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字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是一本由庄祖宜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精选点评:
  ●同一片天空,不同的世界。
  ●装帧特别好!我喜欢香港酒店实习那一段……是真辛苦啊
  ●读得相当快意
  ●有趣,深有启发,以后我要是毕业论文写不出来,我也想去学厨艺……【xx
  ●拔草,厨房里的博客体,读起来很快。
  ●any experience is good experience
  ●正在看雷蒙德的《好厨有道》,刚看到纪录片炖菜的章节就读到书里的炖菜,交叉阅读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这本书好看大概和作者本人是人类学研究生出身有关,写做菜很注意"禅意话语",对某种菜式介绍提纲挈领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是,学厨是个不折不扣的体力活,但!真的好想学厨啊!尤其是看了很多美食纪录片以及每期视奸韦嗯去吃米其林之后。
  ●一本很优秀的美食杂文,全书从作者决定学厨、上学、毕业、实习等一系列见闻中提取片段讲述其厨师的世界。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正是自己初入行的见闻感受最为"新鲜",若是入行久了便习以为常。 - 该书除了窥见厨师世界。 也打破了我很多偏见与刻板印象。 老外做菜只知刻度不懂"适量"。 厨师行业工作的高强度。(简直就是设计狗的生活。) 米其林评级与标准与偏见。 所谓"营养学"的看法。 - 但下厨做菜的麻烦与繁琐,我也体验不少。家厨都已如此,职业厨师之劳累可见一斑。但辛劳与抱怨是不值得入书的。
  ●学厨,这本不是学艺,学的是心境。看完这么辛苦又挫折重重的厨艺成长记录我反而对厨房事更感兴趣了。
  ●确实有点心疼花了65买了个博客合集…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一):吃的
  最近在刷黄磊《向往的生活》,忽然意识到这个会垒灶台、可以搞定中西任何一道菜肴的略有些发福的中年男人,竟是把当年读高中的我迷的五迷三道的三少爷"范叔涵"!不过,现在的他,对于现在的我,仍然具有不可思议的魅力。当然啦,哪个一日三餐都在发愁要吃什么的人,不会喜欢一个有神奇双手的厨子呢?
  古有孔子的"食不厌精",后汪曾祺也专门为吃著书,现微博大V蔡澜对事洒脱却偏偏注重吃的细节。吃乃人生大事,可惜我领悟得太晚。《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书名起的有意思,又有道长推荐作序,忍不住就打开来看看。果然,厨子在人群中之所以会莫名地吸粉,也不是白来的。书中写的大部分是西餐,我主要就当科普来看了,但其中反映出做菜过程的繁琐、精细却是与中餐相通的。看来,要想在吃的方面接受别人的仰慕,真真需要付出绝对的精力。说到这,想到读研时课题组聚餐,导师说"做实验就像做菜一样"的话,就是呢,两件事情都不能将就,都不能嫌麻烦。
  一个人的味蕾培养是有关键期的,错过了关键期,之后只能像我一样,丧失对吃的发言权。这个关键期就是小时候,从刚刚会吃饭就开始,只有尝试得多,储存在身体里的食物探测因子才会多,遇到食物才会迅速地判断出:"这是我的菜!",才会有成为一个美食家的可能。当然,这并不是说,小时候没有吃过好东西的人在吃的问题上只能三缄其口,想要最简单快捷的说出自己对食物的评判,只要向回追溯,追到小时候,想想妈妈做的饭菜,那里一定有你最爱的味道。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二):会做好菜的人不会太坏
  这本书很好看,是讲作者如何在厨师学校学习,以及在一些餐厅工作的经历,其中还夹杂了她在一些餐厅吃饭的经验。这本和之前看过的画云博士的一本书,都让我有很深的印象,那就是她们很坦诚,不装,把真实的自己呈现出来,也让整本书有了一种特别的风格,总之是一种很有元气的感觉。
  看这本书时,还有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就是看它让我知道了《东京大饭店》里面许多更深的文化背景,比如《东京大饭店》里那道保留菜"蛋白酥冰淇淋",这个形状原来是法餐的经典造型,书里就进行了详细介绍:椭圆的"可内乐"(Quenelle)造型出自里昂地区的经典名菜——由河鱼捣成泥做的"Quenelles de Brochet"。但在当今的厨房用语里,"可内乐"一词已独立为法式餐饮中椭圆造型(也有人说是橄榄球形)的代名词。在高级餐厅里,可内乐是一种符号,代表大厨的法式训练与经典传承。
