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必将落下》是一本由[荷]米歇尔·法柏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018-5-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雨必将落下》读后感(一):除了好看没有别的词形容 我想米歇尔·法柏的小说还是很像爵士乐的,这是我看他的小说多次会产生的感觉,他的小说很明显的带有一种节奏强烈的律动感,在文字之间,那种跳跃的、轻盈的东西一下就在眼前。 其实这本《雨必将落下》多年前看过新星出版社发行的版本,这次重新又看,依然被惊艳到。米歇尔·法柏的文字实在是太过精妙了,他对语言节奏的掌控,叙事故事的节奏,以及讲述故事的能力,都是技高一筹。他几乎就是我一心希望成为的那种作家:聪慧、诡异、带有某种狡辩性,同时还含着对人类的渴望和爱。这本书里几乎每一个短篇,都带有以上的特质,不管他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法柏的写作特别松弛,带有一种十分轻松的嘲弄感,但是有趣的事,他的这种嘲弄隐藏的非常微妙,几乎不让人轻易察觉,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只言片语,通过几处文本的描述、几个词,几句话,窥视到他内心的嘲弄,这种嘲弄不是鄙视,并非是站在高处看人类的愚蠢行为的高傲,而是一种对人生各类境遇的某种消解,是一种幽默。我经常在阅读某个片段时被那种不动声色的松弛的幽默击中。 并且他写的故事的多样性远超想象,绚丽,眼花缭乱,带有一些宇宙主义色彩,和一些浪漫主义的特征。这本书随便翻开一页,都能引人入胜读下去,并且心里暗自赞叹:为什么会写的这么好! 米歇尔·法柏是英国备受瞩目的作家之一,几乎每本书都很畅销,绮丽感也是他作品的特点之一,所谓的绮丽,就是带着大都会式的色彩故事,塑造的一个又一个有趣生动的形象,缤纷、快速,蒙太奇感,那种带着某种旧时代氛围的故事,让人有歌唱的欲望。自由和无边界也是他故事的另一个特点,这种流畅的气息营造下的自在,是另一种浪漫主义,是带有夏日果香味的抒情。有着回旋之舞的夸张和复杂,也有曼妙无比的文字描述。 《雨必将落下》读后感(二):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水滴太多,云承载不了,水滴必将落下,成为雨 事情太多,心承载不了,心事必将外溢,成为愁 我喜欢作者这本书的名字,有内涵,有韵味, 我喜欢这本书中的故事,有自主,有内容 我喜欢第一篇,直击主题,紧扣题目, 我喜欢第二篇,独树一帜,感人肺腑。 我喜欢每一篇。一个故事,一个心情。 雨将要落下时的天气一定是阴沉的,一定是没有阳光的,一定是让人觉得憋闷的。作者书中的的故事却告诉我们要懂得坚强,既然上天注定雨一定会落下来,那么在伤心难过有会有什么用,不如淡然面对,去欣赏雨带给我们的快乐,看那雨滴如断线的珍珠。看很快连成线,一会儿如同瓢泼一样,让人睁不开眼睛,虽然置身在雨中,有人会以为你很倒霉,走到半路赶上了雨,其实不然。我正沉浸在雨水洗礼的喜悦中,所以说不论遇到什么事,只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去看待,就会有不一样的心情。正如我的小学老师,她曾经和我们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现在还是记忆犹新,她说,有两个走在沙漠中的人,口渴的要命,突然他们看到在不远处有一处古代遗迹,在那里面有以前来这里的人留下的半瓶水,第一个人看到水时,皱着眉头说只有半瓶水了,而第二个人看到水时高兴坏了。说哇还有半瓶呀!其实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二个人属于乐观派的,遇到事情他总能乐观面对,其实呢?既然已成事实你在愁眉苦脸又能改变什么呢?不如乐观对待,让自己有一个好心情,也许事情会有不一样的发展。 每一个故事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故事的主旨却又紧密相连。