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教学应实施有差异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的差异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什么样的差异教学策略才能满足学生的差异发展,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这些策略,成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急需探究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探讨,分析差异教学策略的构建原则,提出构建高中物理个体差异之教学策略。 关键词:物理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科学建组;目标分层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不过他所说的不叫做分层教学,而叫"因材施教"。孔子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況施以不同的教育,这可以看做是分层教学的前身。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其理论的核心就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分层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最优化教育理论进行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二、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措施 1、分层次科学建组。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据此把学生分为三个层级:A层学生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层学生基础、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层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兴趣浓,成绩优秀。但是这种分层应该是动态不固定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情况进行阶段性调整和评价,使学生能处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清楚地掌握学生分层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而又不向学生公布,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减轻分层对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 2、教学目标分层。备课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巩固训练到作业布置,做到坚持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分层教学根据课程目标、教材的内容,综合各层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制定出分层的教学目标,使目标的难易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既可以实现又不是轻松实现。同一知识点不同层次的目标虽有差异,但目标之间应配备拾级而上的台阶,讲授新课之前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并在教学中逐步分层认知。 3、课堂教学过程分层。如果说前两个分层是备课环节中的备学生、备教材活动,那分层施教则是教与学在上课环节的结合活动,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方式,既要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要兼顾各方的"分"环节。例如:"合"环节可以安排新知识点的传授,而在"分"环节,A层学生接受教师的直接教学,B层学生接受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或口述的学习要求,C层学生则可以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互帮互助,这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又可以在各个层次小组之间展开。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提问要求,对于A层次的学生提出较基础的问题,对于B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较灵活的问题,以锻炼他们的思维,巩固基础知识,对于C层次的学生则可以提出要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从多角度和不同层面提出问题,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角度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物理学习虽不讲究题海战术但还要多加练习,可以在课堂上多安排学生上黑板演示自己的做题过程,教师可以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做题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一组内的问题。 4、课后检测分层。课后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分别设计适合各层次学生的阶段性试题,将一份试卷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是全体学生都做,而选做题是对应同一知识点,按不同能力要求分成三个小题,分别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选做,让学生在完成本层次所需掌握的知识后又能看到下一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会让学生满足于现状,自负而轻视学习。学生在完成本检测的基础上,对没有达标的学生,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帮助查缺补漏。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多学,同时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问题,使全班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 三、对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认识 物理学科是学生公认的较为难学的一门课,教师强求一致的填鸭式教学或许能使部分学生适应,它毕竟是中国教育传承多年的教学方式,但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这种教学方式可能导致更多学生对于学科本身魅力的忽视,更多地把它作为做题考试的一个项目,学好物理学生需要自主学习,主动地接受知识、发现物理学的魅力,获得自己学习物理的好方法。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级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提高学习自觉性。加上教师鼓励竞争并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及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提升职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满腔热情地关注每一个受教育者,平等公正地关爱问题学生和学习有障碍者,这样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才是有效的教育教学,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