  还有做清汤时,如何用鸡蛋(在《东京大饭店》里是鹿血)过滤肉汤,在这本书里也有详细介绍。
  由于作者的学术背景,许多做法背后的物理化学变化她也能娓娓道来,让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比如在"细火慢炖"这一章里,就详细介绍了炖菜时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特别有意思。
  最后"米其林标准"这一章,我也非常喜欢,破除了我对米其林的盲目崇拜。她说:"米其林的星星并不是厨界成功的唯一指标,它象征的是"米其林标准",这不代表最好吃、最舒服、最赚钱,但一定精准细致、风格独具、水平恒定。"嗯,这是一种外在的标准,对于那些有内在标准的人,可能也不是一定要去追求的目标。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三):厨房是高贵的,无关人类学
  烹饪乃是平衡之术。无数文人雅士喜欢在烹饪中探究人生或是世界的意义,因其也如同烹饪一样,材料、心思、火候处处体现着平衡之道。
  烹饪乃是人类文化观念的终极体现,反映了人类生活的种种特质。"塑刀者必塑其石(He who shapes the knife shapes the stone)"。砧板要像教堂一样——永远窗明几净"。"光滑无痕的玉手在厨房里是没有地位的"。
  烹饪又映射了时代的阶级和政治。高级法式餐厅后厨宛如道场,秩序、角色、等级皆样样分明,不可颠覆和逾越。又如希拉里那句"我不是那种待在家里烤饼干的女人"对美国传统家庭观所带来的冲击。
  烹饪又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枢纽。从冷到热,从生到熟,烹饪把不可食的自然材料转化为可食可口、具社会与文化意义的餐饮。厨师们历久弥新小心培养的酸面团,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之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而在厨房做菜的你,偶尔背离食谱带来的安全感,任凭自己的感觉改变时间和材料的要求及配比,有时不免出错,但却逐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味。甚至从一个人对饮食的看法(对分子美食有什么看法?牛排喜欢几分熟?),你可以一窥他的人格特质,比血型和星座更可靠。
  如今,现代营养科学的兴起造成食物的抽象化,人们在追求饮食均衡时往往跳过蔬果、五谷、鸡鸭鱼肉这些真正的食物,只考虑膳食纤维、矿物质、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等的多寡。所谓"健康饮食"成为资本驱动下食品工业建构的海市蜃楼。甚至连"美味"一词都落入资本阴影下的评价范式之中,按照食材、环境、价格划分成三六九等,只待消费主义的狂欢为其叫好埋单。
  愿我们怜惜造物主赐予的可贵食物,更怜惜我们身边那些在它们身上耗费了光阴,只待我们会心一笑的人们。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四):好想做饭给自己吃
  庄祖宜的《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是一本好书,一本非常好读的书。 在我接触过的社交媒体博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评价颇高。 其实很久之前就知道了它的存在,但始终没有买它读它,因为穷,说出来怪不好意思的。虽说书籍是最便宜的消费品,但对于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学生时代买任何想读的书还是一种很奢侈的行为。还好,去年毕业,有了工作,手头有一点可支配的工资,买书自然成了最首选的投资。 有人建议,读书切不可贪心,一字一字读,一页一页地读,读完一本再买一本,这样就可以避免"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尴尬局面。但我绝对是个例外,我喜欢一下子买好几本,然后一本一本地从快递箱中取出来,再一本一本地把包装膜撕掉,整齐地放在床头(我喜欢睡前看书),看见它们心情就愉悦,特别是看完一本拿走一本,本来如小山一般的高度,过了一个月或更久,床头上什么书也没有了,这时候特别有成就感,会为自己骄傲好长一段时间。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就是床头书中的其中一本,趁着周末,一下子看完了,喜欢得不得了。 