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感人肺腑 其实我一直都不怎么喜欢看被翻译成中文的国外小说,我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失去原著本来的滋味儿,然而当我看到这本小说的时候,我觉得我的感觉是错的,虽然说在翻译的过程中理解可能有和原著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会有不一样,不过能把这本书翻译的这么完美,真的是令人瞠目结舌。 我喜欢书中语言的轻松愉快,也喜欢它的嘲讽辛辣,亦喜欢它的超越世俗。 我喜欢书中故事的轻松搞笑,也喜欢它的沉重凄惨,亦喜欢它的伤心难过。 我喜欢书中出现的不同人物,也喜欢对于他们心里活动的描写,更喜欢对他们不同性格的塑造。 雨必将落下,何必心伤;仔细聆听。那是雨在呢喃。 雨必将落下,何惧忧伤;用心观察。那是雨在倾诉。 雨必将落下,何来悲凉;用爱包容。那是雨在歌唱。 《雨必将落下》读后感(三):因与果 唉,新书开封时不小心弄脏了,强迫症的我真是无法忍受!电吹风吹,纸巾擦,还是弄不掉,心痛到无法呼吸了! 所谓因果,不过是今天就是明天的因,明天就是今天的果。就如这本米歇尔·法柏的短篇小说集《雨必将落下》中的第一篇《雨必将落下》,基本就是讲了这样一个道理。通过孩子的作文描写和口述,我们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还原了事发现场。因为一名小学老师出轨,愤怒的丈夫冲进教室,当着学生的面暴打她,最后把她开枪爆了头。这群孩子收到了惊吓,噩梦连连。作为儿童心理学家的佛朗西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学生面前的,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为孩子们打开心扉,驱赶恐惧。正如雨必将落下一样,恐惧也必然要面对。人生还有很多事情都要直接面对,还会有比这更残忍的。《鱼》写了生活在恐惧中的母女二人,母亲为了保护孩子,必须勇敢下去。现实中的无奈与无助写的淋漓尽致。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何尝不是如此呢?臭氧层遭到破坏,地球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如果再不加以保护和珍惜,子孙后代们将无生存空间。 风格迥异的15篇故事,每一篇都让人脑洞大开。作者是讲故事高手,想象力丰富,让我想起了国内一名女作家先锋派代表人物残雪,她的作品也是如此怪异,有人评价读过她的作品的人没有不受伤的。米歇尔·法柏的风格和残雪有些类似,都有些神经质的描写片段。前者受楚巫文化的影响很深,后者就没有研究过了,荒诞怪异中阐述中作者对世间芸芸众生的看法。米歇尔·法柏对人物心理描写掌控的很到位,动作语言形象生动,读来犹如身临其境。就连《以免眩晕》整篇故事中间篇幅都插入"珍妮弗修女"字样,通篇竟然用了15个,很是奇特。通过这本书我们也看到了西方的性自由,这一点真的和残雪的作品《五香街》有点相似。这本书和新星出版社前几年出版的一样的,都是15篇故事,只是译者不同了,那一本还没有读过。整本书我最喜欢的是《雨必将落下》和《爱的隧道》。这两篇比较出彩。 整本书装帧精美高雅,淡粉色的封面,有鱼还有银色的雨滴。封面上有中英文两种字体,简单大方,既有足够的留白,书脊又满是两种字体,设计很巧妙。随书附赠的黑色书签也很精致。短篇小说因为篇幅所限,所以要求作者具有高度的概况精神,所以更具魅力,总之是一本构思巧妙的短篇小说集。 《雨必将落下》读后感(四):1009(早看完但因豆瓣自身或政治问题拖延) EF1H每天自由1小时传书好喜欢的两段别人的文字好喜欢的两段别人的文字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只想发图片! 《雨必将落下》读后感(五):红色水泥搅拌车 《雨必将落下》这部小说是天才小说大师米歇尔·法柏的短篇小说作品,这本书共有15篇,我想详细来说说其中最打动的我的一篇《红色水泥搅拌车》。