称5 人。在临床岗位的62 人,医技岗位的4 人,管理岗位的3 人,公卫岗位的2 人,护理岗位的4 人,工勤岗位的1 人。年收入:平均约3.25 万元,最低约2.7 万元,最高约4.9 万元(工资 + 奖励性绩效,其中奖励性绩效按40% 计算)。 **、**、**、**区: 四个区5 个卫生院有本科大学生11 名,平均每个卫生院2.75 人,全部在一般建制卫生院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1 人,中级职称的1 人,初级职称的9 人。在临床岗位的9 人,管理岗位的2 人。年收入:平均3.22 万元,最低2 万元,最高5 万元。 三、乡镇卫生院人才现状评估 本次调查显示,近年来市县区对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态度积极,措施有效。尤其是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中的人事制度改革获得极大成功,为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带来新气象,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技术岗位得到优化,占比由医改前的70% 左右提高到86% ,工勤岗位下降到不足10% ,彻底改变了以往乡镇卫生院岗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二是人员年轻化。在岗人员中45 岁以下中青年比例高达85.62% ,而大学本科生中45 岁以下中青年比例更是高达93.62% ,使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显得朝气蓬勃。 三是知识结构同步优化。在岗人员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高达95.42% ,大量有文化、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员聚集在乡镇卫生院,显示了人才队伍的较高素质,也为乡镇卫生院今后更好更快地建立新机制,推广新技术,提供新服务创造了人才条件。 但是,目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 1 、中高级人才数量不多。全市乡镇卫生院现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占在岗人员总数的10.46% ,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仅占在岗人员总数的5.53% ,目前 初级职称人员占68.97% , 还有 20.57% 的无职称人员 。 2 、各县区人才队伍建设不平衡。按平均每个卫生院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数量,**县和四个区高于**和**县约3 倍。 3 、乡镇卫生院本科大学生整体待遇不高。平均年收入仅2.25 万元(不包括奖励性绩效工资)。 4 、本科大学生工作单位分布不均。有72.34% 的人员集中在中心乡镇卫生院,一般建制乡镇卫生院和分院人员偏少。 5 、本科大学生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大部分为临床医学专业(包括中医专业),占总人数的82.67% ,公共卫生专业仅5 人,占总人数的3.55% ,反映出近年来聘用本科大学生时缺乏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使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呈明显的"短板"现象。 四、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促进乡镇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乡镇卫生院人才资源不足是一个长期问题,我市目前亟待解决中高级人才不多、大学生待遇偏低、缺少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三个主要问题。为此拟采取以下措施: 1 、认真做好"十二五"期间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组织各县区根据乡镇卫生院的人才需求,每年有计划地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中高级人才和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目前的空岗数原则上应全部用于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力争到"十二五"末,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在岗人员总数的比例提高10% 。 2 、建立人才培育机制,出台鼓励政策,开展在岗本科、专科学历层次教育,对有大专、中专学历人员三年内获得本科或大专学历的,其学习费用全额报销。 3 、请人事与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组织乡镇卫生院医学类大学生专场招聘活动。 4 、请市县区财政部门按1:1 比例设立乡镇卫生院人才培育基金,对在岗高级、中级职称人员每年分别给予10000 元、6000 元职务津贴,对在岗本科大学生每年给予3000 元职务津贴。其余资金用于开展在岗本科、专科学历层次教育,村卫生室本科大学生津贴,及"双千工程"配套补助。 5 、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建立乡镇卫生院首席专家制,每月给予专家津贴。对具有中高级职称,并对乡镇卫生院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年薪制,中级不低于5 万元 年,高级不低于8 万元 年。 6 、对在村卫生室工作的本科大学生,每月给予特殊津贴500 元。 7 、持续开展"双千工程",组织市、县级医院人才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派人到市、县级医院进修,对未参与"双千工程"的专业人员不予**升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