在看的时候,一边惊叹作者乐观的天性,一边幻想自己的厨房之旅。是的,这是一本看了会让人有忍不住做饭冲动的书。看完之后也才发现,厨房原来也这么有趣,这么好玩。 一直在强调这是一本好书,也确实是一本好书,所以也很想推荐给你们,但是,真的不知道从何入手。 其实,今天上午就看完了,在看的时候也一直在思考,读后感写些什么,怎么写才打动你们买来看。头很大,读完之后也没有一点思路,于是果断放纵自己看了一场小电影,看完电影还是没思路。 此刻,依然没思路。像《健康的日子》那样拎出几个好玩的故事告诉你们,可是这本书全是好玩的故事,没法选! 怎么办?! 重新翻了翻书,划线的地方不多,可能内心认为,这本书都是"好句好段",划不过鸭。 在想,如果哪天心情不好,拿起这本书,随便翻一页看完,都可以治愈糟糕的心情呢。 比如,第186页有提到,全职的厨师一周要工作6天,从早8点至晚11点,甚至更晚,而且没有加班费,可想而知,这个行业有多辛苦。 有一个大厨马克,他说,他曾经在德国一家米其林三星的厨房任职,一天工作最多高达十八小时,整整两年没见过太阳。 还有一个叫迈克尔的厨师说,他二十多岁的光阴完全献给了厨房,没有女朋友,没有娱乐,没有生活,但也没有怨言。 看到这些文字好想哭,有钱的人都在努力地磨练自己的技能,而自己没钱没工作,却在淡定地刷微信公众号看电影,太丢人了。 不说了,要去修改说了好久没见动手修改的简历了,等找到工作后在安心看我的床头书,还有很多呢。 最后以作者读了《简单食物的艺术》的感受结束吧,看完感受虽不同,心情却是一样的。 读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上了一堂课,让你不只学会她列出来的家常菜,还会急着想出门逛市场,随性买一些当季的菜回厨房举一反三。自从一口气看完她的食谱后,我每天一有空就自己擀面条、切面条,而且忽然吃了非常多的水果,还很想出门野餐,并且有强烈的请客欲望。重点是,不管做什么跟吃的有关的事情,都有一种活着真好的感觉。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五):美食的快来是真实可见的
  读《离上帝最近的地方》粉上了周轶君,在加沙地带的墙角里,听着飞机轰炸,输出新闻信仰;
  读《送你一颗子弹》粉上了刘瑜,一个风趣幽默的学者,述说着他独有的文化价值观;
  这一次,读《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有粉上了以为女神---庄祖宜。
  有文化,独立自主,活出自身精彩的女性,真的好吸粉呀。
  庄祖宜本来是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人类学博士candidate,在写论文的苦涩期,偶遇剑桥厨艺学院( Cambridge School of Culinary Arts )。趴在窗边,看到课堂里有个亚裔女性面孔,祖宜觉得,那个女学生也可以是她自己呀。于是,她仿佛找到了下一人生阶段的新目标,毅然决然放弃博士学位,几天内准备好了申请函、成绩单、推荐信,并顺利拿下了offer,可以正式开学啦~
  梁文道评价庄祖宜的"变节"行为,说道"人类学原是盛产变节者的学科,因为人类学家讲究进入田野,想方设法混进研究对象,学当地人的语言,穿他们的衣服,吃他们的食物,甚至用当地人的脑子去思考去感觉。"
  难怪祖宜家里的客厅挂着一幅牌匾,写着硕大的"人间田野"。她是真真实实的用生命在做field study。
  后来看到祖宜在剑桥厨艺学院里的课堂实录,严谨却又生动有趣,成功高分毕业。
  業典禮當天,我與三位別班的同學獲得全年筆試平均 95 分以上的「High Honors」榮譽獎,另外我也得到 DeGustibus Award 獎項,依校方解釋,代表「品 味不容置疑」(Concerning taste, there is no dispute.),頒發給學校公認口 味最發達,也最懂得調味的學生。我想,獲得這個獎可能是因為我平常上課吃的 比誰都多,況且我對天上飛的地下爬的,裡外高低來者不拒,這種中國人愛吃的 本性很投法式大廚的喜好,就此養成了饕客的聲譽。我個人對這個獎項感到非常 得意。
  再后来,祖宜继续行走在厨房。继续去到各个星级厨房实习,文字间看到了她对食物的喜爱,看到了男性主导的厨房中工作强度之大、也学习到了她所言所感的厨艺秘诀。
  读完全书,真的完完全全被祖宜的魅力吸引了,厨房里一站就是一天她依然很有动力,她对菜谱的创新和思考,都吸引我要去百度一下她,哈哈哈。
  发现原来她的丈夫是美国驻华大使,结婚12年来,前前后后七次搬家,从波士顿到香港,从上海到华盛顿,从印度尼西亚首府雅加达到川府之国成都,这期间她生了两个儿子。依旧用厨房翻炒出美味。看她的照片,俨然人生赢家了。
网站目录投稿: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