这篇的情感等各方面的描写都不如其他篇目如《爱的隧道》更让人流连,但是在这篇短短的文章里,在写作手法上却极为地吸引人,从一开始写到楼上的一个男人在翻找女主的东西,听得到梳妆台抽屉开又关的声音,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就猜到了是一起入室抢劫案件,但是女主却极为淡定地在仔细聆听劫匪动作,这很让人匪夷所思,这个时候不应该是慌张而不知所措吗。继而作者又描写到了一声枪响,这时才使读者意识到了女主已经死去了,这里运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前面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已经死去了没有恐惧感的鬼魂。其大幅度的去描写了鬼魂用超强的听感就这么真切得感知着对方的一举一动,这又给读者引入到了一种恐怖而又阴森的氛围当中。 但是这篇小说的命名却以《红色水泥搅拌车》来命名,所以当书里出现了以穿着红色衣服的工人在开着一辆大卡车时,不由地先入为主认为这才是故事的主角,然而,红色水泥搅拌车是女主的一个破灭的希望罢了,就想我们众多生活在城市里而又孤独地想要获取关注的人一样,随着美丽的大卡车和如同跳着芭蕾舞的工人离去,鬼魂也不愿再回到了冰冷的尸体当中,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很多的事物的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沟通的形式来进行,而缺少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这个孤身在一个城市的小房间里生存的女性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写照,即使死去了也无人知晓,企图能够获得更多存在感她,甚至希望杀人犯能够拿走更多值钱的东西,而不要让她的死显得那么的廉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考试或者经历重大挫折会选择死亡而不是勇敢面对,因为"失败"让他们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而死亡反而是另一种被重视的价值的体现, 不同以往的鬼魂小说复仇的情节,这篇小说中更是透露了更加真实的人性,在很多的恐怖小说中,杀人者总是穷凶极恶的,而无辜冤死的鬼魂在复仇后才得以真正的解脱,但是在这里凶手是以一副魁梧的身材出现,然而在杀人后他显得极度慌张,紧张得在厕所里拉出的恶臭和窗外红色的大卡车情境有着十分鲜明的对比,这时的杀人犯就像一个可怜虫一样佝偻着身躯,他带着悔恨和愧疚逃离了那个家,而鬼魂也紧随着他介入了他的生活,故事的结局是鬼魂躺在了凶手与其妻子的中间,妻子拒绝他的性要求,而诡异地说出了:"留给她把"。更加给人一种诡异而恐怖的画面感。 《雨必将落下》读后感(六):《雨必将落下》:重要的事情只会在面对面、眼对眼时发生。 我必须要好好吹一下这本书的装帧。封面也太好看了,完全长在我的审美上,淡淡的粉配有点灰调的棕,再加上几滴烫金的雨滴,虽然风格跟书读完给人的感受大相径庭,但就是这个封面,完全长在我的审美上。里面的书签也是简简单单一张黑色的底色,再配几滴白色的斜斜的雨滴,加上文字"SOME RAIN MUST FALL MICHEL FABER"就给人一种神秘里又带点出世的味道。书虽然有点厚,但重量真的比一般书轻不少,很神奇。 我本来是一个不太爱看短篇集的人,可能是我这个人反射弧有点长,每次看短篇,还没等我兴趣上来就结束了,完全没有长篇看的爽。但这本法柏的短篇集让我对短篇小说有了一点改观,或许以后可以多尝试尝试短篇。 这本18万字的小说,里面囊括了15个短篇故事,风格千奇百怪,什么都有。作者的切口太细微了,叙事的入口也很琐碎,既有奇特的魔幻主义,像《鱼》、《玩具故事》,也有宏大的科幻故事,像《地球外壳》、《传话元素》;既有深刻的现实主义,像《雨必将落下》、《温暖又舒适的地方》,又有虚幻的寓言故事,像《胖小姐与瘦小姐》、《红色水泥搅拌车》。 总之,仅仅在一本书里,你可以感受到法柏作品的多样性,他似乎是一个全能的作家,什么风格都能驾驭,而你在看的时候,也完全猜不到下一个故事将会是什么类型,只有当你完全看进去的时候,你可能才会说"啊,这是个现实主义"或者"又来了,奇特的虚幻主义"。 