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沟通无出不在,好的沟通是健康家庭的一个标志。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假若孩子心中有了不满,但却又被禁止表达,那么他们就会发展出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来。——Psy525.cn 在我辅导的孩子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被动攻击",即孩子有意无意地做错一些事情,然后惹得父母特别生气。结果,父母对孩子进行一番攻击、斥责他。这样看上去是父母攻击了孩子,但实际上是孩子内心深处故意惹父母生气。他们惹得父母生气,但因为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所以就仍像是一个乖孩子。 1、老师的孩子总是考不出好成绩。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医生的孩子常生病,教师的孩子不学习。"这也是我在咨询中经常遇到的个案中呈现的普遍问题。有这样一个例子:小强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平时学习很努力,一般的小考试成绩一贯出色,就是一到了大考试,譬如期中、期末或区里统考,他就总会考砸。小强的父母都是教师,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就是无法帮小强提升考前的"心理素质",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带着儿子来公司寻求帮助。 母子俩落座后,妈妈先发了一通感慨:"我是优秀教师,在学校样样可以说都很优秀,我教出了那么多三好学生,但就是教不好我儿子,我觉得自己真丢脸。"说完这番话,她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了看小强。小强的头垂得很低,不肯看妈妈的眼神,也不和我对视。 听完张老师的一番话后,我请她暂时离开咨询室,留下小强一对一地做心理疏导。在妈妈离开咨询室的那一刹那,小强的头抬起了一点,我看到,刚才他脸上的那种羞愧迅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倔强的神情。 "我知道你的那种神情是什么意思。"我说,"我接过多个这样的案例,知道这样的孩子意识上是很羞愧,但内心深处其实埋藏着很多怨恨。,我说的对吗?" 话匣子一打开,小强的委屈滔滔不绝地倒了出来…… 2、父母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这三个特点结合在一起,会让孩子感到窒息,他们其实对父母产生了深深的不满,但不能用主动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就采用了被动的方式。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他们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无异于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汹涌澎湃的,尽管因为年轻,他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终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这是他自己要的。"相反,假如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那么这些决定越正确,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强。一方面,孩子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另一方面,他的生命激情却会越来越低。他们感受到这一点,于是想对父母说"不",但他们又一直被教育听话,所以连"不"也不能说了,只好用被动的方式去羞辱父母。 面对控制欲望很强的父母,孩子是会经常产生无能为力感的,家长也会常常发现:孩子的确听话、孩子的确努力、复习的方法的确正确,但就是考不出好的成绩。这是因为,在孩子们内心中强烈地在呐喊:我讨厌你强势的安排,我要过属于我自己的人生。 要改善这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当放手",即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是在非常有必要的时候才去帮孩子。 通过我做的大量的个案发现,在实际生活中,父母经常打着"沟通"的名义,迫使孩子必须和他们进行"交流",但是孩子和成年人一样,也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隐秘空间。如果父母太喜欢窥视孩子的所有秘密,那么孩子势必会发展出一些特殊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空间,这是生命最基本的本。因为"我"必须与别人拉开一段距离,只有这样"我"才知道,与任何人紧密地黏到一起都会阻碍我成为我自己。 在这里我想告诉家长们:如果孩子没有秘密,这孩子永远不能长大。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了,那么您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3、孩子:我是故意考砸让父母失望 从小强的表现看,他完全知道父母的苦心。他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刻苦学习,还常对父母许愿说:他长大了要考最好的大学、找最好的工作,以回报父母的爱。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小强学习很努力,平时小考成绩很好,但一到大考就不行。 咨询进行了很多次以后,小强才终于袒露了他的心声:"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大考考砸后,我心里一开始总先闪过一丝快感,然后才会有丢脸和失败的感觉,觉得又让妈妈失望了。"这种一闪即逝的快感是问题的真正所在,原来小强内心深处其实是不想考取好成绩的。咨询做到最后小强承认:"我讨厌他们(父母)一天到晚围着我转,让我烦不胜烦。但我很快会对自己说,你怎么能恨爸爸妈妈呢?他们对你那么好,那么无私,你反而恨爸爸妈妈,你还有良心吗?!" 他想否认自己对爸爸妈妈有不满,但他最终还是表达了这种不满,大考的考试成绩就是他表达不满的方式,其含义即:"你们不是希望我取得好成绩吗?你们最在乎这个,那我偏偏不考好。但你们别怪我啊,我努力了,肯定是你们教我的方式有问题。" 这种心理很微妙,和多数孩子一样,小强意识上并不知道自己有这种心理,他只是隐隐约约地在拿到糟糕的考试成绩后有一丝快感。 咨询后到最后,我与妈妈沟通了几次,最终让她明白:儿子讨厌他们这种"溺爱+成绩"的教育方式,建议他们不要再紧盯着儿子的成绩,试着让他"自生自灭"一段时间。结果,小强接下来的大考成绩很不错,在班里名列前茅,和他平时的考试成绩相当。 作者简介: 蒋梅玲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1083人 入驻年限 10.4年 预约咨询 私聊