在看《红色水泥搅拌车》的时候,这种感觉最深刻。虽然女主人公已经被杀害了,但她的灵魂还在以叙述人的口吻跟踪记录那个谋杀者,这个独特的角度也太微妙了,佩服作者的脑洞。 而我最爱的《爱的隧道》这篇是有着悲伤甚至绝望内核的现实主义。 "它们永远不必寻找自己存在的理由。人人都喜欢他们本来的样子。它们天生就拥有自己的位置,不必竭力去争取,而且尽可以去幸福,去犯错,去孤独,去狂欢,总之爱怎样就怎样。" "我不给别人写信。谁用得着信啊?重要的事情只会在面对面、眼对眼时发生。你或许给某人写了十年信,但等你们面对面时,可能要不了五分钟你就会明白这段关系完了。而你在过去十年里向对方倾吐的琐事不会带来任何帮助。" 在这本神奇的大杂烩里,作者没有彻头彻尾的阴郁,也没有自始自终的温情。雨必将落下之前,天空可能阴霾,空气可能烦闷,但雨落下之后呢,或许会出现彩虹,或许就算没有彩虹,阳光也最终会来吧。 《雨必将落下》读后感(七):在逆境中成长 这本书是由十五个短篇小说构成的,英国作家邓肯·马克林推荐给短篇小说爱好者时这样说道:你们将看到萨默塞特·毛姆与伊恩·麦克尤恩的风格首次结合,《雨必将落下》是其怪诞又精彩的产出。此评价可谓是极高的!书中几个小故事囊括了人性的所有特点,恐惧、迷茫、困惑、挣扎、寂寞与救赎等等被隐藏的另一面,就这样赤裸裸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或欢快或压抑的故事节奏,总能在猝不及防收尾时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在引起共鸣时又引发深思,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之所在吧。 作者米歇尔·法柏是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小说家,被誉为"狄更斯的接班人"、"能像康拉德那样写出完美句子的人"。在1998年,这本处女作《雨必将落下》赢得了多项大奖,法柏也被《泰晤士报》赞誉为"炙手可热的天才,短篇小说的大师"。该书多次再版,被全球众多读者找寻、阅读、分享,以及反复品味,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优秀佳作。法柏之所以能如此深刻的描绘出每个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欲望,跟他在读书期间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法柏做过护士、腌菜包装工人、清洁工、医学研究实验对象等,这为后期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谓是人生的一笔精神财富,所以在故事的每个瞬间,都会意想不到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中涉猎到很多人性的黑暗,反应出时下鲜明的社会问题。在《雨必将落下》里,文中采用了孩子作文的方式,为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叙述。很有特点的写作手法,也很值得人深思的故事。在孩子们亲眼目睹了有婚外情的女教师被其丈夫枪杀,恐惧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孩子看似脆弱又奇迹般强大,女老师的爱和耐心终是告诉孩子们,一切都会好的,会好的,天使。爱的力量永远都是伟大而值得人尊敬的! 《温暖又舒适的地方》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一个叛逆的不甘被母亲束缚的少女,在怀孕后选择了自己去默默打胎。弟弟的陪伴暴露出她内心的脆弱和无助,可跟母亲势如水火的关系又让她倔强、独立的去承担了自己叛逆的后果。在这个故事里,理解与沟通成了时下父母和孩子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我们究竟要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孩子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父母,这一系列被理解、被认同的观点,我想要先从信任做起,从成为朋友做起,子女的教育是永恒的话题,而孩子是个体,父母的管教要拿捏得只是一个"度",而这个度的掌握却是我们要研究与实践的沉重课题! 类似的社会问题很多,包络自由和救赎,我想这本书的宗旨,就是让我们做自己命运的掌舵者,即使狂风暴雨,也要坚守信念,为了自己的信仰,扬帆起航! 《雨必将落下》读后感(八):等一场遥远而相似的雨 上班之后,很难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看完一部长篇,断断续续浑浑噩噩看上好几周,情节记不清了,人物也混淆了。短篇挺合适,每天在地铁上或是睡前看上个一两篇,心满意足。 好的短篇能量密度不亚于长篇。 法柏的写作技巧一定是纯熟的——结构精巧,语言精炼,极具想象力。 上帝是孤独的孩子,玛丽亚是折翼的墓园天使;压抑的孩子流下释放的眼泪,干旱的非洲大地迎来甘雨。法柏的文字里透着一股兼济苍生而不得的悲悯气质,天马行空里有温情,简练淡然里有爱。 在我看来,无论是他提笔选择的主题(儿童,女性,战乱,饥荒…),还是拒奖的理由、封笔的理由,都很浪漫,一种不局限在小家小爱里的宏大的浪漫。 《雨必将落下》以一个临时女教师弗朗西斯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学生们当场目睹自己老师在教室被其丈夫枪杀后各自的接受及反应情况。这场经历「正以不同的速率进入他们的内心」,孩子们对这幕灾难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他们的作文内容千奇百怪,许多压根逃避提起这位去世的教师。 但是,对这些孩子而言,现实总要面对的,恐惧总会来的,崩溃总要处理的。就像故事里那场几乎像「盛怒」一般的瓢泼大雨一样,有一天有一刻,孩子们的情绪会倾泻而下,躲在弗朗西斯的伞下面对真实的记忆。 正如法柏说的,雨必将落下。如果每一场雨都能下得那么快,那么干脆淋漓,雨过即天晴,也是很圆满的事。 我的世界也应该下一场雨。 小学四五年级那会儿,班里一两个男生当着全班的面,把一个女孩的裤子和内裤扒了。有人起哄,有人帮忙摁着那女孩挣扎反抗的手,有人旁观。教室比平时更吵闹,起哄声嘈杂且响亮,但没能盖住女孩撕心裂肺的惨叫。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忘了这事。前阵子那个父亲杀了欺负自己女儿的男生的新闻,让我和同事开始讨论闹着玩和霸凌的边界,我才又想起这个事。当时的场景和声音重新出现——我竟记得一清二楚。 我旁观,但我有罪。 像是孩子们因为恐惧没能阻止枪杀发生,我也因为恐惧没能说出一个字,全班都是。 和小学同学几乎没有联系了。我好奇他们是怎么处理这段记忆的,或许他们从未在意,大概他们从未在意。但我需要一场雨,一场倾盆大雨,一场遥远而相似的雨,激起烟波,释放羞愧。 《雨必将落下》读后感(九):晦暗,阳光 《雨 必将落下》是我读的第一本外国短篇小说集,所以我特意做些功课:米歇尔·法柏 ,短篇小说大师,他曾经赢得多项短篇小说奖,其中包括尼尔·刚恩奖、杨·圣詹姆斯奖,以及马卡蓝推理小说奖、苏格兰艺术协会奖,以及苏格兰十字年度最佳小说奖.......米歇尔·法柏读书期间主修英语文学,毕业后做过护士、腌菜包装工人、清洁工、医学研究实验对象等。这些经历为法柏以后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就像对一本书感兴趣的地方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个主人公的眼神描写一样,他的丰富经历让我颇感兴趣,迫不及待地阅读他的这些短篇。 两天读完之后,我觉得他的这些短篇小说里有很多共同点: 1.主人公都身处特殊处境,或者说处境困苦、晦暗更合适。可能困境之中的人感情才更丰富,才更贴近本我,才更显现本性。比如书中为心理创伤儿童辅导的女教师也面临她与伴侣的相处危机,虽然她喜欢他为之着迷,但是他不能给她一个孩子;梦中跟大鱼搏斗解救女儿的母亲;冒着寒冷、食物不足的风险在悬崖边挽救自杀者的修女;在垃圾堆中发现了地球的孩子气的上帝;胖瘦逐渐互换并慢慢失去控制,最终也只能失去生命的两个女孩,;用墓园天使改造出来扭曲的圣母像的艺术家;被抢劫犯杀死的女人,灵魂却跟随抢劫犯回家,在他和妻子中间安然入睡;发育有些迟缓的青春期男孩,不能光明正大地看色情杂志,只能偷一本放在裤裆里意淫,但他不理解青春期冲动的苦难--姐姐的堕胎;双手整天做着机械的令人呕吐的工作的离婚妇女;为了凑足带着瘫痪的外婆和肚子里的孩子离家出走费用而给NASA写信的女孩;白天在伦敦舅舅店里打工赚钱,晚上去买二手买大号T恤,与陌生男人***的波兰女孩...... 2.每一篇小说的题目都很有意思,或概括了大意--《雨 必将落下》、《胖小姐与瘦小姐》;或有所指代--《鱼》、《红色水泥搅拌车》、《尼娜的手》;或意境深远--《玩具故事》、《温暖又舒适的地方》、《地狱外壳》;或透露主人公处境--《明细》、《皮钦美语》、《爱的隧道》、《绵羊》。 3.小说的内容都有些色情的描写。这也正是很多人不想大大方方写出来的人性--食色,性也。饮食男女,略有色情的、意淫的才是正常嗯吧。 4.小说的结局有韵味,或者是短篇小说的结局就应该有技术性,才能让人回味无穷。也正如书名--雨,必将落下,那么感叹人力无法阻挡的必将感伤,赞叹雨将带走所有晦暗的必将阳光明媚。 匆匆写完非常抱歉,外国人名我区分、记忆困难,但这不影响阅读,因为小说中人物的人格足够丰满个性,足够区分。 《雨必将落下》读后感(十):有温度的冷色调 这是我第一次读法柏。读过之后并不觉得哪里像推介里提到的狄更斯、毛姆或者麦克尤恩,如果说像,那他同样也像舒尔茨和帕拉尼克。 就书论书,我觉得法柏的故事是好看的,但他更多的是在试探,(写这些短篇的那个时期)还没有形成自成体系的有辨识度的个人风格,在残酷现实和美好结局之间有些摇摆不定。他不仅在笔法上试探,也在虚拟和本真的融合上试探,在表面平静和内里汹涌的渗透间试探,虽然少了一些不可言喻的微妙平衡,但在这种试探之下,故事就有了可回味的余地。所以法柏笔下有「以免眩晕」流露出的徘徊在想死又不那么想死边缘的无力,有「皮钦美语」处于社会动荡和剧变夹缝中的人们破罐子破摔的颓丧,也有「五十万英镑和一个奇迹」闪着圣光的艺术灵感,以及「爱的隧道」终结猜疑和不确定的爱的传送门。 他也在悄悄触碰读者的内心。你有没有在「雨必将落下」中感受到弗朗西斯倦怠的心?有些安抚并不出于爱,只出于出色的专业技能,那心里空荡荡的,只有嗡嗡作响的安抚引擎。你有没有在「鱼」中感受到珍妮特和女儿的双重愤怒?在那个比末日好不了多少的世界里,成年人更容易被反差击垮,而孩子要提防的,反而是成年人失控的心。精神崩溃和杀人鲸,哪个才是真正的噩梦? 他不断突破想象力的边界。「玩具故事」中上帝在废弃宇宙的垃圾堆里捡到地球,当无数怀抱信仰的地球人忙着向上帝祈祷时,孤单的上帝正在梦里和一个同龄孩子跑过永恒。「地狱外壳」里的科学家,对取得科研成果的狂热就像一个疯子,那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大义凛然,和为了爱情化成泡沫的小美人鱼如出一辙。 这本短篇集没有彻头彻尾的阴郁,也没有自始至终的温情。推介引用了朗费罗(作为低阶读者,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读过朗费罗)的诗句:"每个生命中,有些雨必将落下,有些日子注定阴暗惨淡。"引用者的原意或许是为了奠定阴暗惨淡、诡异残酷的基调,但法柏的故事只适合前半句,"每个生命中,有些雨必将落下",那些或冷或暖的故事,那些幸福或不幸的生命,都会迎来必将落下的雨,对于那些行将破碎的灵魂而言,那场必将落下的雨,说不定就是他们人生中浸润干涸的甘霖。在好几个故事里,我都好像听见法柏在说,一切都会好的(自动脑补用中文)。 说些题外话,最近几年才开始喜欢读短篇。短篇好在哪里呢?或许是觉得有人抓住了浮光掠影,重现了即逝的瞬间,用笔凝固了那些飞驰而过的一闪灵光。法柏的书只读过这一本,推荐喜欢短篇的朋友看,特别是内心尖锐又敏感的朋友,他可能不够直白,也不够精炼,但他小心翼翼撒下的那些碎片,冷色调里总是藏着些温度。 很奇怪,读过总觉得哪里不够好,但又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被一张绵密的网笼住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